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2020Autumn
#學習自由

#學校 #以人為本

2020年9月1日,學校沒有如常開學。執筆之際,教育局雖然改變了原來「可以開學不能面授」的規定,改而安排不同學校在9月23日起分階段復課。但經歷了2019的反修例運動,2020持續逾半年但仍未見盡頭的疫情,社交距離和社會撕裂以至連串徹底改變香港原有價值的變化,這個新學年,以至往後的日子,學校生活將不再一樣。

未能回校上課的日子,師生在網絡之間奔波,學生並沒有多了休息時間,老師更疲於奔命。相信更多人會想念能夠在課堂上面對面交流的機會,也更明白,即使互聯網上有無窮知識,卻依然無法取代學校「以人為本」的角色。

Revisit過去百餘年來,香港學校經歷了多個不同發展階段。開埠早期由無到有,由傳統而現代,由宗教跨至世俗;再推而廣之,戰後不久便推行普及義務教育,讓人人有書讀,天台學校便是當時獅子山下相信知識改變命運,力爭上游其中一個最經典的畫面。而促成這一切的,是當時的政府、大量宗教及志願團體以至社會各界的密切互動。百多年來香港出現過無數充滿魄力的企業家,締造過各樣「奇蹟」故事(當中可能更多屬於「發迹」),但我們也不應忽視,在城市起飛的不同階段,學校也培養出大量不能或缺的人材,其百花齊放更與這片地方的歷史及地緣有密切關係。即使政府在二十世紀初開始要求所有本地學校註冊,又開設香港大學,對本地教育展開長遠規劃及監管,然而香港的學校生態卻非只是將英式一套挪用到香港來,也絕非單一的直線發展。反之,香港學校形態的多元性,猶如一張結構複雜的蜘蛛網,百年來愈織愈大,愈織愈密,讓不同人參與貢獻,也讓不同人各取所需。

學校的多樣性也塑造了香港社區不同的特質,尤其在高速新舊交替的市區,連地標或重要建設都往往會因為發展而被泯滅,反而不少學校卻能延續傳統,甚至成為社區獨特的地標及亮點。無論是中西區、灣仔或者擁有全港學校數量最多(同時名校雲集)的九龍城41校網,都成為地產廣告的賣點,跟「維港景」不遑多讓。撇除產業化的價值,那些在百年來仍能保留著創校時傳統模樣的,除了值得保存的建築遺產,更寶貴的更是當初辦學的理想,是這些精神價值、「非物質遺產」,令這個早被功利主義濃罩的密集都市,仍能滲透著點點人文色彩。在「求學只能求分數」以至學校的自主性進一步收緊的當下,重溫從前人人對香港充滿憧憬,人人要讀書的光景,雖難免欷歔,或者更寧願緬懷從前,但也不妨再走一步,時刻自我勉勵,珍重教育初心,或者可以在微煦之中,引領我們踽踽前行,雖然悲觀但不忘積極,活在當下。

#土瓜灣 #邊緣社區

學校是體制,更是一個「社區」,影響正值探索生命的年輕人的價值觀,人際關係也由此展開。這個體制或者教育政策的成效,學生作為最大的持份者,卻是最被動的一群。一如在進行城市規劃或改造時,基於各樣不同原因,居民的聲音往往也最微弱。在過去百年,香港每次進行大型城市規劃時,無論是六、七十年代的新市鎮,或者近年的市區重建,都深深影響了該區的現在及未來。如何讓這些由上而下的規劃結合到人的需要?在轉變過程中怎樣令居民的聲音可以在公平公義的原則下得到彰顯?統統都是落實規劃時需要正視的問題。近年土瓜灣開始多項大型重建工程,更令人關注這個舊區的變化。雖然區內的十三街環字八街或舊式巨廈等因為重建議題而被聚焦,但公眾對於這個一直沒有整體規劃,至今也仍未有鐵路可達的「邊緣社區」旳印象,就如「城市百慕達」般神秘。本期的「Remap土瓜灣生存手冊」專題,我們嘗試放下標籤和定型,對這個地區作「地氈式搜索」,重新梳理她的歷史發展脈絡,以至在當下居住其間的生活質感―地理、人口、天然資源、後天建設,以至她和周邊社區的關係⋯⋯千絲萬縷交織成一個社區的網絡,土瓜灣雖然是「邊緣」,卻也因為邊緣而容納了主流或慣常以外的規律,怎樣去面對這些「例外狀態」便成為一個地方的包容性和人文精神的探熱針。這個專題在疫情嚴峻的七、八月期間進行,五位來自多間大學院校的實習生,參與了資料搜集、採訪、撰文、攝影和插畫創作,雖然疫情令每個過程都變得障礙重重,成果也未必如最初所料,但在此也衷心感謝他們的投入和努力,亦希望讀者可以從中窺見,新世代觀察社區及香港本地文化的視覺。

