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可以實現的


        



REdiscover // REmap // REfine //



Geo,是地質(Geology),
是地理(Geography);
香港「地質」,如何造就香港城市的「質地」?
曾被形容為Barren Rock的香港,
又憑什麼建造出一個大都會 ?

G for Granite——
從百年前開始大量開採石礦,
蓋起一座花崗之城;

B for Boundary——
隱藏於城市不同角落的界石,
默默地記載了歷史的變化;

W for Walls——
在山坡上開墾平地,
用石頭砌成擋土牆,開路起樓;

H for Hills——
將小山丘移平,變成人口密集的社區;

M for Mining——
多元化的礦藏,促成產業,形成村落;

P for Park——
在貧瘠的石頭上,植樹栽花,
培育出綠油油的郊野公園⋯⋯


香港故事,如果由一塊石頭開始說起,
會有什麼不同?
Let’s Rediscover the Hong Kong Stone Age......




BLOG


#就係香港 #BeingHongKong #公共空間 #香港交通 #中環 #中環碼頭 #天星小輪 #渡輪 #離島碼頭 #維港 #夜景 #香港夜景 #3號碼頭花園 #尖沙咀 #榕樹 #公共空間 #西九渡輪

中環碼頭,空間如何改造?


昨日「西九渡輪」開始試運,方便遊人由中環9號頭頭坐船直達西九文化區。但碼頭除了搭船,還可以有什麼功能?
有沒有留意過,在黃昏時段的中環碼頭,最響亮的聲音既不是船隻的鳴笛聲,也不是聚在海邊打卡的旅行團叫囂聲,而是一群在日落前返回樹上集體夜棲的鳥兒鳴叫聲?
沿著7號碼頭至2號碼頭的海旁,種植了數十棵大樹,主要品種為榕樹(細葉榕),並夾雜大王椰子與糖膠樹。當中4至6號碼頭一段路,約20棵榕樹最為茂密,氣根垂吊 ......
#BeingHongKong #就係香港 #2025就係香港秋季號 #造城香港 #GeoHongKong #HongKongStoneAge #BarrenRock #香港山城 #香港地質 #香港建築 #花崗之城 #香港界石 #城中山丘 #香港礦場 #打石業 #客家人 #九龍四山 #馬鞍山 #宋皇臺 #啟德 #石牆樹 #香港郊野公園 #維多利亞城界石 #新九龍 #軍事用地界石 #地段界石 #邊界界石 #沙頭角

以石為界,定義香港


隱匿在不同角落的界石,就像城市密語般,記載了香港在不同階段的變化。
界石,作為權力、法律與地理的象徵,不但清晰界定土地或城市邊界,更被廣泛應用於軍事及城市規劃之中。香港城市面積雖小,卻是亞洲其中一個界石最密集的城市。尤其在開埠之後,土地被高度開發、地段劃分密集,每一片區域內更往往藏有數枚甚至更多不同性質的界石......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