70s      80s      90s      00s      10s      Now




1990

李錦好
加入媒體

 
九十年代,隨着年紀增長及已經出來工作,為了豐富自己的知識,最愛看《南華早報》及《信報財經新聞》。當時香港的經濟正在發展,股市及房地產市場也逐漸起飛,讀者非常倚賴及信賴報紙及雜誌的內容。那時候我也開始加入媒體行業工作。


                             


1990-93

謝浩然
沒有圍欄的政總/
星島日晚報

  


1990年加入星島日、晚報,開始了影像的生涯。這是一個採訪豐富的年代,市民對記者的信任,政府對記者的開放,讓我開始認識我生活、長大的地方。

我從來都是隨遇而安。隨意的在沒有圍欄的政府總部行行企企,在記者室坐坐。看到的是看似隨便,但市民的訴求可以説出來,官員和港督都聽得到,甚至他就在你身邊行過,記者就可以發問,可以拍照。人與權力的距離,從沒這麼近,給予了改變的希望,我天真地覺得什麼都可以做得到。我很喜歡這個時候的香港,時間是91年至97年。

能改變的希望,就是香港。艱辛從越南來港的船民,想在這裏改變自己的人生;他們在營裏暴動,但也改變不了強迫遣返,歇斯底里地呼叫也只變成被抬走間的一個影像。只是想不到,以後有更多人被抬走,也是歇斯底里地呼喊,為的也是改變,但他們是香港人,為的是對香港的想法。


                             


1993-94

龍景昌
科技改革報業/現代日報


 
隨着社會的變遷、特別是科技的發展,香港報業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正面臨一個結構性的改變。1993年創立的《現代日報》,是香港第一份生產流程全面電腦化的報章。它以追求「今日態度」作為形象定位,在開度上亦與當時一般報章不同,是「小報」的尺寸。

對我來說,「小報」的尺寸,是當時城市現代化的尺寸(只要看後來在地鐡派發的免費報紙,全都是「小報」尺寸,很多雜誌後來也出迷你版;當然最後勝利的是更小的手機)

但當時大部分的認知,都只是把《現代日報》的「小報」尺寸,等同為外國如英國《The Sun》之類嘩眾取寵式的小報。這個先入為主的概念,在《現代日報》存在的短短一年,最終都未能扭轉過來。

在很多方面,《現代日報》既是《新報》一連串改革的繼續,也因應了整個報業的轉變。這包括編採部更細緻的分工、每個崗位更專業的要求,傾向於雜誌的排版方式(電腦排版使之成為可能),以及對新聞攝影和圖象的重視。當時《現代日報》對新聞的處理,以至標題的方式(例如使用直接引述direct quotation),都和傳統報紙截然不同。

《現代日報》可以說是先天不足的失敗嘗試,它雖然只經營了一年,但結束後,差不多整個編採部同事都被正籌備中的《蘋果日報》所吸納,成為了它的基本骨幹。在某個意義上,當年報業的變革,可以說是由《現代日報》所開始,《蘋果日報》來完成的。


                             


1993-94

三三
媒體新人類/現代日報

 


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是當時剛創辦的《現代日報》。作為眾多「新人類」之一(除了有經驗的媒體工作者,報館還招聘了不少大學新鮮人),入職後我才知道,這份「小報」是香港第一份採用電腦排版的報章,不再有舊式「黑手黨」執字粒。每個記者都要學識中文電腦輸入法,而當時我們可以選擇的,僅是倉頡,雖然是邊罵邊學,卻成為我們這批「新一代媒體人」的「傍身一技」。

《現代日報》雖然只有一年壽命,但就像播種一樣,滋養出很多的可能性。無論後來轉到哪裏工作,在「現代」的短短一年,別樣的工作方式,加上思想開明的上司,讓我有機會用不一樣的方法做出不一樣的內容,沒有跌入主流價值觀及舊有的工作模式去。日後我才知道,可以在媒體持續地工作,這一年所種下的基礎,可能便是關鍵。


                             


1994-00;2005-11

李錦好
跨國電視媒體落戶香港/
美國特納廣播公司



 
90年代初電視媒體開始蓬勃發展,眾多外國傳媒都紛紛在香港設立亞洲總部,我也因此加入了美國特納廣播公司首個在亞洲成立的分公司。那時候付費電視正式開始,我的職責是負責卡通頻道和TCM classic movies的推廣工作,除了專注聯絡香港及東南亞國家的合作夥伴並提供推廣策略外,也同時和CNN新聞台在亞洲國家包括中國大陸做路演和展覽。

