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2025
雀仔街前,有間雀友茶餐廳⋯⋯
#就係香港 #BeingHongKong #香港社區 #太子 #花墟 #濠苑茶餐廳 #濠苑 #雀仔街 #雀仔公園 #茶餐廳 #撚雀 #養雀
#就係香港 #BeingHongKong #香港社區 #太子 #花墟 #濠苑茶餐廳 #濠苑 #雀仔街 #雀仔公園 #茶餐廳 #撚雀 #養雀


在太子道西,有間仍能提籠掛鳥的茶餐廳。
沿著太子道西往窩打老道方向走,經過花墟,臨近雀鳥花園之前,會途經一間門面樸實的濠苑茶餐廳,驟眼看僅以為是一間頗有懷舊風味的茶記而不以為意,但此處其實內有乾坤,也是一眾雀友的聚腳點。


濠苑的內部結構一目了然,長方型的齊整格局,兩旁設有卡位,中間數張方枱,向內望是水吧和神枱。擺設與普遍的舊式茶餐廳似乎別無二致,但定睛一看會發現兩旁卡位的頭頂有一條幼細鐵管,這是給一眾雀友掛上雀籠的設計,也是濠苑的特別之處,可以攜雀共吃。
在香港,可以提籠掛鳥的餐廳愈來愈少,較為人熟知的地方有即將在年尾結業的牛池灣新龍城茶樓和大帽山的端記茶樓,兩間都是傳統的舊式茶樓,承襲了老一輩上茶樓品茗賞鳥的情懷。而濠苑作為地道茶餐廳,之所以保留此特色設計,最主要是因為其距離園圃街雀鳥花園只隔一條街。




香港的養雀圈子形成了近百年,早於十九世紀末,中環閣麟街就有了初代雀仔街,街道兩旁開滿雀仔及用具店,後因被投訴衛生情況及阻街,因而遷至永勝街的得雲茶樓(即現時上環永吉街附近)及西營盤賽馬會分科診療所一帶(即雀仔橋)。到了六十年代,港島的雀店慢慢全數遷往旺角康樂街,這亦是「撚雀」文化最為興旺的時期。不過到九十年代,因應亞皆老街及上海街重建計劃,康樂街遭清拆,而政府為保留雀仔街的風貌,便在園圃街重建了雀鳥花園,亦即今天的第四代雀仔街。



雖然城中尚有雀仔街,但「撚雀」文化卻日漸息微,過往茶樓窗邊掛滿雀籠的墟冚光境也不復見。而且自1997年本港爆發首宗人類感染H5N1禽流感個案後,令公眾對於雀鳥的接受程度大大下降。玩雀文化仍存在,只是公共空間愈來愈少。
在早上到訪濠苑,便踫上有一、兩枱食客都帶上雀籠歎早餐,且與老闆和店員有講有笑。唯有像這樣街坊式的地道茶記,才會特地掛起一條鐵管方便食客將雀籠掛起來,也沒有QR Code落單、沒有自助水吧、沒有圖文並茂的花巧餐牌,只有熟客與店員的無聊玩笑,左一句「大家姐今日好靚」,右一句「皇上,你今日食咩呀?」卻予人日常又親切的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