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025
說起落日飛車,你會想起⋯⋯?
#就係香港 #BeingHongKong #通行香港 #城市規劃 #香港道路 #維港 #日落 #日落大道 #香港日落 #東區走廊 #觀塘繞道 #屯門公路 #青山公路 #落日飛車 #火燒雲
#就係香港 #BeingHongKong #通行香港 #城市規劃 #香港道路 #維港 #日落 #日落大道 #香港日落 #東區走廊 #觀塘繞道 #屯門公路 #青山公路 #落日飛車 #火燒雲

迎著黃昏暮色在海岸公路上奔馳,彷彿是公路電影才會出現的畫面;但在現實生活中,香港夏末初秋時節不時會出現「火燒雲」的壯觀景象,每日放工時分,我們都有機會乘搭「落日飛車」,在車程中欣賞沿路的海景日落。
香港擁有悠長的海岸線,歷年來因為多番填海,又為了緩慢路面交通擠塞,而在維港兩岸以至通往新界地區的沿海地帶,建造了多條連接各區的高速公路。自1978年屯門公路,亦即香港首條高速公路開通後,全港現時已有20條高速公路,且大多沿著海岸線延伸,讓車輛可以避過市中心的車水馬龍和密集的民居,快速通行至其他地區。部分高速公路亦會互相連接,例如西九龍公路(油尖旺區)接連青葵公路(葵青區),再沿3號幹線駛至青朗公路(元朗區)或轉入屯門公路(屯門區);而大部分跨區的巴士路線都會沿著這些海岸公路行走,以最短時間來往市中心和新界甚至是跨境,接載市民上班上學。

不論是港九新界,大部分靠近海邊的公路,只要在黃昏時分向西行駛,在天朗氣清的時節,很大機會變成迷人的「日落大道」。東區走廊是港島唯一的高速公路,沿銅鑼灣至柴灣的海岸而建,沿途可以飽覽對岸九龍群山和維港美景; 港九多條巴士路線亦會駛經「東廊」,其中由柴灣駛出中區的車程更不用半小時。但在1984年東廊落成前,尤其在七十年代後,英皇道、筲箕灣道及柴灣道等道路已不足以應付日漸龐大的車流量,加上大型屋苑太古城在同期峻工,東區人口密度漸增。政府在1981年起展開東廊發展工程,首期工程由銅鑼灣維園道至太古城交匯處,第二期為太古城至筲箕灣段,最後發展筲箕灣至柴灣段,全段工程於1989年完成。黃昏時沿東廊的西行方向,由北角碼頭到炮台山一段路的風景最有「香港城市特色」——遠眺前方有高聳顯眼的IFC,太陽在太平山和中環高挑建築群的夾縫間緩緩落下,而向右望向維港,則有一串連綿的九龍海岸建築被金光映照。
若想感受昔日港島區的「日落大道」,則可以改搭電車——電車路線乃是沿著二十世紀初未填海前的港島海岸線而建。搭上西行電車朝西環及堅尼地城方向緩緩向前,今日雖然電車路兩旁已建起不少高樓,但部分路段仍可以感受「鹹蛋黃」被大樓與天橋左右包夾的城市景觀。在懷舊叮叮聲的襯托底下,甚至可以幻想一下電車仍然沿著海旁行走、未有高架橋和摩天大樓的舊香港。對比起21世紀日復日轉變的城市面貌,似乎唯有日落不變。



與東區走廊相隔一個海港的觀塘繞道,則是另一條景觀開揚的「日落大道」。觀塘向來都以交通擠塞為眾所周知,甚至因而誕生一些潮語及二創歌曲。而觀塘區的交通問題亦有其因由——早在五十年代,觀塘道以南地區便填海發展工業,並在之後的30年間變成全港規模最大的工商業區,八十年代觀塘區人口已超過70萬人。當時觀塘的主要幹道,即觀塘道、偉業街等已不勝負荷,而附近的九龍灣也在同步發展,加上東區海底隧道於1989年開通,政府預視到交通狀況會更為擁擠,觀塘繞道因而誕生。整條「觀繞」由觀塘偉發道至彩虹交匯處分為三期發展,並隨著東隧通車而成為貫通港島及東九龍的主要道路。「繞道」亦即繞過市中心地區,在外側通行,當中與海岸最接近的一段路,是海濱道至啓福道,沿著觀塘海濱而建,途經觀塘碼頭,向外望出是避風塘(㺺在變成遊艇停泊區),餘暉映照在水面及停泊的船隻上,隨海浪輕輕搖晃,折射出鄰鄰波光,像是為觀塘的煩囂帶來一點悠閑。
港九之外,每當提及新界西屯門區時,難免會覺得路途遙遠,甚至用上「長途跋涉」來形容;究其原因,除了地理距離,亦跟屯門公路總是避不過塞車的風險有關。縱然如此,「屯公」仍是讓人又愛又恨的存在——既是屯門往返市區的必經之路,更因為沿海風景十分開揚,且可以見到多個重要基建地標,在日落時分尤其令人驚艷。


屯門是政府在七十年代發展「新市鎮計劃」的首批地區之一,當時連接市區與屯門的路只有青山公路,實在不足以應付新市鎮的人口,所以「屯公」在1978年通車後,便立即成為屯門區的交通命脈,及後又進行過多次改善工程去增添容車量和改善道路安全。「屯公」全長19.3公里,幾乎全程與青山公路的汀九、深井和大欖段並排,因此兩條公路共享最怡人的海景段落;由青龍頭至屯公轉車站那段路,更沒有任何高樓遮掩,偶有綠葉樹木作前景,回望汀九橋橫亙海面上,晚霞把一排樓宇染成橙黃色;也有屯門人在屯公轉車站(往屯門方向)等車回家時,更會特意轉身向海邊眺望。
無論是屯門人或者其他地區,香港人每天花在交通時間不少,未知這些「日落大道」上的日暮美景,又能否洗滌市民每天奔波通勤的勞碌?


圖片說明:
圖1-2 干諾道西 & 東區走廊/東岸板道 圖片由 @victor.twk 提供
圖4-5 屯門公路 圖片由 Kwok Yung Chan 提供
圖7-10 青山公路深井段 由CJ Chan 提供
圖1-2 干諾道西 & 東區走廊/東岸板道 圖片由 @victor.twk 提供
圖4-5 屯門公路 圖片由 Kwok Yung Chan 提供
圖7-10 青山公路深井段 由CJ Chan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