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2019...2020...
#2019...2020...
#RE...
一天,一天,又過了一天。如果6月9日是起點,到了2019年12月最後一天,若要在年終盤點,可以怎樣去總結這五個月零二十二天?又如何去迎接新一年?
REveal/REcall/REcap
如果社會現實只能叫人提早放棄理想,教育所為何事?本身是科學家的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在致畢業生的講辭中提醒,在物理上,人是三維的;人生,卻多了時間這第四維度。現實的人生不應囿於此時此刻的經歷和感受。如果將目光放得更長更遠,我們能否更積極面對今天的困迫?
回首這五個多月來的怵目驚心,其中一幕是9月初在示威活動中倒下的「智慧燈柱」,事件引起公眾對於數碼監控的重新關注。但在大數據、演算法及區塊鏈等被更廣泛使用的當下,人的一切活動都可以無時無刻被記錄和分析,而進行監控的,亦不只是政府,還有大大小小的企業,讓人無所逃遁。要真正認識數碼監控這個「天網」如何發展成為有了自己生命的無形之手,又豈止於眼前的智慧燈柱和監視鏡頭這些實體?唯有學習和認知,才能幫助我們面對現實,免於莫名的恐懼。
恐懼。此刻的香港會讓人聯想到五十年前的北愛爾蘭:暴力充斥,敵意和仇恨蔓延;七十年代曾在北愛從事前線採訪的新聞工作者Mark O'Neill特地為我們撰文,回顧曾經充滿活力的北愛在長期的民族、宗教及政治二元對立下,如何變成步步驚心的危險地帶。作者在八九十年代開始長居亞洲且以香港為家,跟無數本地人一樣,對時局憂心忡忡,只希望香港社會不會變成無法逆轉的敵對與仇恨。
對話。在此時此刻,對話竟然變得如此艱難。在10月初段校長與學生的對話,卻示範了對話的可能。我們邀來本地年輕插畫家Keo Chow用畫作將對話當日的場面重現,不忘令校長和同學關係逆轉的原因,是開放的心靈和情感的至誠,而不是把對話當作公關手段的惺惺作態。這份人文精神,到了11月中理工大學被圍困時,一班校長以學生的人身安全為前提,連夜前往遊說,也充分說明了,是背後的誠意和反思,才是人心和社會的緩衝,真正的出口。
REserve/REcord/REcharge
Susan Sontag在1977年時寫下《論攝影》,即使今日的視覺世界早就超越了相機年代而被智能手機及社交媒體所主導,重讀這本經典時,卻又令人重新思考影像怎樣建構我們和身處世界的連繫。智能手機令攝影在一秒瞬間變成動作先於腦袋思考和心靈感受的過程,改變了觀看方式,也影響了我們和周遭一切的關係。
於是,當你看到今日有人反其道而行,用100小時,用10日甚至10年,一筆一筆地去仔細描畫身邊的物事,可想而知,畫作已不是他們最重要的目標,重點是過程中像修行一樣靜心專注去觀察和體會。無論是居港40年的英籍樹木藝術家Sally Grace Bunker所繪畫的一百種香港原生樹木,還是僅用最簡單的0.3mm鉛芯筆,便活現貓兒每一根毛髮的纖毫和神態的本地創作人Paul Lung,每一幅作品都可以令人想像到,他們與動植物非比尋常的「長期關係」。
長年累月持續的耐心觀察和記錄,讓他們看得更真更細,不遺漏任何一樣細節。只用larger than life或者more than real,都不足以形容目睹這些畫作時的感動和對心靈產生的療癒作用,也重新拭抹了我們的視野。有著同樣出發點的素人畫家李炳新,十多年來亦用素描記下了香港各區的古樹及石牆樹,每一幅作品用上幾個月去完成,在這個急趕的城市看起來是那麼的緩慢,但對於花上百年才長成綠蔭的大樹,卻是一份尊重,也提醒城市人,樹木和我們的密切關係,他用鉛筆素描記錄九龍公園多株古樹,更值得經常行色匆匆路過這個油尖旺市區最大公園的人仔細觀賞。尤其是政府近月提出要發展九龍公園地下空間計劃,公園環境生態在未來數年或多或少會受到影響。為此我們也邀請居港逾35年的香港大學建築園境學系助理教授Gavin Coates進行一次公園導覽,看看如何不需要為了增加更多商業活動空間而大幅動土,又能加強公園與周遭街區的連接。
