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紙本
-
Blog
-
Collaborations
-
Shop
-
About Us
︎
︎
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的熱潮,再次勾起人們對於這個「罪惡之城」的集體記憶及聯想。城寨已清拆近30年,除了「目擊者」在當時的實地記錄,以城寨為主題的中外創作,多年來卻從未間斷。不同人的想像、寄託和自我投射,令城寨變成一個「不死的傳說」。來自2022年夏季號的「城寨再生 Kowloon Walled City」大專題,我們邀來不同國籍和身份的學者、建築師及創作人,分享他們的記錄、回憶及想像。
Highlights
RE
cord// 黑暗之城,有光所在
由英國建築師Ian Lambot和加拿大攝影師Greg Girad 合著的《黑暗之城— 九龍城寨的日與夜》,是記錄九龍城寨的經典,也打破從前坊間的片面印象,成為日後研究城寨的重要依據。
Highlights
RE
build// 城寨的可能
美籍華裔建築師、何弢之女何巽,在1991年曾到城寨進行十個月的建築學研究,城寨人的適應能力讓她更明白何謂人性,也啟發她後來對於高密度城市,如何讓人安居的理念和實踐。
Highlights
RE
imagine// 後城寨時代 無限轉生
城寨清拆後,無論香港或海外,陸續衍生出小說、動漫、電影、遊戲等不同媒介的相關創作,當中包括本地作家余兒的小說《九龍城寨》、漫畫家司徒劍僑改的漫畫版本、設計師/插畫家Rex Koo 的漫畫異城誌,以至九十後遊戲設計師Poki Chan的虛擬遊戲,各自展現了他們對城寨不同的情感投射。
首頁
紙本
Blog
Collaborations
Shop
About Us
Follow Us
︎
︎
Contact Us
︎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