一次在上海參加電視博覧展,因為一個佈景板包含了六四的圖片,鑒於主辦單位只容許展示非政治性的訊息,我們唯有將圖片遮蓋才得以繼續進行。這是第一次深深體會香港的自由開放是多麼可貴。


                             


1994-2015

龍景昌
娛樂之外有生活/
明報周刊Book B

 

《現代日報》之後,我被委任為《明報周刊》的總編輯。當時的《明報周刊》,雖然仍是集團內「生金蛋的鵝」,但隨着香港娛樂事業已風光不再,作為娛樂「八卦雜誌」老牌大阿哥的《明周》,也正面對嚴峻的挑戰。

雖然本地正統的娛樂新聞日走下坡,但另一個社會的趨勢卻悄然而起,那就是讀者對消費意識的加強。1995初,標榜「那裡有生活,那裡有明周」的Book B 面世。

《明報周刊》雖然緊貼生活潮流,但卻有着自己的眼光,而不會成盲目追逐潮流的奴隸。例如我們棄用千篇一律的外稿,派出自己的採訪隊直擊報導巴黎米蘭的時裝節,雖然開始時曾被內部甚至行家指為「亂花錢」,但在銷量和廣告收益都獲得極大的成功。結果要到五年後,巴黎米蘭時裝節以至後來的瑞士鐘錶展,才成為媒體的指定動作。


                             


1996

龍景昌
九七集體回憶/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隨着97回歸來臨,香港集體回憶的報道和核心價值的探討,成為了《明報周刊》Book B 的主要內容。1996年回歸前一年,《明報周刊》以整本Book B 製作了「我們是這樣長大的」専輯,引起讀者相當大的迴響。


                             


1996-98

巢健威
進入設計行業

 
修讀設計課程,當時有感在學科分科制度下所學到的都像空談,有點不夠實際,於是一年後決定辭退學業。同年暑假,找到一份當初級平面設計的工作,那是一間主要做唱片封套包裝設計的公司,正式投身設計行業。在那個數碼式印刷(CTP)未流行的年代,我們要由最基本的工序做起:出菲林、送打稿到客戶手上核准,到封套照片拍攝等;一步步確切的去了解行業運作。參與了包括黎明、王菲,陳奕迅、楊千嬅等的唱片封套設計製作。當時正值盜版猖獗,娛圈樂壇新舊交替之時。


                             


1997

謝浩然
雨中送別肥彭/
明報周刊Book B

 
夏天,添馬艦,雨中送別肥彭,裝上菲林的相機,拍了相片,想像的未來,沒有影像。雨中迎來解放軍。都是雨中。


                             


1997

三三
容不下回憶的城市/
明報周刊Book B


 
加入《明報周刊》Book B做記者,大大開拓了自己在人文、生活、文化、社會各方面的關注。

對外間甚至公司內部一些部門如廣告及市場推廣來說,結合了不同類型題材的Book B跟外間的雜誌或者主打娛樂的Book A都很不同,「難以歸類」。但歷史與當下,外國與香港,時事與生活,社會和個人,物質消費和精神生活之間,從來就密不可分。當時Book B吸引了很多不同背景和興趣的讀者,而能夠凝聚他們的原因,跟雜誌本着人文關懷、立足在地社區及重視精神文化等價值取向有密切關係。用當下的眼光去看,當時的Book B已類近今天互聯網以結聚擁有共同興趣、情懷和價值觀的群眾為導向的特質,而不單只是以年齡/性別/職業/收入等傳統分類方式去作為市場定位。時代會改變人的生活模式及追求,媒體也不應囿於傳統的定型,很多事情的運作法則都要重新思考及調整。

九七回歸後,香港人亦開始盟生起對於「身份認同」和「集體回憶」的探問,而Book B的部分專題,正正回應了社會大眾這種潛藏的意識和共鳴。有份參與「告別啟德機場」專輯(當時還製作了VCD,拍攝了一段飛機開始降落啟德機場的片段,以影像留住無數香港人都有過的共同回憶;到了2006年中環天星碼頭遷拆時,亦制作了詳盡的特輯及DVD),從大量的舊照片及人物故事中回顧啟德機場與香港城市發展之間的相連性,以及香港人的共同成長經歷,可說為後來很多香港地標的消失揭開了序幕。


                             


1999-2002

巢健威
設計以外的多元視野/
進念.二十面體

 


加入進念.二十面體。除設計平面宣傳品以外,也參與了當時位於油街藝術村,多功能藝術空間Z+的營運、為劇場作品製作多媒體/錄像、以至後台技術支援等等工作,開拓了我對平面設計以外的多元視野,也逐步開始從經營角度去了解香港藝團和文化產業的生存與發展,以至我個人在創意發展上的空間。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