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001
#001
#HK Residency
#落戶香港
這是《就係香港》繼8月的試刊號後,第二次跟讀者見面。試刊號推出後在各界得到的正面迴響,以及很多關心我們的寶貴意見,在此首要感謝讀者及各方友好的支持。
#共融 #宜居
試刊號的大會堂專題,我們藉探討香港六、七十年代開始邁向現代化及國際化的過程,反思這個香港地標現在及未來的各種可能性。在構思這一期內容時,我們則嘗試探討「共融」(Integration)和「宜居」(Livability)這兩個經常被談論的關鍵詞,並從Revisit Rethink Recreate這三個層面,檢視當下香港作為文化多元宜居城市的處境。
大專題「落戶香港」的主角,是打從十九世紀中葉香港開埠至今、因不同原因由不同地方而先後抵港並落地生根的一群。沒有人會否認,香港是一個由移民構成的社會,一波又一波的內地移民,構成了香港的主要華人人口。但同期前來香港落戶的外國人,除了英國殖民者,還有歐美、日韓、東南亞、非洲、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等不同族裔,甚至包括在其他地方一直面對「反猶」威脅的猶太人。香港的法治和自由、對不同宗教的包容,以至自由港所帶來的各式機遇等等優勢,令她逐漸成為亞洲最國際化的都會;而這些外國族裔,亦豐富了香港本地的文化特色。箇中最明顯莫如香港的飲食面貌──港式茶餐廳本身就是中西混合的結果,而在這裡,不但能夠隨時品嘗到數之不盡的異國風味,其分門別類之仔細,味道及來源之紛陳,在其他亞洲城市都絕無僅有。
飲食可能是最能展現香港多元文化共融的例子。但在社會整體大環境上,卻又不盡如此。回顧英殖時代,華洋雖說共處,實際上是河水不犯井水,在階級和生活方式上存在莫大疏離,只不過大家在機會處處的香港各自謀求發展,因緣際會造就了此地不中不西的文化混集特質。回歸以後,「華人為主,母語為先」成為官方主流論述,當大家在談論「共融」時,或多或少是以「本地人」為中心, 包容和共存的基礎是「他們」要努力成為「我們」。這與其說是「共融」,其實更像「同化」,還未能算得上真正的文化混合(Cultural Hybridity)。
千禧之後,世界上不同種族之間的衝突,因為宗教文化及價值觀的差異而愈趨激烈;另一方面全球化卻令人口流動更普遍,無數人因為外在環境或個人理由,選擇在出生地以外的城市長久生活。換言之,當人人都有機會成為另一個地方的「他們」時,也意味著一個城市對於不同種族及文化的包容接納,與其宜居性及競爭力有著共生關係。要緩解共居於同一地方的不同民族因文化差異而產生的矛盾衝突,只簡單地將外來文化消弭或同化,已無法滿足當下所需。反之,承認差異的存在,並深入了解每一個族裔和其文化的特殊性及需要,然後對症下藥,香港才會步向真正的種族及文化共融。朝向這個理想,社會在政策制訂及資源分配固需要很多條件支持,大眾亦要突破既定觀念,更深層次地思考問題,才會出現新的可能。
