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s      80s      90s      00s      10s      Now




2000

龍景昌
獨立精神的典範/
明報周刊演藝動力大獎

 
《現代日報》結束後,我調往《明報周刊》擔任總編輯。雖然說《蘋果日報》象徵了香港報業的變革,但進步主要在於管理、製作及營運方式而言。在傳統的新聞操守方面,《蘋果日報》譁眾取寵的報導方式,卻成為香港報業的主流生態。「狗仔隊」的出現,娛樂新聞販賣的,已經不是報導的內容,而是報導的方式。面對全行的《蘋果》化,《明報周刊》仍然選擇做一個有自己宗旨、原則的成熟人,不譁眾取寵,不弄虛作假,不隨波逐流。反而這樣,逐步建立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並得到讀者和社會人士的信任。



2000年明報周刊創辦的「香港演藝動力大獎」,就是在行內一片「買獎」風氣之時,豎立一個獨立的標桿,並企圖為本港的演藝事業,尋找可以為整個行業創造新標準的典範,獲得了演藝圈的尊重。


                             


2000至今

又一山人
義工老師有教無類

 
79年師範畢業,直至2000年才開始我的教育生涯,除了在不同年代擔當大學、院校之校外業界顧問,大概用四分一工作時間當義工老師,由中學早課,大學工作坊到公開演講,業界專業分享交流,間中亦跟宗教及精神病康服朋友互動⋯⋯

一直以有教無類,教學相長的態度馬不停蹄,持續接觸國內及香港新生代,令我體驗到兩地教學及學生學習的差別,更覺需要用更大的努力給予香港年青人。

朋友家人問我,為什麼很多不同學科的老師、學生都找你跟他們見面?我說,我不是個知識及技術方面的專科老師,面對年青人的唯一目的,是想給大家一點靈感或是一個問題:怎樣做好一個人,有方向和目標的人。

生存,生活,生命為三生。人生五做是能做,喜歡做,應做,需要做和正在做⋯⋯這都是要因應新生代的做人取態現況,有所歸納而提出的思考框架或是工具。總而言之,十分同意孔老師一句:三人行必有我師。


                             


2001至今

又一山人
正面積極/香港建築紅白藍

 

92年改了別名又一山人,93年定下個人創作目標,推動社會和人之間和諧價值。終於,由2001年起,文化及學術平台,都給予我機會與大眾對話溝通,透過個人創作(當代藝術),實踐又一山人的工作使命。

時而香港回歸三年多,社會負面不和情況每況愈下,藉着紅白藍之社會參與和堅毅性格,不停發聲「香港正面積極」。十七年下來,過百大小展覽在香港及國際沒有停過,之因為還未看到香港「回歸」六七十年代的「獅子山」精神或和諧共處的太平盛世。


                             


2001至今

又一山人
人文出發的品牌推廣/
例外服裝及方所文化書店

 

我一直主力從事香港(偶爾亞洲區)市場的品牌推廣顧問,直至2001年開始為國內其一最受關注及認受的服裝品牌「例外exception」合作,由最初出任攝影師到今天品牌的藝術顧問凡十七年,期間一直以香港較國內前瞻及先行的推廣經驗及視野,同時亦反思香港在物質生活及精神價值兩面不平衡的體驗,放進這個富有東方文化氣質的品牌中,另覓出路,不止是市場出路,亦是生活和生命不一樣的可能性。

跟馬可及毛繼鴻合作無間,六年多前,我們更將例外的內心價值轉化至「方所」文化書店,由廣州開始,以文化、人文出發,跟城市人互動共修,在國情被金錢、名利、權力濃罩的氛圍中,提出一條不一樣的路。

十七年前將香港經驗帶到國內,更藉這兩個品牌對部分國內人的生活起了不同影響。回頭看近兩個世紀的香港,百感交集。不進則退,甚至方向模糊不清,更不用說有沒有前進這個課題。

一直在思考,怎樣用過去參與過的國內文創經驗和堅持,回頭「落地」香港。


                             


2003

謝浩然
戴口罩的日子/壹周刊

 


2003年,沙士,我結婚,女兒出生。往淘大花園採訪後不敢回家,看着被隔離的市民,他們卻不能留在家。維園,中央草地,為我與家人提供了放寬的空間,舒緩了不懂的事。困難的香港,帶着口罩,只看到眼睛的日子,卻是我們最能看得到人的心的時候。包容,認識身邊的人,我們重新發現這個城市,發掘了香港美麗的一面。


                             


