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2025

無處不在,無遠弗屆——Made in Hong Kong

#BeingHongKong #就係香港 #MadeinHK #香港工業 #香港製造業 #駱駝牌 #紅A #東九龍 #觀塘 #牛頭角 #新蒲崗 #大角咀 #紡織 #荃灣 #青山公路 #南豐紗廠 #工廈建築 #工廠大廈 #活化工廈 #香港味道 #工展會 #太平地氈 #紅白藍 #社區地圖



曾經有那麼一個時代,Made in HK ,製造香港產品的工廠/工場,散落於各個社區,港九新界離島無處不在。


由十九世紀下半葉開始,至二十世紀初,無論是由內地移植到此,或者源於香港的廠牌已陸續出現。1920-30年代後,當香港變成亞洲最繁盛的轉口貿易港之際,更多人移居到此,本地製造的商品也變得更多元化,既滿足市民大眾日常生活所需,更開始在國際間打響名堂,遠銷至東南亞及歐美國家。當時,不同類型和規模的工廠或工場,遍佈於港九新界離島各個地區,甚至變成社區的重要地標。


在港島,中上環區有雙妹嚜花露水和化妝品、陳意齋的杏仁露和零食、永利威玫瑰露和五加皮,還有始於半山的甄沾記椰子糖⋯⋯在西營盤,座落了興隆糖薑和余均益辣椒醬等食品工場⋯⋯在灣仔,有冠南華的絲棉被、三羊牌的手帕⋯⋯在北角,則有白花油和國民漆油等;過了鰂魚涌太古糖廠後,再往東走,便是位於筲箕灣的馮強記樹膠、康元製罐及玩具廠⋯⋯也別忘了,在香港仔對面的鴨脷洲,除了船廠,還有製造蚊香和麵條的工廠。



過海到九龍半島,「香港製造」更加密集,且以華人聚居的深水埗、旺角和土瓜灣等地區最為蓬勃。青山道上,嘉頓生命麵包至今依然迄立,更雲集了利工民線衫、地球牌樹膠製品和梁蘇記遮廠等。不遠處的界限街和元洲街,則分別有牙刷廠和織造廠。來到旺角、油麻地和大角咀,則有電筒製造廠、燈泡廠、皮革廠、蔴纜廠、富貴牌線笠衫和駱駝牌熱土瓶等,大角咀當時仍然靠近海旁,區內仍有籐器廠和製竹廠。另一邊的土瓜灣,最知名的除了萬隆爆竹廠,便要數天廚味精、三鳳粉莊、益豐搪瓷廠和捷和製造廠(鋼製品)等,牛頭角佐敦谷則有製造豉油的淘化大同等等,而當時觀塘的工業區猶未落成。五十年代後,紅A亦進駐新蒲崗廠房,成為區內地標至今。

當時新界雖仍未發展衞星城市及新市鎮,但已開始有大量工業出現,荃灣、屯門和元朗各區,不但分佈了紡織廠和染廠,也有製造醬油和罐頭、製瓷廠和磚廠、以至製作藤器和竹製品的工場等,即使只能以船到達、偏遠如長洲和坪洲等離島,也一早出現了涼果、鹹魚、蝦醬、漁具和火柴廠等不同行業⋯⋯



即將出版的《就係香港》春季號中,我們以「Made in Hong Kong香港製造」為主題,以十多個不同角度的專題故事,去探索「香港製造,如何造就香港?」這個議題外,更隨書附送一張大海報——插畫師Wai Kwok Choi @w.kwokk參考了數十年前的舊廣告資料,描繪了60多個在1950年代或之前已出現,分別迄立於太平山及獅子山下的「香港製造」品牌。它們當中有的已成經典,也有的早已消失及被遺忘,但都曾經分佈在我們身邊,且每個都藏著一個滴水穿石的香江故事。





網店訂閱專屬待遇

1. 網店訂購即送【1940年代「香港製造」手繪廣告】明信片(隨機一款)
2. 網店訂閱四期(由2025年春季號開始),即享有優惠價 $620(原價$720)
3. 凡訂閱春季號,即可以八五折加購1960年代 「香港製造」廣告明信片(一套五款,優惠價$85)及「香港製造」經典藏品明信片(一套六款,優惠價$115)

訂閱春季號:https://bit.ly/bhkspring252025
春夏秋冬四期訂閱:https://bit.ly/bhk2025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