REvisit/REthink/REcreate
誠然,人無法遠離大自然,愈城市化的地方,便愈需要更多的樹木和綠色,才能健康平衡。推而廣之,城鄉共生在近年成為重要課題,而鄉郊除了大自然和郊野公園,還應保留傳統鄉村和農業。
在六七十年代香港開始步入現代都市,大力發展新市鎮及工業;八九十年代後,地產主導一切,不但郊野公園及大自然生態持續受威脅,傳統村落買少見少,香港也失去了自己的農業,成為一個九成糧食依靠內地及外國進口的地方。在這個背景下,城鄉共生的議題便無法與復耕分開而談,並於近七、八年間在新界各區以不同的模式行進。擁有四百年悠久歷史的客家村茘枝窩,當回流村民希望復村時,除了修復古建築,還有復耕稻米──復耕才能復村,才能回歸凝聚鄉村的農耕文化。在上水塱原濕地,由長春社帶動的復耕計劃,以「禾、花、雀」共生為目標,與保育當區重要濕地及候鳥生態連上密切關係。在粉嶺馬屎埔,村民和矢志推動本地永續農業的人士,希望借著復耕重建社區經濟,同時讓人體驗另一種自主生活,也因為身處於新界東北發展地帶而參與近年多次社會運動。至於遠在大嶼山一隅,地理和交通都極偏僻的二澳,主事者則希望藉著復耕去建立一種「新鄉村」模式。
在二澳工作的農夫,有各式各類的人,老一代工人和退休人士,中青新一代的slasher,還有間中前來舉行生態或藝文活動的人。這些「新村民」不一定生於二澳,卻為了探索更貼近自己本性的另一種生活方式而來,或全身或半職地投入耕作。復耕對他們來說,與其說是目的,不若說是手法。通過重新復育土地,既是重拾失落了的村落及自然生態,為糧食供應帶來另外的選擇,更重要的,可能是回歸到人性的基本──現代人不一定要去做農夫,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或喜歡在田間工作,然而當異化成為現代社會絕大部份工作的必然結果時,復耕讓人遠離城市,體驗在田間翻土、播種、澆肥,然後等待收成,拉近了勞動和成果的距離。我們嘗試以二澳的經驗為例子,Revisit及Rethink本地農耕過去和現在的繁盛與衰落,重新想像及再創造現代農村的前景,同時探索農耕在生存生活及生命三個面向上,怎樣與現代人的本性及需要連結。粒粒皆辛苦,為的不只是飽肚,也是精神生活的訴求。
REdiscover/REvive
除了稻米和菜蔬,這幾十年來隨著本地農業衰落的還有禽畜養殖。在五十年代後,禽畜養殖尤其是養雞及養豬,成為新界農村人口的重要收入來源,而隨著社會富裕起來,對食雞的需求和口味大大影響了養殖的趨向,也造就了香港多個雞隻品牌如嘉美雞的出現。香港人食雞既講究「雞味」,也因為多元混集的文化背景,令煮法、食法及由此延伸出來的地道文化也千姿萬樣。1997年爆發的禽流感雖然徹底改變了本港養雞業及活雞供應,卻無損港人對食雞的熱愛,近年甚至連食雞翼都變成潮流,專門店及「雞翼放題」大受歡迎。我們從各個面向去Rediscover「港人港雞」,或許可以從另一個切入點去解讀何謂香港。專題最後則邀來生於或居於本港多位不同國籍人士,分享他們的homemade chicken食譜。傳統華人在過時過節少不了吃雞,彷彿就是團聚的象徵。來自法國/韓國/尼泊爾/印尼華僑/委內瑞拉和本地客家的家味/雞味,共冶一爐,或者可以在這年末年初時節,為你提供一些貼心的家庭聚餐點子。
