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的香港地圖上,仍可見到當時的香港國際機場啟德座落在九龍灣畔,毗鄰的紅磡仍然是一個船塢,而由界限街以北和九龍群山以南之間的地帶,即現時的觀塘區、黃大仙區、界限街以北的九龍城區(即九龍城、九龍塘、啟德等地)和深水埗區(但不包括昂船洲)等地區,仍然被稱為「新九龍」。這個早被人遺忘的名字,其實是1937年時殖民政府為了增闢市區用地而特意向中國租借,為了區別原來界限街以南的「舊九龍」,於是命名為「新九龍」。但在1968年後,政府將港島區、新舊九龍等地方重新劃為10區,新舊九龍的區分也日漸消失。

區域的重新劃分代表了城市規劃和管理方式的轉變。在1980年代後,隨著代議政制出現,香港被劃分為18區,也影響了人們的社區意識和歸屬感。舊地圖讓人看到城市不斷的變化,卻也看到那些不變的部分:將新九龍與新界天然地分隔開來,包括獅子山、煙燉山(即筆架山)、雞胸山、慈雲山、觀音山、大老山、鑽石山、斧山、象山、飛鵝山等的九龍群山,連綿的山脊線,到了今日仍然是香港最重要的風景和地標之一。

即將出版的就係香港春季號既有#Rediscover獅子山150年來的珍貴影像故事,以及#Revisit #Rethink #Recreate啟德社區專題外,在網上訂購除了有折扣優惠,更隨書送上這張1967年的香港地圖明信片。

(藏品由John Wu提供)


2020,獅子山下
共同創造,新的社區
夢想可以實現的
         
新一期《就係香港》換上嶄新的書封設計,
並延續紙本文本人本的方向,
聯同本地多位不同世代插畫藝術家,
藉著特別用紙,繼續訴說香港未完的故事。


2020春季號內容



Highlights//

疫情持續雖然令社會停擺、讓人不安,但香港人向來擅長在逆境中自強。八位年齡、身份不同的受訪者戴上口罩接受訪問...

Highlights//

香港的城市發展與疫症息息相關,如果有人要撰寫一部「香港精神史」,除了獅子山下精神,也必定包括1894年的鼠疫、2003年的沙士、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這三章...

Highlights//

在疫症肆虐期間,香港作家作者撰文重讀卡繆《瘟疫》,我們特別轉載了系列長文,在目睹疫情擴散、官方民間如何應對的時刻,存在主義者卡繆這本早於1947年出版的經典...

REdraw// 社區 讓我們來重繪


近年有不少本地創作人以手繪式社區地圖呈現香港社區的共同記憶和特色,既擁有獨特的美術創意,也讓人更能看清楚社區的本質,特別是歷史及人性化的那一面。

Highlights//

插畫家貓珊以太平山街區創作社區地圖,以卷軸式長地圖展示香港最早期華人社區全景,背後是對唐樓舊建築、老店及街坊故事的依戀...

Highlights//

八十後的慧惠兩年前完成作品《給油麻地的情書》,用人的故事去繪畫「故鄉」油麻地的社區地圖,記錄區內不同人物和店舖的故事...

Highlights//

藝術家、插畫家吳嘉敏曾與本地歷史學家鄧家宙合作出版插畫地圖冊《香港地區報:18區文藝地圖》,以俯瞰及立體的全視覺...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