同樣地,在討論香港居住空間和宜居性的關係時,思維亦需要「範式轉移」。就在我們構思「宜居香港」House as Home 的專題期間,適值特首林鄭月娥針對香港現時的房屋困局,在本年度施政報告發佈「明日大嶼」的宏圖大計,建議斥資逾五千億在大嶼山進行大規模填海及興建人工島。在這個面臨重大抉擇的關鍵性時刻,我們歸納了本港在過去六、七十年間不同住屋形態的特質,作為再思和反詰的出發點──在愈住愈細,愈住愈逼,樓價租金卻有升無減的現況下;在選擇to be or not to be ( 買樓定唔買樓)之前,可能更應該問:「置業」真的等同於「安居」?增闢了土地,宜居性就會同時提升?或說到底,怎樣才是宜居?當大部分人恆常地將房屋問題等同於土地問題,或只沿用固有模式去解決問題時,本地建築設計師呂文聰和黃建鋒卻大膽地提出「無地也可以起屋」的構思,並嘗試Recreate本地公共房屋,或許能為大眾提供嶄新的思考角度。
#文化 #事業
這年末,金庸、鄒文懷相繼辭世。在哀悼同時,也有不少人趁此際回顧兩位人物對香港的重要性。有論者將焦點放在金庸的文學成就或小說內的家國情懷;有人則讚頌鄒文懷作為企業家的勇氣和眼光,在當年大膽地離開邵氏電影王國的高位,開闢嘉禾及功夫電影的新天地,更成功將香港電影打進西方及荷李活,令李小龍和成龍成為大部分外國人眼中的香港電影icon。無論大家的焦點放在哪裡,金庸和鄒文懷本人的魄力以及他們開創的文化事業王國,正正展示了香港人一直慣於在商業化的環境下,開創出別無二家的文化事業及創作風格。
同類精神也見於今期由陶傑執筆書寫的David Tang(鄧永鏘),以及在Re-read欄目中的Mike Chu(朱家鼎)。去年在英國病逝的Sir David Tang,在陶傑筆下,是在中英狹縫之間,因緣際會而無法複製的人物──在殖民地背景,又長年與內地疏離的環境下,香港人常被視為缺乏歷史感和文化修養;但也正因為沒有包袱,在生活美學和時尚方面,反而敢於走出新路。無論你是否喜歡他著唐裝食雪茄的形象,David Tang在九七回歸前開創社交會所「中國會」及衣飾品牌「上海灘」,不啻是Recreate了中國傳統美學,並為modern Chinese(起碼在時尚文化方面)定下基調, 將中國傳統美學現代化及商品化。
至於在2007年離世的Mike Chu,一直被尊為廣告界的神話人物,他不但在八十年代時便將香港原創廣告由從前的本土口號式創作,變成充滿異國格調和電影感的影像創意,即使與著名跨國品牌合併後,仍然保持著個人創作風格。今期Re-read,由Mike Chu講起,落墨處卻是當下香港及創意──即使競爭激烈,現實殘酷,香港廣告曾經在亞洲乃至國際上得到肯定,靠的正是包括Mike Chu在內許多代創作人的努力與創意,而造就這種獨立精神及美學格調的重要氛圍,就係香港。
隨著「香港廣告」的品牌光芒日漸褪色,原創被複製取代、內容被媒介主導的時候,我們重讀過去,為的是精神淬礪──活到一個時候,某個年紀,人才會明白更深層的自己和周遭社會環境的關係,從而找到方向,城市亦然。今期為我們貢獻罕有萬字長文「在今生像河與海」的卓韻芝,賣Yes! card的少女變作DJ,有份經歷本地樂壇大放異彩和分崩離析,當你重溫那些曾經日夜在電台播放的流行金曲時,千頭萬緒,湧出無數的記憶碎片,有我有你也有他。我們曾一起面對各種天災、沙士以及外圍政治經濟環境的變化衝擊,且一次又一次「自我復原」,但resilience背後其實是各種集體經驗的總結和能力的提升,最重要是心態的積極性。來到今天,我們又將如何?過去是阻礙向前的羈絆,還是厚實的沉積,令我們面對困境時有更強大的回彈能力?
