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s      80s      90s      00s      10s      Now




2010-11

李錦好
本地文化藝術創意接觸點/
藝術地圖

 
參加藝術地圖出版社工作,真正開始接觸香港本地文化藝術活動,期間除了認識本土及海外不同界别的藝術創作人外,也接觸到各類參與舉辦及管理文化藝術的持份者。期間和香港多個Hotel Art Fair單位合作,創作特色快報,介紹參加該展覽的畫廊和藝術家、推動小型藝展等。

這段時間也參與了Art Plus改版的工作,特意在表演藝術和視覺藝術的內容和篇幅加強,希望藉此提升讀者們對本地文化藝術創作的認識和參與度,更跨界別和設計營商周建立合作夥伴關係。


                             


2011

三三
回饋香港/
明報周刊Local Heroes

 


1998年告別啟德之後,Book B多年來亦一直記錄了城中不同歷史階段及性質的香港地標以及在地文化:棚屋/喜帖街/天星碼頭/凱悅酒店/蘇屋邨/桂林街的新亞書院/藍屋/漁民社區/盂蘭/新光戲院/動植物公園/大澳/政府山⋯⋯

作為一本立足於在地香港的雜誌,Book B由2011年開始,每年年終都會選出該年的local heroes,但並非單純陳腔濫調地表揚好人好事,慈善公益,更不是以獎項換取廣告收入,而是肯定那些以最大的熱情和投入,卻以不一樣的方式,關懷貢獻香港及身邊社群的人。


                             


2012至今

又一山人
紅白藍330

 

紅白藍先生,紅白藍之父的名字因應持續的發表得名。2012年開始至今,新生精神康服會邀請我參與紅白藍生活產品設計及策劃品牌推廣,令在他們庇護工場車衣間及店面工作的康服者找到有意義的崗位,重拾信心,回到生活正軌上面。

在「身心靈」課題上,不止我能以設計義工(身份)體驗及落實社會價值這個我一直堅持的創意目標,與康服者共事,共處,讓我更深的體會到,香港的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個人可以行多一步的意義。


                             


2012-15

三三
重溯香港主體性/
荷李活道香港武林

 
2012年明報周刊Book B改版,將從前兩個大小不同的尺碼統一,在沒有增加成本開支下卻令雜誌的頁數增加,成為一本更有規模的刊物外,也因為又一山人的積極參與,亦令多年來不斷在蛻變的Book B無論在內容或視覺美學上,建立起更嚴謹的水平。



不少人都會說,Book B雖然在做周刊,但效果和豐滿度卻儼如月刊,不少讀者都會收藏起來,而箇中最突出的例子,便是我們分別花了一年時間,以歷史、人文、社會及當下生活視野的角度出發,每月進行大篇幅連載的荷李活道計劃(2012-13)以及香港武林系列(2013-14)。前者與本地設計及文化研究學者趙廣超合作,後者則與香港中華國術總會合作。

荷李活道作為香港第一條主要街道,連貫了標誌着香港殖民管治的中環,以及承載本地華人各種生活傳統的上環,路上一切,無論是已消失或依舊存在,無論是昔日今時,對香港都有着重大價值及象徵意義。而「香港武林系列」的報導,不止在於重溫中國傳統武術的技藝,同時也演述着戰後香港雲集了大江南北的傳統文化如何在本地落地生根及演變,期間流徙至本地的各路宗師怎樣在這個中西合璧的商業城市掙扎求存,並在各處社區甚至海外將中國傳統武術開枝散葉。

這兩個系列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除了突破了周刊的編輯傳統,發掘一直為人所遺忘的「另一個香港」,更皆在重新體現出香港的獨特地位及主體性。後來將內容結集成書,也取得熱烈的迴響。


                             


2012-15

又一山人
細水長流another HK/
明報周刊Book B

 

參與Book B改版(美術)工作後,一直留任近四年的創意總監崗位。這是繼跟地下鐵路marketing合作後,另一個歡樂時光。無他,難得跟龍及三三有着十分相近對香港社會及人文方面的態度及價值觀。我們以細水長流的方法,從生活、時尚、文藝,以至社會各個面向跟香港互動,提倡一種非主流的生活觀念。

每當朋友說:「我一直都將Book B收藏着。」說明了我們真實地跟這群「香港人」在對話前行。


                             