2003

龍景昌
一個時代的終結

 
踏入千禧年、特別是沙士之後,香港社會進入了另一個階段。2003年底梅艶芳逝世。

我在《明報周刊》「編者的話」中寫道:「梅艷芳是百分百屬於香港的藝人,更是屬於從殖民地長大、赤手空拳建立香港的一代。她的離去,象徵着一個時代的終結:這個時代的終結,竟不在於1997政權的移交,而在於2003年底。從今以後,香港的繁榮,是自由行的繁榮、是CEPA的繁榮。舞台的聚光燈漸次熄滅,歌者隨裊裊餘音遠去,當帷幕再起,儘管仍是火樹銀花,但煙波浩瀚,留下的只有對流年似水的思念。」在歷史的長河中,某個時代的特色,要在往後走了一段路再回望,才會更加清晰。如今重讀這段文字,多少有一語成讖的感觸。

儘管香港回歸後在不少領域逐漸喪失她的歷史優越地位,但同時興起的,是對香港本土的重新追尋。「集體回憶」首次成為社會的關鍵詞,而皇后碼頭、菜園村、反國教,到後來的雨傘運動,自是一脈相承。

除了在政治層面,讀者對香港社區、人文、生活、環保等領域也逐漸關注,講求態度。以往那些「時尚」「潮流」內容,便顯得蒼白乏味。這亦正好符合了《明報周刊》Book B 一直以來的特色。而反過來,Book B 亦進一步加強這方面的內容。


                             


2003至今

巢健威
自學與獨立創作


 
以獨立設計師身份創作。那是互聯網興盛的年代。由自學網站設計到大大小小來自世界各地的collaboration計劃。由初次策展(A2 Exhibiton/2003)、籌劃多媒體演出(Media Jam/2003)、書籍命名(Re: Think, Re: Design, Re: Construct/2003)、到獲邀參展 (Neenday/2005,倫敦、大聲展/2005,中國巡迴)。作品被日本設計雜誌《+81》於2005年的香港設計專題中收錄。當中所獲得的經驗都是十分寶貴,也為我的創作路打開更多不同的可能性。同時,我也開始了積極嘗試在聲音上的實驗與實踐。以組合No One Pulse及個人名義KWC發表作品及演出。


                             


2004-06

李錦好
報紙書籍出版的繁榮期



 
2000年後分別加入不同的機構/品牌市場部工作,包括保健產品、文化出版、藝術推廣、保育及傳媒機構。

香港經歷沙士後重現經濟繁榮。那時候品牌都爭取在報章主要顯眼位落廣告,一定要先付訂金才能投放心水位置,報紙成為最重要的宣傳品牌的媒介和工具。其時出版業和香港書展活動在香港亦漸漸成為風氣,讀者們開始接受不同形式的讀物,在博益工作,為本地插畫師b.wing出版了第一本首次以英文為主的插畫書,也首次為力捧新人偶像歌手鄧麗欣Stephy推出第一本攝影加書集。該次書展有超過55本新書出版、也增加由書籍延伸的生活產品,營業額也創下新高,同時成為博益出版最輝煌的歷史紀錄。


                             


2005

三三
發掘港式創意,社區營造

 
2003年4月2日,站在中環怡和大廈看着對面的文華東方酒店,想到一天之前在這裏一躍而下結束自己燦爛傳奇的張國榮,興起一種「這天之後,香港可能從此不再一樣」的感受;而到了年底,「香港女兒」阿梅也因病辭世;兩顆明星的殞落,彷彿也標誌着香港從此的褪色。


香港即使不再有傳奇,但仍然擁有本身的優勢和特色,且一直滲透在城中各個社區及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盛載着獨特的港式智慧。本着這個信念,《明報周刊》一直在發掘香港不同社區的特色,90年代開始便推出過食盡九龍城、庶民社區石硤尾、深水埗等專題⋯⋯自2005年起,Book B更矢力推動這方面的關注,率先籌劃「港式設計」/油麻地果欄/中文書法/沒有街的都市/設計從社區出發/香港公共空間/我愛上環/遮打花園/欄杆圍城(其中「香港公共空間你所不知道的二三事」獲2008年亞洲出版業協會Excellence in Public Service Journalism Honorable mention)⋯⋯都是從省思香港精神及社區營造的關注出發,探討本地的公共空間/生活設計及社區特色,突破了從前只從消費及懷舊的角度去觀察香港創意及社區。


                             