#兩面 #一體
秋冬之交是香港最好的登山時節,而香港山野無論在地貌及生態的多樣性都值得我們自豪。在策劃「Rediscover 香港山之音」這個專題時,我們特意邀來多位本地(或旅居本地)的視覺藝術創作人(包括繪畫及攝影藝術)分享他們的創作(其中何倩彤的作品更是《就係香港》的委約新作),又訪問了香港知名的地質學家,從藝術、人文和科學角度,去賞析香港的山和石。地球年齡四十五億五千萬歲這個事實對很多人來說可能難以想像;但當你上山登島,近距離接觸西貢超級火山岩和印洲塘由沉積岩形成的大小島嶼、親眼目睹奇麗的天然景致,才是真的「不離地」。為鼓勵大家登山郊遊,今期「別冊」也換上了截然不同的形式──一條印上香港古地圖的方巾。在此也特別鳴謝本地著名襯衣品牌Pye和我們互動,以其向來用於製造襯衫的優質長絨棉來製作這枚方巾,送贈《就係香港》讀者。
今期也續試刊號開始的「紙張實驗」,除用上四種基本用紙、以及採用特別紙張和折頁方式去配合相關內容外,將整本bookmag包覆起來的海報也換上了另一種更輕更薄的紙質。我們又把逾370頁的主書「分拆」成兩本,一本集中呈現「落戶香港」和「宜居香港」兩大深度專題; 另一本則涵蓋陶傑的文章、「Mike Chu啟示錄 一起廣告的日子」、卓韻芝長文和常設的Print Matters欄目,還有長達80頁的「Rediscover香港山之音」專題,既將主書的重量感一分作二,方便讀者外帶閱讀,亦希望以另一編輯形式去帶動讀者閱讀時的心情。為了配合兩個部分的不同氛圍,我們也特地製作了兩款截然不同性格的海報封面,讀者可以隨自己的喜好作出選擇。
《就係香港》在紙媒淡出的時間面世,對於這個逆流而行的難得空間,我們珍而重之,也鞭策編輯團隊對每一期內容題材及表現方式深思熟慮,希望讓讀者打開每一期時,都能重新感受紙本閱讀的趣味和歡愉,同時用另一個角度去深入思考自己和身處的香港。這個出發點也同樣見諸於我們社交平台上的內容以至舉辦的各類活動。在10月和11月份期間,我們分別與香港建築中心、PMQ元創方及香港國際攝影展合辦三場講座及攝影裝置展覽活動,主題分別為 「#建築 #香港 #生活 #宜居」、「#紙本 #雜誌 #想像 #創意」和「與也斯重遊──李家昇」,全部都得到熱切的反應,在此特別感謝三個協作機構以及各位參與的講者嘉賓及觀眾。
衷心期待你們的繼續支持。
#共融 #宜居
試刊號的大會堂專題,我們藉探討香港六、七十年代開始邁向現代化及國際化的過程,反思這個香港地標現在及未來的各種可能性。在構思這一期內容時,我們則嘗試探討「共融」(Integration)和「宜居」(Livability)這兩個經常被談論的關鍵詞,並從Revisit Rethink Recreate這三個層面,檢視當下香港作為文化多元宜居城市的處境。
大專題「落戶香港」的主角,是打從十九世紀中葉香港開埠至今、因不同原因由不同地方而先後抵港並落地生根的一群。沒有人會否認,香港是一個由移民構成的社會,一波又一波的內地移民,構成了香港的主要華人人口。但同期前來香港落戶的外國人,除了英國殖民者,還有歐美、日韓、東南亞、非洲、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等不同族裔,甚至包括在其他地方一直面對「反猶」威脅的猶太人。香港的法治和自由、對不同宗教的包容,以至自由港所帶來的各式機遇等等優勢,令她逐漸成為亞洲最國際化的都會;而這些外國族裔,亦豐富了香港本地的文化特色。箇中最明顯莫如香港的飲食面貌──港式茶餐廳本身就是中西混合的結果,而在這裡,不但能夠隨時品嘗到數之不盡的異國風味,其分門別類之仔細,味道及來源之紛陳,在其他亞洲城市都絕無僅有。
飲食可能是最能展現香港多元文化共融的例子。但在社會整體大環境上,卻又不盡如此。回顧英殖時代,華洋雖說共處,實際上是河水不犯井水,在階級和生活方式上存在莫大疏離,只不過大家在機會處處的香港各自謀求發展,因緣際會造就了此地不中不西的文化混集特質。回歸以後,「華人為主,母語為先」成為官方主流論述,當大家在談論「共融」時,或多或少是以「本地人」為中心, 包容和共存的基礎是「他們」要努力成為「我們」。這與其說是「共融」,其實更像「同化」,還未能算得上真正的文化混合(Cultural Hybridity)。