從養雞食雞可以看到港式生活文化的生成、演變及多維度,也側寫出過去這60年間香港的活力無限。今期隨書附送的別冊以香港國粵語老歌為主題。雖然老歌歌迷在今日已屬少數,但若能突破懷舊角度,宏觀地從香港特殊的地位及歷史發展去了解,會看出這些文化遺產值得重溫及更受重視的原因。在戰後香港形成多元文化氛圍的過程中,參與者除了來自歐美、亞洲及世界其他地方,還有內地大江南北的移民。這些傳統文化在1949年後的中國因為各種原因被中斷或難以承傳,反而在香港一隅被保留下來,又在開放及商業化的環境下,演變出另一種特色。數年前因為電影《葉問》而再受關注的功夫文化如是,周璇、李香蘭、靜婷、吳鶯音等的歌音,也因為百代唱片公司在戰後五十年代由上海移師到香港而得以保存,香港亦取代了上海成為亞洲唱片工業重地。與此同時,以粵語為主的香港,早期的粵語時代曲包括鄧寄塵和鄭君綿等的諧趣粵曲和跳舞粵曲,亦結合了不少內地及西方音樂元素而自成一格,並成為六七十年代本地廣東歌的搖籃。今日的香港年青人熱衷於八九十年代以後的香港廣東歌,將之視為本土文化的標誌,但歷史的起點其實遠不止此,將香港文化的源流放在更長的時間和和更廣的維度去看,或會有助我們更深度認識香港作為一個開放性城市難得的特殊地位。
REdesign/REdecide
檢視過去的意義,是教我們可以從日常的荒亂中抽離,靜心去思考自身、人及城市一路走過來的脈絡,也從中得到啟示,學習不要重複曾經的錯誤。50年前的12月,香港舉行了首屆香港節,試圖以歌舞昇平的方式去重振六七暴動後的社會。雖然有評論認為只辦了三屆的香港節不過是粉飾太平的嘉年華,但在香港身份意識仍然模糊的當時,「香港節」也帶出「甚麼是香港」的提問。六七十年代不但是香港經濟起飛,邁向國際城市的重要階段,香港的文化身份亦在當時逐步成長,在過程中,除了政經社各方的發展,本地設計師如靳埭強便有意識地藉著創作帶出香港亦中亦西,華洋共處的特質。作為靳叔學生的又一山人Stanley Wong,刻下正於香港文化博物館進行展覽,回顧這四十年間的創作生涯。在眾多來回於個人創作、商業及文化推廣、與企業品牌推動社會價值三個方向的作品之間,也讓人看到,香港開放多元的文化土壤怎樣啟發了創意,而創作人又怎樣在高度商業化的環境底下,持續地在不同範疇用創作與社會互動。REdesign是重啟創意,REdecide則是一種向前看的篤定,繼續用創作關注社會。
REveal/REcall/REcap
生活是不斷的,每天都不能分割,今天是過去的未來,亦是明日的過去式,日子不斷過,生活亦如是,永遠不要只在乎今天,不要被今天的失敗嚇倒,也永遠不要滿足於今天的成功。
如果社會現實只能叫人提早放棄理想,教育所為何事?本身是科學家的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在致畢業生的講辭中提醒,在物理上,人是三維的;人生,卻多了時間這第四維度。現實的人生不應囿於此時此刻的經歷和感受。如果將目光放得更長更遠,我們能否更積極面對今天的困迫?
回首這五個多月來的怵目驚心,其中一幕是9月初在示威活動中倒下的「智慧燈柱」,事件引起公眾對於數碼監控的重新關注。但在大數據、演算法及區塊鏈等被更廣泛使用的當下,人的一切活動都可以無時無刻被記錄和分析,而進行監控的,亦不只是政府,還有大大小小的企業,讓人無所逃遁。要真正認識數碼監控這個「天網」如何發展成為有了自己生命的無形之手,又豈止於眼前的智慧燈柱和監視鏡頭這些實體?唯有學習和認知,才能幫助我們面對現實,免於莫名的恐懼。
恐懼。此刻的香港會讓人聯想到五十年前的北愛爾蘭:暴力充斥,敵意和仇恨蔓延;七十年代曾在北愛從事前線採訪的新聞工作者Mark O'Neill特地為我們撰文,回顧曾經充滿活力的北愛在長期的民族、宗教及政治二元對立下,如何變成步步驚心的危險地帶。作者在八九十年代開始長居亞洲且以香港為家,跟無數本地人一樣,對時局憂心忡忡,只希望香港社會不會變成無法逆轉的敵對與仇恨。
對話。在此時此刻,對話竟然變得如此艱難。在10月初段校長與學生的對話,卻示範了對話的可能。我們邀來本地年輕插畫家Keo Chow用畫作將對話當日的場面重現,不忘令校長和同學關係逆轉的原因,是開放的心靈和情感的至誠,而不是把對話當作公關手段的惺惺作態。這份人文精神,到了11月中理工大學被圍困時,一班校長以學生的人身安全為前提,連夜前往遊說,也充分說明了,是背後的誠意和反思,才是人心和社會的緩衝,真正的出口。
REserve/REcord/REcharge