2006-2015

巢健威
紙本上展示香港人文生活/
明報周刊Book B

 
加入《明報周刊》Book B,嘗試將之前不同的設計創作經驗放到紙本上。九年中,在各個不同階段的大小改版實驗中,在總編輯龍景昌的領導下,每星期與編輯記者們的交流,或與創意總監陸智昌、又一山人不斷的創意互動,都令我獲益良多。讓我由以往著重「單元性」的設計,漸漸了解到,就算是在條件相對較為規範的周刊中,由設計與議題在展示中的「互動」,不論是版面配置或編排等展示手法,乃至周刊的整體性格與氛圍,都可以做得更多及更好。此外,由於周刊在內容上的定位,我也從人文、生活等各方面進一步加深對香港的了解與認識。


                             


2008-2010

三三
中國經驗,
反照香港核心價值/
Ming明日風尚

 


2007年開始,在龍先生帶領下,有份參與同集團在內地出版的月刊Ming《明日風尚》。最初只是積極支援的角色,每月前往北京辦公室留七至十天,指導內地同事工作,讓雜誌順利出版。如是大半年後,龍先生改革《明日風尚》的方案終於落實,而當時的決定是,將整本雜誌的主要運作搬回香港——Ming的定位是A Window, A Mirror,要為當時剛開始接觸外國的內地讀者提供社會、人文及生活的參考及啟發,不正正與中國推行改革開放後,香港一直以來對內地所扮演的角色吻合?

當時《明日風尚》的團隊主要亦是香港人(當中包括了《明報周刊》Book B部分同事),也招聘了一些在香港唸書的年輕港漂。

小小團隊在兩三年間不但令雜誌的銷量大幅提升,在中港台一眾雜誌中,也建立了鮮明個性及不俗的名氣,不但有中港台重份量的作家如陳冠中/林奕華/林夕/許舜英/舒國治/沈宏非等的參與,當時擔任創意總監的陸智昌,無論在中港兩地,都是書籍裝幀及出版界的重量級人物,卻因為《明日風尚》而首次參與雜誌的設計創作。

這個來自中港兩地的團隊產生的化學作用,除了每期把讀者帶到一個世界不同的城市,去解讀不同人的生活方式,作為生活及精神的啟發;也因為有更多空間,讓我們可在紙本出版上作更多嘗試,各期附送的ming+特集亦得到業界和廣告商的肯定。2010年的亞洲出版業協會SOPA AWARD,《明日風尚》獲得卓越雜誌設計大獎,《張愛玲Detached》特集亦獲得卓越特別報導大獎。

那三年,因為同時要應付《明報周刊》Book B和《明日風尚》的出版,體力透支,但精神卻異常亢奮。印象深刻的專題很多,但最具挑戰的一個主題,不是京都柏林伊斯坦布爾或夏灣拿⋯⋯卻是香港Inside Out。一直在香港生活長大從事媒體,雖然香港就在身邊,但要在一期雜誌中從另一個角度去重新檢視她,從何說起,竟是如此不容易。Hong Kong Inside Out也是編採團隊在差不多完成整體內容之後,決定重做的唯一一個專題。


                             


2009至今

巢健威
非主流音樂的生態侷限


 
我和黃仲輝創立了實驗音樂廠牌Re-Records,推廣本地非主流的實驗音樂及田野錄音。除唱片製作、發行外,至今在香港及外地參與及籌辦過近百場音樂會。積極參與及拓展在不同場地演出的可能性,也切身感受到本地非主流音樂發展的生態局限。

最初因為大眾的認知較少,在好奇心驅使下,非主流音樂反而較易在不同類型的表演場地如又一城Log-On、九龍公園、展覽空間(Para-Site / Osage Central / Osage Kwun Tong)等表演推廣。到近年,經歷到工廈/獨立live house 的興衰(Strategic Sounds / CIA / Hidden Agenda / Focal Fair等),雖然也曾與富德樓或兆基創意書院等團體成為合作夥伴,籌辦了多個不同演出,但我們也「回歸地下」。

在2013年,我與黃仲輝及陳銘揚自資創立了Kill The Silence實驗音樂節,邀請世界各地與本地的實驗音樂藝術家參與演出。我們在表演形式方面也作出了不同的嘗試,由第一屆在澳門舉行,長達12小時的馬拉松演出;到2015於兆基創意書院多媒體劇場的雙舞台設計。在2016年我們更與瑞士洛桑的LUFF藝術節合作,發展成LUFF does Hong Kong × Kill The Silence (2016)及Kill The Silence does LUFF (2017),讓兩地樂手分別在香港和洛桑交流演出。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