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0/2025

古洞,一日,一生。
#就係香港 #beinghongkong #香港社區 #新界東北發展計劃 #古洞北 #粉嶺北 #坪輋 #打鼓嶺 #北部都會區 #河上鄉路 #馬草壟路 #北環線古洞站 #寮屋 #城市規劃 #清拆 #城市發展


用一生時光去建立,如何用一天時間離開?


打開近月新聞,有關古洞的消息,除了北環綫古洞站預計於下月平頂,以及新落成的豪宅洋房以逾萬元呎價成交⋯⋯在公眾印象中,位於上水和落馬洲之間的古洞,是一個怎樣的地方,住著怎樣的人?

隨著政府推行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古洞北、粉嶺北、坪輋及打鼓嶺一帶範圍將會發展成「北部都會區」。年前古洞範圍早已有地盤在施工,建築物豎立在寮屋和樹林之間,份外顯眼。村民們面對遷拆,有人選擇留到最後,直至遷拆限期;也有人接受政府安置計劃「上樓」,搬到公共屋邨居住。不過,依然有近百歲的年長村民,在限期屆滿,臨離開村子的一刻,依然未能接受要被搬離住了一輩子的家,更難忍和一起成長相伴一生的鄰居好友們告別的悲傷。


資深攝影師陳朗熹 @clhfoto,以及兩位攝影愛好者徐慧雅 @beepthecatcher 和黃梓樂 @recollectingmemories_ ,半年開趁著古洞未完全被清拆之前,開始到村內拍攝,用不同的視角去記錄仍然留守古洞的村民和四周風景的變遷。

在陳朗熹的相片中,可以見到古洞的風景在迅速改變——地盤上原本只見地基,半年間已經長出一幢幢樓宇的雛型。當時村內仍在進行遷拆,不時會聽到重型機器運作的聲音,村中的寮屋和工廠,上一次仍住著人,如常開工;下次到訪時,卻已人去樓空,又或者被挖掘機進駐,準備進行清拆,村子變化速度之快,令人難以想像。攝影師亦將鏡頭瞄準古洞的公共空間,除了是村民曬晾衣物的好地方,家附近的空地,可以變成「園圃」,種植花草;村內的步道和沙地,更是附近羊莊飼養的羊群散步的路徑⋯⋯種種都是古洞獨有的風景。




徐慧雅在走訪多户村民時,則聽到很多村民的往事,對古洞的鄰里情誼尤為深刻。村民之間不只是鄰里之情,互相幫助,也是兒時玩伴——村中兩位婆婆和一位伯伯,因為年紀相若,小時候經常結伴在村裡玩耍,見證著彼此的成長、老去。黃梓樂則記錄了許多拍攝時仍留在古洞的家庭,當中有「村二代」、「村三代」,住在同一屋檐下。由每個家庭的照片中,會發現各有各的喜好,並按各自需要去「改裝」自己的家——年長一輩喜愛園藝,便在前園種植各類花草盆栽,旁邊擺放了園藝用具和桌椅,方便隨時打理植物;有小朋友的家庭則在家裡空地搭起韆鞦,變成私人的「兒童遊樂場」。



新界北區範圍包括百多條村落,每條都有各自的歷史和生態。自十九世紀初便有記錄的古洞,由原居民和南來難民逐步了多條寮屋村落,主要以耕作為生。戰後六十年代開始,先後有十多間醬園遷入,又有化工廠、磚廠及製梘廠等設施,為村民提供就業機會,成為一個自給自足的社區。

古洞,對於村民而言,並不是任何一個新界村落,而是一個他們用一生時間親手建立、自給自足的桃花源;也是一個有著深厚凝聚力、離開後便不會再有的村落社區。在遷走過程中,村民因為不同安排而各散東西,亦需要重新適應新的居住環境,日後又如何保持聯繫?

在發展和保留之間,誰比誰對這個地方更重要?




「Another Village」
展期:2025年10月17日至11月9日 (逢星期一休息)
時間:12pm - 7pm (需預約)
地點:artellex (九龍長沙灣長順街 1-3 號新昌工業大廈2/F 204A室)@artellex.hk
預約連結:https://artellex.simplybook.asia/v2/


( 圖片由artellex提供)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