2013-15

李錦好
印刷出版攝影/AsiaOne



 
加入宏亞出版集團工作,令我經常和世界各地的攝影師合作做展覽、出攝影集、辦作品拍賣、籌款活動,和出版印刷業界代表交流合作,透過各類參觀團,讓有志從事出版及參與色彩管理工作的學生到現場參觀及感受到出版工作的專業性,介紹及推動香港的出版印刷技術的發展趨勢,讓不同界別的合作夥伴認識出版印刷的專業性。

這期間曾舉辦英國著名攝影師Michael Kenna及本地資深攝影大師何藩攝影展和出版作品書,同時也為香港國際攝影節舉辦慈善拍賣晚宴,為推動香港攝影出一分力。又和「柴灣尾」創意團隊合作,在ART BASEL期間舉辦各類藝術參觀交流活動。


                             


2015-16

李錦好
文化保育參與/大館

 
在大館工作,令我認識到保育和活化的専業外,同時也進一步思考如何管理營運自負盈虧的保育埸地,是否只追求外地遊客光顧而忽略附近的居民需要?如何平衡大館、附近商家、遊客和居民的需要,香港在未來有更多以保育活化的埸地,如何改善,如何營運,都值得深思。


                             


2015-18

龍景昌
是時候改變了/香港01

 

在我甲子之年,被迫面對了生命中不由自己選擇的變:妻子罹患惡疾,一年後離我而逝。

但正如朋友在悼文中所寫,她是位難得的生活與生命「作者」,而最動人的著作,不單是閱讀那刻的歡愉,更重要的,它有一種感染、發酵和改變人的力量潛移默化在受者心中。

在她離開一年後,我作了另一個想了很久、但一直未有付諸實行的事:遞交了辭職信,離開我工作了二十年的「明周」。

所不同的,今次的改變,是由自己所選擇的。

對《明報周刊》的感情,與我交往的朋友相信都能了解,但他們會更清楚,是我對媒體工作的熱愛,和對它的期盼。

特別當香港經歷了過去一年,我更相信,是時候改變了。

很多人說傳統媒體已死,但我認為,傳統媒體不會死,要死的,是現在操作媒體的方式。

很多人說媒體的讀者正不斷流失,但我認為,令讀者流失的原因,是媒體本身。

很多人說香港已喪失了她的核心價值,但我認為,香港的核心價值沒有消失,她只是被現時庸俗的主流價值所遮掩。

我理想中的媒體,不單是一份報紙、周刊、一個網站;這些都只是手段,形式,而不是目的。就算媒體本身也不是目的。目的是媒體背後的價值、追求、理想。

就如另一位朋友許舜英曾在《明報周刊》所説:「我們鼓吹的,是真誠地對待生活,不是向『時尚』學習而是向『生活』學習,真正能令人enjoy life 而不只是enjoy fashion或enjoy shopping。」

我相信,令媒體有別於其他商業運作的,是它的理想:它要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社會變得更合理,讓大部分人能重拾生命的尊嚴,生活的質素。

我希望能與那些對香港仍然有期望,仍未死心的人,並肩前行,也期待在這條探索生命的路上,再次與你遇上。

(離開明報周刊時給朋友的一封信)


                             


2015-17

三三
跨平台新媒體/香港01

 
2014佔中前後,香港社會矛盾及撕裂走向尖銳激烈,但同時間,大眾及年輕世代在佔中後投入到各類社會運動及社區參與亦比前更熱熾。如果說雨傘運動充分說明了互聯網及社交媒體的影響力,令傳統紙媒以極速萎縮,不若說,香港媒體需要新思維新的型態,方能與當下的社會脈絡接軌。

香港01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而誕生。我亦離開工作了十七年的明報周刊Book B,加入龍先生的團隊,主理非新聞類內容。

其實在01還未式成立,甚至還未有01這個名字的一兩年前,龍、我和山人已在蘊釀創立一個新型態的媒體,以更貼合香港/社會/個人在生存生活生命三方面的需要,精神上雖然是延續着從前Book B的精神,但在廣度、深度、思考、全方位的溝通上必需要更進一步,與香港更緊密互動。這個想法終於在一兩年後有機會實現,在籌備了大約9個月後,2015年1月11日香港01網站終於出現,周報則於兩月後的311面世。作為倡議型媒體,01同時借助網絡、紙媒和空間活動三種不同平台,進行全方面傳播,是本地傳媒一個嶄新的型態。