千禧之後,世界上不同種族之間的衝突,因為宗教文化及價值觀的差異而愈趨激烈;另一方面全球化卻令人口流動更普遍,無數人因為外在環境或個人理由,選擇在出生地以外的城市長久生活。換言之,當人人都有機會成為另一個地方的「他們」時,也意味著一個城市對於不同種族及文化的包容接納,與其宜居性及競爭力有著共生關係。要緩解共居於同一地方的不同民族因文化差異而產生的矛盾衝突,只簡單地將外來文化消弭或同化,已無法滿足當下所需。反之,承認差異的存在,並深入了解每一個族裔和其文化的特殊性及需要,然後對症下藥,香港才會步向真正的種族及文化共融。朝向這個理想,社會在政策制訂及資源分配固需要很多條件支持,大眾亦要突破既定觀念,更深層次地思考問題,才會出現新的可能。
同樣地,在討論香港居住空間和宜居性的關係時,思維亦需要「範式轉移」。就在我們構思「宜居香港」House as Home 的專題期間,適值特首林鄭月娥針對香港現時的房屋困局,在本年度施政報告發佈「明日大嶼」的宏圖大計,建議斥資逾五千億在大嶼山進行大規模填海及興建人工島。在這個面臨重大抉擇的關鍵性時刻,我們歸納了本港在過去六、七十年間不同住屋形態的特質,作為再思和反詰的出發點──在愈住愈細,愈住愈逼,樓價租金卻有升無減的現況下;在選擇to be or not to be ( 買樓定唔買樓)之前,可能更應該問:「置業」真的等同於「安居」?增闢了土地,宜居性就會同時提升?或說到底,怎樣才是宜居?當大部分人恆常地將房屋問題等同於土地問題,或只沿用固有模式去解決問題時,本地建築設計師呂文聰和黃建鋒卻大膽地提出「無地也可以起屋」的構思,並嘗試Recreate本地公共房屋,或許能為大眾提供嶄新的思考角度。
#文化 #事業
這年末,金庸、鄒文懷相繼辭世。在哀悼同時,也有不少人趁此際回顧兩位人物對香港的重要性。有論者將焦點放在金庸的文學成就或小說內的家國情懷;有人則讚頌鄒文懷作為企業家的勇氣和眼光,在當年大膽地離開邵氏電影王國的高位,開闢嘉禾及功夫電影的新天地,更成功將香港電影打進西方及荷李活,令李小龍和成龍成為大部分外國人眼中的香港電影icon。無論大家的焦點放在哪裡,金庸和鄒文懷本人的魄力以及他們開創的文化事業王國,正正展示了香港人一直慣於在商業化的環境下,開創出別無二家的文化事業及創作風格。
同類精神也見於今期由陶傑執筆書寫的David Tang(鄧永鏘),以及在Re-read欄目中的Mike Chu(朱家鼎)。去年在英國病逝的Sir David Tang,在陶傑筆下,是在中英狹縫之間,因緣際會而無法複製的人物──在殖民地背景,又長年與內地疏離的環境下,香港人常被視為缺乏歷史感和文化修養;但也正因為沒有包袱,在生活美學和時尚方面,反而敢於走出新路。無論你是否喜歡他著唐裝食雪茄的形象,David Tang在九七回歸前開創社交會所「中國會」及衣飾品牌「上海灘」,不啻是Recreate了中國傳統美學,並為modern Chinese(起碼在時尚文化方面)定下基調, 將中國傳統美學現代化及商品化。
至於在2007年離世的Mike Chu,一直被尊為廣告界的神話人物,他不但在八十年代時便將香港原創廣告由從前的本土口號式創作,變成充滿異國格調和電影感的影像創意,即使與著名跨國品牌合併後,仍然保持著個人創作風格。今期Re-read,由Mike Chu講起,落墨處卻是當下香港及創意──即使競爭激烈,現實殘酷,香港廣告曾經在亞洲乃至國際上得到肯定,靠的正是包括Mike Chu在內許多代創作人的努力與創意,而造就這種獨立精神及美學格調的重要氛圍,就係香港。
隨著「香港廣告」的品牌光芒日漸褪色,原創被複製取代、內容被媒介主導的時候,我們重讀過去,為的是精神淬礪──活到一個時候,某個年紀,人才會明白更深層的自己和周遭社會環境的關係,從而找到方向,城市亦然。今期為我們貢獻罕有萬字長文「在今生像河與海」的卓韻芝,賣Yes! card的少女變作DJ,有份經歷本地樂壇大放異彩和分崩離析,當你重溫那些曾經日夜在電台播放的流行金曲時,千頭萬緒,湧出無數的記憶碎片,有我有你也有他。我們曾一起面對各種天災、沙士以及外圍政治經濟環境的變化衝擊,且一次又一次「自我復原」,但resilience背後其實是各種集體經驗的總結和能力的提升,最重要是心態的積極性。來到今天,我們又將如何?過去是阻礙向前的羈絆,還是厚實的沉積,令我們面對困境時有更強大的回彈能力?
