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2025

一人一種香港印象
#就係香港 #BeingHongKong #香港藝術家 #當代藝術 #藝術展覽 #香港畫廊 #黃竹坑 #白雙全 #周俊輝 #阮家儀 #凌慧珊 #李錦青 #GenZ #八十後 #九十後 #油畫 #雕塑 #行為藝術





如果每個人心中都有各自獨一無二的香港,這座城市的模樣,其實是怎樣的?


在黃竹坑正在展出一場以藝術為媒介的跨世代對話,探討、叩問、呈現藝術家心中的香港印象。從「八十後」到「Gen Z」,他們當下生活的地方、創作媒介和關心的主題各異,然而其作品又凝煉出香港的一種印象,它們相互錯身、重疊,構築眾聲喧嘩般的我城倒影。

白雙全 @paksheungchuen 用行為藝術,說出一個他與另一個香港人萍水相逢的故事,以此撫慰他當時年輕又孤寂的心靈。2005年某日,他在井欄樹巴士站將四組巴士線編號串連成電話號碼,並成功聯繫到一個陌生男子。十年後,白雙全和「巴士先生」見面,完成一段關於香港,關於偶然和想像的表演。

香港是偶然的遇合,在周俊輝 @chowchunfai作品中則是揉合歷史和虛構的空間。近年來他的一系列畫作力求「還原」不少香港影視及新聞影像的畫面,而備受關注。定格在《重慶森林》中王菲,和梁朝偉穿越中環嘉咸街街市一幕,以畫再創造虛構作品中的香港庶民日常一格。陳康俊 @peterchanart的兩幅畫作,則擷取廟街和九龍城街景,既有往日飛機低空掠過九龍城,又以麻雀借代建築物,點出和反思香港經濟發達的過去不言而喻。





電影中的香港漸遠,九十後藝術家阮家儀 @angelayeunart的投影裝置作品。利用本地製塑膠玩具,設計出既有童趣又有深意的溶疊式都市風景。高樓大廈間有幾個小小的人,投射到牆上,彷彿是一段濃縮又封存起來的港式時光。

於2023年大學畢業的新人凌慧珊 @lws0321,其一系列畫作呈現通透而溫暖的藍,海水、船、浮雲等物像,寫意中流露出香港人經常討論到的發展和保育迷思,香港作為一座港口城市,居於此卻又時常感覺離自然很遠。而一抹虛實之間的藍,勾起人與自然的連結。大海是連結,同樣年輕的李錦青 @lewislee.scenery屬意風景畫,關心的是人在境地之間穿越的連結;其木板油畫脫胎自她穿梭中港兩地成長的童年,鄉情本身更是數代香港人的集體情意。





尚有探索形上意象、現居香港的鄺萬春,呈現濃厚的東方禪意之美,其中一幅畫作把教堂繪在一小塊島嶼上,富哲學意味之餘,又隱約透露一條直抵香港印象背後實相的線索。此外尚有吳晶玉想像超然同時力求現實的油畫,章柱基的雕塑和譚鈞元的油畫。


在不同的時空、不同的心境、不同的視點上,他們演繹出本應複雜,本應多變的香港印象。香港這座城,尚有無盡的泉源滋養著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砥勵前行。


《時代印記》

地點:當代唐人藝術中心@tangcontemporaryart
黃竹坑業勤街39號 Landmark South 20樓 2003-8室
展期:2025年8月16日至9月23日
參展藝術家:陳康俊、章柱基、周俊輝、鄺萬春、李錦青、凌慧珊、吳晶玉、白雙全、譚鈞元、阮家儀

(圖1-8由當代唐人藝術中心提供)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