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可以實現的


        



REdiscover // REmap // REfine //



Geo,是地質(Geology),
是地理(Geography);
香港「地質」,如何造就香港城市的「質地」?
曾被形容為Barren Rock的香港,
又憑什麼建造出一個大都會 ?

G for Granite——
從百年前開始大量開採石礦,
蓋起一座花崗之城;

B for Boundary——
隱藏於城市不同角落的界石,
默默地記載了歷史的變化;

W for Walls——
在山坡上開墾平地,
用石頭砌成擋土牆,開路起樓;

H for Hills——
將小山丘移平,變成人口密集的社區;

M for Mining——
多元化的礦藏,促成產業,形成村落;

P for Park——
在貧瘠的石頭上,植樹栽花,
培育出綠油油的郊野公園⋯⋯


香港故事,如果由一塊石頭開始說起,
會有什麼不同?
Let’s Rediscover the Hong Kong Stone Age......




BLOG


#就係香港 #beinghongkong #童年回憶 #打機 #遊戲機中心 #街機 #超級任天堂 #PlayStation #Xbox #gameboy #NDS #PSP #線上遊戲 #martiwong #小朋友齊打交 #馬仔 #大排檔 #九十年代 #千禧年代 #古龍群俠傳Online #Cookies #Twins #跑online #張敬軒 #遊戲主題曲 #網聚 #英雄聯盟

打機,也是你的童年記憶不能缺少的一塊?


九十年代末至千禧年代,「打機」不再局限於遊戲機中心玩「街機」——隨著家用遊戲機,如超級任天堂、PlayStation、Xbox,以及掌上遊戲機 Game Boy和任天堂DS(NDS)和PlayStation Portable(PSP)等等的流行,玩家按下開機按鈕,插入遊戲硬碟即可遊玩。
同時間,電腦及網絡科技日漸成熟,電腦也加入電玩的行列——人們只要打開電腦,在瀏覽器上搜尋線上遊戲平台,足不出户便能隨時進入遊戲......
#就係香港 #BeingHongKong #香港社區 #屯門 #屯門公園 #天后橋 #屯門市廣場 #香港社區 #屯門河 #輕鐵 #屯門人

屯門邊度似日本?


屯門究竟似不似日本,見仁見智。然而在爭論「似」與「唔似」以外,可有想過,為何總要將屯門與日本放在一起比較?
「社區特色」 原應建基於獨特性,為何一旦被說成「似日本」,屯門便彷彿突然更有價值?區內人和區外人的視角,又有什麼分別?
令人感覺「屯門似日本」的其中一個原因,可能因為有多個日式品牌落戶屯門市廣場:AEON、無印良品、UNIQLO、GU、Donki、松屋、松本清、鳥貴族⋯⋯令屯門市廣場幾乎成為日本品牌在香港最密集的地方;但主要原因,卻是來自屯門的地理、空間及生活體驗......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