#兩面 #一體
秋冬之交是香港最好的登山時節,而香港山野無論在地貌及生態的多樣性都值得我們自豪。在策劃「Rediscover 香港山之音」這個專題時,我們特意邀來多位本地(或旅居本地)的視覺藝術創作人(包括繪畫及攝影藝術)分享他們的創作(其中何倩彤的作品更是《就係香港》的委約新作),又訪問了香港知名的地質學家,從藝術、人文和科學角度,去賞析香港的山和石。地球年齡四十五億五千萬歲這個事實對很多人來說可能難以想像;但當你上山登島,近距離接觸西貢超級火山岩和印洲塘由沉積岩形成的大小島嶼、親眼目睹奇麗的天然景致,才是真的「不離地」。為鼓勵大家登山郊遊,今期「別冊」也換上了截然不同的形式──一條印上香港古地圖的方巾。在此也特別鳴謝本地著名襯衣品牌Pye和我們互動,以其向來用於製造襯衫的優質長絨棉來製作這枚方巾,送贈《就係香港》讀者。
今期也續試刊號開始的「紙張實驗」,除用上四種基本用紙、以及採用特別紙張和折頁方式去配合相關內容外,將整本bookmag包覆起來的海報也換上了另一種更輕更薄的紙質。我們又把逾370頁的主書「分拆」成兩本,一本集中呈現「落戶香港」和「宜居香港」兩大深度專題; 另一本則涵蓋陶傑的文章、「Mike Chu啟示錄 一起廣告的日子」、卓韻芝長文和常設的Print Matters欄目,還有長達80頁的「Rediscover香港山之音」專題,既將主書的重量感一分作二,方便讀者外帶閱讀,亦希望以另一編輯形式去帶動讀者閱讀時的心情。為了配合兩個部分的不同氛圍,我們也特地製作了兩款截然不同性格的海報封面,讀者可以隨自己的喜好作出選擇。
《就係香港》在紙媒淡出的時間面世,對於這個逆流而行的難得空間,我們珍而重之,也鞭策編輯團隊對每一期內容題材及表現方式深思熟慮,希望讓讀者打開每一期時,都能重新感受紙本閱讀的趣味和歡愉,同時用另一個角度去深入思考自己和身處的香港。這個出發點也同樣見諸於我們社交平台上的內容以至舉辦的各類活動。在10月和11月份期間,我們分別與香港建築中心、PMQ元創方及香港國際攝影展合辦三場講座及攝影裝置展覽活動,主題分別為 「#建築 #香港 #生活 #宜居」、「#紙本 #雜誌 #想像 #創意」和「與也斯重遊──李家昇」,全部都得到熱切的反應,在此特別感謝三個協作機構以及各位參與的講者嘉賓及觀眾。
衷心期待你們的繼續支持。
︎更多內容:《就係香港》2018冬季號專頁
Let’s Read HK Together,按此立刻訂購!
Let’s Read HK Together,按此立刻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