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2025
屋企後山,人人都有故事。
#就係香港 #beinghongkong #香港後山 ##2025就係香港秋季號 #造城香港 #GeoHongKong #屋企後山 #深水埗 #窩仔山 #主教山 #九龍城 #樂富 #九龍城 #格仔山 #將軍澳 #鴨仔山 #沙田 #金山郊野公園 #傻人樂園
#就係香港 #beinghongkong #香港後山 ##2025就係香港秋季號 #造城香港 #GeoHongKong #屋企後山 #深水埗 #窩仔山 #主教山 #九龍城 #樂富 #九龍城 #格仔山 #將軍澳 #鴨仔山 #沙田 #金山郊野公園 #傻人樂園

在熱鬧的市區與郊區之間的後山,雖然不像郊野公園和遠足路徑般,有完善的步行設施和管理,卻吸引附近的居民時常到訪,成為街坊晨運和社交聚會熱點,也是一眾街坊的「後花園」。走上後山,會發現它有著截然不同的一面——在綠化之中,有人搭建上山步道、遮蔭處,又有人留下一些家居用品,例如時鐘、椅子...... 每個人都不同的方式在後山上「留痕」。
秋季號《就係香港》隨書附送的「香港後山樂園」手繪地圖海報,以插畫地圖方式呈現香港後山的空間,從而思考當中的各種可能性。在剛過去的周日(11月2日 ),「就係香港」邀請有份參與書中「城中小丘」專題創作的「生活營造」團隊、保育本地自然生態的Parks and Trails ,以及插畫家貓珊 ,在誠品尖沙咀店和讀者面對面,分享他們以不同角度和方式,重新發掘及記錄這片城市邊緣的綠化帶。



擁有建築及園境設計專業背景的「生活營造」團隊 @in.light.of.living,成員Thy分享道,在一次記錄過程當中,下山時遇到一個攜著手推車的婆婆,熱情地邀請他們到水流旁邊洗手,感受山水的清涼。團隊另一位成員Jack則說,在走訪深水埗窩仔山(又名主教山)後,一改他對後山清淨的印象——行上石級途中,居然可以看見多張乒乓球枱,以及街坊自製的康體設施——窩仔山原本沒有太多社區設備,種種都是由時常到山上散步及運動的街坊自發建造,成為現在的「後山運動場」。街坊不但以自己的方式享用後山這片「後花園」,更自發改造成理想的休憩環境。
即使不是街坊或者後山的「恆常使用者」,又會如何運用和愛惜這個城市中獨有的後山環境?Parks and Trails @parksandtrailshk 成員Sum與WYNG Foundation的研究員Carine,在研究後山小徑的使用情況和設施時,發現其實不少後山原來很「熱鬧」,每天人流平均約有600人次,平日多數為街坊使用,在週末除街坊之外,也會有街外客登山,人流更高達750人次。各區後山在沒有沒有過多規管下,街坊會因應需要,自發搭建避雨亭、山水引水管、金魚池、園圃、健身園地、神壇等設施。她們形容,後山空間能夠彌補市區公園的限制,提供更符合街坊生活習慣的休憩場所,以位於將軍澳的鴨仔山為例,雖然相關政府部門在聽取街坊建議後,亦相應增添圍欄和座位,但與其事事由上而下中央管理,不妨推行民間主導的「領養後山」計劃,由各區街坊組織或讓民間的NGO 申請「領養」,進行日常管理和維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