攝影是將被拍攝的東西據為己有,它意味著一個人置入「與世界的某種關係」,這種關係令人覺得像是一種知識──因此也像握有某種力量。
Susan Sontag在1977年時寫下《論攝影》,即使今日的視覺世界早就超越了相機年代而被智能手機及社交媒體所主導,重讀這本經典時,卻又令人重新思考影像怎樣建構我們和身處世界的連繫。智能手機令攝影在一秒瞬間變成動作先於腦袋思考和心靈感受的過程,改變了觀看方式,也影響了我們和周遭一切的關係。
於是,當你看到今日有人反其道而行,用100小時,用10日甚至10年,一筆一筆地去仔細描畫身邊的物事,可想而知,畫作已不是他們最重要的目標,重點是過程中像修行一樣靜心專注去觀察和體會。無論是居港40年的英籍樹木藝術家Sally Grace Bunker所繪畫的一百種香港原生樹木,還是僅用最簡單的0.3mm鉛芯筆,便活現貓兒每一根毛髮的纖毫和神態的本地創作人Paul Lung,每一幅作品都可以令人想像到,他們與動植物非比尋常的「長期關係」。
長年累月持續的耐心觀察和記錄,讓他們看得更真更細,不遺漏任何一樣細節。只用larger than life或者more than real,都不足以形容目睹這些畫作時的感動和對心靈產生的療癒作用,也重新拭抹了我們的視野。有著同樣出發點的素人畫家李炳新,十多年來亦用素描記下了香港各區的古樹及石牆樹,每一幅作品用上幾個月去完成,在這個急趕的城市看起來是那麼的緩慢,但對於花上百年才長成綠蔭的大樹,卻是一份尊重,也提醒城市人,樹木和我們的密切關係,他用鉛筆素描記錄九龍公園多株古樹,更值得經常行色匆匆路過這個油尖旺市區最大公園的人仔細觀賞。尤其是政府近月提出要發展九龍公園地下空間計劃,公園環境生態在未來數年或多或少會受到影響。為此我們也邀請居港逾35年的香港大學建築園境學系助理教授Gavin Coates進行一次公園導覽,看看如何不需要為了增加更多商業活動空間而大幅動土,又能加強公園與周遭街區的連接。
REvisit/REthink/REcreate
誠然,人無法遠離大自然,愈城市化的地方,便愈需要更多的樹木和綠色,才能健康平衡。推而廣之,城鄉共生在近年成為重要課題,而鄉郊除了大自然和郊野公園,還應保留傳統鄉村和農業。
在六七十年代香港開始步入現代都市,大力發展新市鎮及工業;八九十年代後,地產主導一切,不但郊野公園及大自然生態持續受威脅,傳統村落買少見少,香港也失去了自己的農業,成為一個九成糧食依靠內地及外國進口的地方。在這個背景下,城鄉共生的議題便無法與復耕分開而談,並於近七、八年間在新界各區以不同的模式行進。擁有四百年悠久歷史的客家村茘枝窩,當回流村民希望復村時,除了修復古建築,還有復耕稻米──復耕才能復村,才能回歸凝聚鄉村的農耕文化。在上水塱原濕地,由長春社帶動的復耕計劃,以「禾、花、雀」共生為目標,與保育當區重要濕地及候鳥生態連上密切關係。在粉嶺馬屎埔,村民和矢志推動本地永續農業的人士,希望借著復耕重建社區經濟,同時讓人體驗另一種自主生活,也因為身處於新界東北發展地帶而參與近年多次社會運動。至於遠在大嶼山一隅,地理和交通都極偏僻的二澳,主事者則希望藉著復耕去建立一種「新鄉村」模式。
在二澳工作的農夫,有各式各類的人,老一代工人和退休人士,中青新一代的slasher,還有間中前來舉行生態或藝文活動的人。這些「新村民」不一定生於二澳,卻為了探索更貼近自己本性的另一種生活方式而來,或全身或半職地投入耕作。復耕對他們來說,與其說是目的,不若說是手法。通過重新復育土地,既是重拾失落了的村落及自然生態,為糧食供應帶來另外的選擇,更重要的,可能是回歸到人性的基本──現代人不一定要去做農夫,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或喜歡在田間工作,然而當異化成為現代社會絕大部份工作的必然結果時,復耕讓人遠離城市,體驗在田間翻土、播種、澆肥,然後等待收成,拉近了勞動和成果的距離。我們嘗試以二澳的經驗為例子,Revisit及Rethink本地農耕過去和現在的繁盛與衰落,重新想像及再創造現代農村的前景,同時探索農耕在生存生活及生命三個面向上,怎樣與現代人的本性及需要連結。粒粒皆辛苦,為的不只是飽肚,也是精神生活的訴求。
