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2025

跟著牠,在大角咀流浪.....
#BeingHongKong #就係香港 #香港社區 #香港街道 #城市散步 #大角咀 #毛孩  #流浪狗 #貓珊 #大耳嘴角 #繪本故事 #轉角 #九龍殯儀館 #鐵樹街 #大角咀郵政局 #富多來新邨 #富多來商場  #福全街 #大角咀洪聖廟 #大角咀街市 #中華基督教會基全小學 #櫸樹街 #福全街



暴風雨之中,可有令你想念起在街上流浪的動物?可有想過,牠們也是社區的一份子,甚至發揮著連繫街坊的角色?


由奧海城二期出發,在鐵樹街休憩處到大角咀郵政局之間,可以見到不同小店,茶餐廳、餅店、寵物用品店、髮型屋、洗衣店等等聚集兩旁,鄰近的富多來新邨更有舊式商場購物中心,空氣中夾雜著炒菜的油煙味、麪包的牛油味和洗衣店的洗衣液香氣。從福全街繼續步行,會經過大角咀洪聖廟、大角咀街市、中華基督教會基全小學,以及五金舖、維修車房及鋼材店的店鋪,氣味與鐵樹街一帶截然不同——街市傳出的魚腥味、混著鄰近車房的機油味、五金店員工切割鋼材和燒焊的焦味混合在一起。行人路旁邊位置雖然種有灌木植物綠化街區,但更常見的是店鋪放置在街邊的貨物。





大角咀因為地理位置較接近太子和旺角,不少車輛、巴士和小巴都會途經,馬路因而異常繁忙。區內的行人過路處亦較少交通燈,行人需要靠肉眼去判斷行車的距離,小心翼翼地過馬路。這樣繁忙混雜的一個社區,雖然路邊事物都會引起「毛孩」的好奇心,不時以嗅覺去感受,但行經的狗主人都會拉緊寵物頸繩,提示「毛孩」需要先停下腳步等待車輛駛過,以免發生危險。

這樣的大角咀,卻曾經有一頭名為「大耳」的唐狗在街區內闖蕩了十多年。「大耳」不但獨自徜徉於大大小小的街巷之間,甚至可以在繁忙的馬路穿梭,為什麼牠可以自由地在繁忙的市區漫步?




向來關注毛孩生活的本地繪本作家貓珊 @maoshanconnie ,在新創作的繪本故事《大耳嘴角》中,便以曾在大角咀生活了14年的流浪唐狗「大耳」做主角,並在早前的分享會「毛讀有偶」中,邀來公眾帶同他們的寵物,一起跟隨「大耳」的足跡在區內漫步,以流浪狗的視覺遊走《大耳嘴角》的故事中所描繪的大角咀,想像流浪狗在這個舊區生活有著怎樣的體驗。

大角咀是香港戰前便發展起來的工業區之一,區內的工商業地帶,同時與附近的街坊小店和住宅社區設施交織在一起,例如在櫸樹街和福全街交界,除了有社會服務中心和文娛康樂體育會,不遠便有茶餐廳、果汁店和士多,均是員工和街坊歇息的去處。大角咀花園和楓樹街交界的工廠區,則座落了1959年落成的九龍殯儀館,形成了跟其他舊區不一樣的氛圍。


「大耳」正正身處在這個工/商/住/葬都近在咫尺的混合型社區,每天牠都會跟隨在九龍殯儀館工作的明哥前往區內不同地方,亦不時在殯儀館外逗留,久而久之,便跟街坊和鄰近花店和五金舖員工熟絡起來,人們每次看到「大耳」,都會餵牠零食,或是它最愛吃的牛油,而街坊之間亦因為「大耳」而有了連繫,狗兒無形中成為連結社區的橋樑。

即使以街道為家,但因為有一眾街坊照應,令「大耳」不至於四處流浪被人趕走。不幸地「大耳」在一次橫過馬路期間被車撞傷,街坊一聽到消息後都立即趕到現場幫忙,合力送「大耳」到動物醫院搶救,可惜最終仍傷重不治。爾後街坊在九龍殯儀館門外擺設了小神龕,並放了「大耳」最喜愛的牛油作祭品,作為悼念。

「大耳」的流浪旅程隨著牠的離世而結束,但為社區留下來的溫度,卻留在繪本故事和街坊的心裡。下次來到大角咀,你會試試跟隨「大耳」從前的足跡,在慢步中重新感受這個社區?





(圖3-7由貓珊提供)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