#楊凡 #周冠威 #黃綺琳 #楊曜愷  #我們所愛的香港

社區會因著時間及世代更替而蛻變。地貌生態也一樣。沿著維港,香港在過去百多年間由漁村變成都會的發展和改變,就像一個可以有著無窮角度去演繹的城市研究個案,題材多不勝數。但因為城市和海港太過「輝煌」,令我們習慣一切以此為中心作選擇,做取捨,對許多其他事物視而不見。本地河流的變化便長年被忽視,去到一個程度,當河道都覆蓋上石屎以防水浸時,我們才發覺原來香港是有河的。近年有關河道生態的議題開始被關注,政府也支持東涌河和市區多條明渠的生態化,但本地多條主要河流早就面目全非,或被改道或被渠道化。儘管如此,「河道重生」仍然不應被漠視,尤其在香港這種高度密集及市區化的環境中,河道即使不再扮演溉灌農田的角色,卻讓城市人不忘與大自然應有的共生關係;而習慣了以平價消費食水的我們,通過接觸河道及周遭的自然生態,去了解水資源的重要,也是一個無可取代的方式。

河流被改容易貌,無法回頭。人的一生也儼如河流,上中下游,一路流經不同的地方而有不同的際遇和體會。有的會被支流岔路所影響,失去原來方向,有的卻始終朝著終極目標前行,關鍵就是人有自我意識和思想,甚至改變的能力,而大自然只能默默無聲承受外在變化。今期《就係香港》雲集了四位香港導演:以《繼園台七號》動畫在去年威尼斯影展獲得最佳劇本的楊凡;以及本年最受關注的三部港產電影《幻愛》、《金都》和《叔.叔》的導演周冠威、黃綺琳和楊曜愷。除了導演,楊凡本身也是藝術收藏家、作家和攝影家。年輕時來到香港並愛上這個地方的他,以創作為中心,開始了豐盛的生命歷程。曾與他多次合作的導演趙良駿,透過與楊凡的訪談,將後者多年來所遇上的人、到過的地方,又如何生成一段段美麗的因緣,交織成今期《楊凡拼圖》一文。如果《繼園台七號》是楊凡寫給香港的情書,那《幻愛》、《金都》和《叔.叔》可說是三位七、八十後導演將他們所經驗和喜歡的香港,通過不同人物和故事再現出來。我們特意邀請三位導演聚首一堂,對談他們如何閱讀香港。通過影像去說故事的三位創作人,也分享了他們和書本一起生活的意義。

這一期參與《就係香港》內容的,還有多位不同界別的創作人。在「學校源本」專題內,分別有四位長年在記錄城市面貌變化的速寫畫家,各以不同的畫風將本地八家具有重大歷史及社會意義的校園描畫下來;藝術家何幸兒則以版畫刻劃出鄉村學校的淳樸情懷;而主理封面專題「理想國教育家」的插畫師Betty Yang,雖然成長於台灣,卻對香港故事深感興趣。文章部分,學校專題內邀來本地建築歷史文化研究者黎雋維,回顧港大中大理大科大四家大學,如何在校園設計中流露出教育理想;土瓜灣專題中則有長年從事社區藝術工作的盧樂謙,以Mindmap的形式,將社區及土瓜灣「如何藝術」的多角度及批判性思考,再現出來。書最後,我們邀來兩位同樣從事記者工作的新世代作家──余婉蘭和趙曉彤,分別以土瓜灣益豐大廈及大嶼山東涌河兩個地方為背景,通過短篇小說折射出這個時代的面貌。

有著這麼多人的付出、參與和創造,才成就出我們所愛的香港。這個秋天,在重大的過渡和改變中,儘管很多人在思考著如何面對抉擇取捨。只望,不忘初衷。


︎更多內容:《就係香港》2020秋季號專頁
Let’s Read HK Together,按此立刻訂購!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