                             


2015-2018

巢健威
在數據與本位之間/
香港01

 
加入香港01,在初創階段參與籌辦及組織。由三人開始,逐步規劃建立近三十人的美術設計團隊,分別製作線上線下各樣不同項目。於我來說,01就好像一個實驗室,讓我們可以大膽假設、小心求證,過程中不斷了解和學習,在今天數據主導、資訊碎片化的年代中,媒體如何更有效地在線上線下不同平台去傳播內容。同時也深深體會到,作為媒體工作者,除需要了解市場外,其實最重要的,還是要了解及重新認識自己的本位和定位,不然也只會被數據洪流淹沒,剩下來什麼也不是。


                             


2016-17

李錦好
深入互動再思考/香港01

 
加入香港01工作,正式踏進網上媒體平台,期間和不同合作夥伴進行許多互動性推廣活動,包括香港書展、兆基創意書院舉行的書墟、與墨西哥領事館合作的墨西哥電影分享會,以及渣打馬拉松市場推廣活動等。然而網絡媒體雖然能夠提供基本知識而且大都免費取得,能夠真正和讀者產生深入互動,卻不能只靠網絡。只有深度閲讀才能感動和凝聚志同道合的人。


                             


2016-17

又一山人
以人性價值作為市場定位/
IFC和大家樂



 

跟國內例外、方所合作,慢慢Stanley Wong跟又一山人的現實/理想找到非絕對分割之連結。過去數年,也「冒死」地說服了香港的IFC,以非常人性的life is beautiful作為企業市場定位,一反香港商場的物質取向。然後也獻計大家樂回應今天分裂的香港社會:「有大家,才有快樂」,以社群、包容之城市生活出發⋯⋯


                             


2017

又一山人
好香港/VeryHongKong

 

與陳幼堅合作策展VeryHongKong,可能是香港歷來第一個以獨立策展人角度呈現大眾,全方位(十一個創意界別)展示香港創意的大型展覽。

「好設計」有兩個角度,第一個「好香港」是賦地道特式的創意,如許冠傑的廣東歌,長衫一再被當代化。第二個「好香港」代表創意能滲透香港人生活,打動大家,以至改變這個城市文化美學修養。

今日香港的創意圈,除了少數行業,建築設計和電影繼續向前發展,其他創意工業都遇上一段長時間失焦,沒方向和沒信心的狀態。加上中國內地及其他亞洲城市進度理想,亦令香港的創意圈難以找到立足點。這個項目,或近或遠的回顧,來一個階段性小總結,希望能帶出關注,了解我們的創意圈怎樣一路走到今天。目的不是「想當年」或是俾面派對,你我嘉許;為的是希望大家知道我們創作人的熱情和能力所在, 站在今天的位置,再思考上路。


                             


2003至今

又一山人
內心價值冇照跳



 
自從03年成為佛教徒後,佛學成為生活哲學的觀點,不斷重複聆聽,以至往內心思考,學習。當觀照身跟朋友大多跟隨着香港我城主流取向游走,我卻不自覺地將個人創作朝向社會和諧的方向,希望另走出一條路,啟動社會和人性的課題,包容,當下,真幻⋯⋯

始於當代藝術平台,後至《明報周刊》Book B的special project,以及最近完成的第一部電影《冇照跳》。氣力之大亦未見疲累,因為我對香港還是「不死心」。

《冇照跳》是我的第一部長篇電影。它是一齣紀錄片,但在我心中又不盡是純紀錄。故事當然是他們三位藝術家老朋友——梅卓燕(小梅)、伍宇烈(Yuri)及邢亮。但我心裏是有劇本的,是「冇照跳」三個字和我認識他們三個人的做人態度、堅持和價值。

我帶了「冇照跳」三個字對他們說:這是電影的名字,請他們參一參中間可有所領會,並分派三個範圍給他們各自演繹他們自己的人、物、和空間。

這是我們五人(包括音樂創作的龔志成)對生活、對我城,以至生命的心聲和看法, 是五個朋友真摯的一個旅程,inspire and to be inspired。製作背後是彼此的信任、包容和尊重。然而,也正是今天香港人最需要克服的。

我城沒有跟中國前領導人鄧小平先生期許的不變照跳。然而,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方向跳下去吧。寄語香港,life goes on...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