REdiscover/REvive
除了稻米和菜蔬,這幾十年來隨著本地農業衰落的還有禽畜養殖。在五十年代後,禽畜養殖尤其是養雞及養豬,成為新界農村人口的重要收入來源,而隨著社會富裕起來,對食雞的需求和口味大大影響了養殖的趨向,也造就了香港多個雞隻品牌如嘉美雞的出現。香港人食雞既講究「雞味」,也因為多元混集的文化背景,令煮法、食法及由此延伸出來的地道文化也千姿萬樣。1997年爆發的禽流感雖然徹底改變了本港養雞業及活雞供應,卻無損港人對食雞的熱愛,近年甚至連食雞翼都變成潮流,專門店及「雞翼放題」大受歡迎。我們從各個面向去Rediscover「港人港雞」,或許可以從另一個切入點去解讀何謂香港。專題最後則邀來生於或居於本港多位不同國籍人士,分享他們的homemade chicken食譜。傳統華人在過時過節少不了吃雞,彷彿就是團聚的象徵。來自法國/韓國/尼泊爾/印尼華僑/委內瑞拉和本地客家的家味/雞味,共冶一爐,或者可以在這年末年初時節,為你提供一些貼心的家庭聚餐點子。
從養雞食雞可以看到港式生活文化的生成、演變及多維度,也側寫出過去這60年間香港的活力無限。今期隨書附送的別冊以香港國粵語老歌為主題。雖然老歌歌迷在今日已屬少數,但若能突破懷舊角度,宏觀地從香港特殊的地位及歷史發展去了解,會看出這些文化遺產值得重溫及更受重視的原因。在戰後香港形成多元文化氛圍的過程中,參與者除了來自歐美、亞洲及世界其他地方,還有內地大江南北的移民。這些傳統文化在1949年後的中國因為各種原因被中斷或難以承傳,反而在香港一隅被保留下來,又在開放及商業化的環境下,演變出另一種特色。數年前因為電影《葉問》而再受關注的功夫文化如是,周璇、李香蘭、靜婷、吳鶯音等的歌音,也因為百代唱片公司在戰後五十年代由上海移師到香港而得以保存,香港亦取代了上海成為亞洲唱片工業重地。與此同時,以粵語為主的香港,早期的粵語時代曲包括鄧寄塵和鄭君綿等的諧趣粵曲和跳舞粵曲,亦結合了不少內地及西方音樂元素而自成一格,並成為六七十年代本地廣東歌的搖籃。今日的香港年青人熱衷於八九十年代以後的香港廣東歌,將之視為本土文化的標誌,但歷史的起點其實遠不止此,將香港文化的源流放在更長的時間和和更廣的維度去看,或會有助我們更深度認識香港作為一個開放性城市難得的特殊地位。
REdesign/REdecide
檢視過去的意義,是教我們可以從日常的荒亂中抽離,靜心去思考自身、人及城市一路走過來的脈絡,也從中得到啟示,學習不要重複曾經的錯誤。50年前的12月,香港舉行了首屆香港節,試圖以歌舞昇平的方式去重振六七暴動後的社會。雖然有評論認為只辦了三屆的香港節不過是粉飾太平的嘉年華,但在香港身份意識仍然模糊的當時,「香港節」也帶出「甚麼是香港」的提問。六七十年代不但是香港經濟起飛,邁向國際城市的重要階段,香港的文化身份亦在當時逐步成長,在過程中,除了政經社各方的發展,本地設計師如靳埭強便有意識地藉著創作帶出香港亦中亦西,華洋共處的特質。作為靳叔學生的又一山人Stanley Wong,刻下正於香港文化博物館進行展覽,回顧這四十年間的創作生涯。在眾多來回於個人創作、商業及文化推廣、與企業品牌推動社會價值三個方向的作品之間,也讓人看到,香港開放多元的文化土壤怎樣啟發了創意,而創作人又怎樣在高度商業化的環境底下,持續地在不同範疇用創作與社會互動。REdesign是重啟創意,REdecide則是一種向前看的篤定,繼續用創作關注社會。
︎更多內容:《就係香港》2019冬季號專頁
Let’s Read HK Together,按此立刻訂購!
Let’s Read HK Together,按此立刻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