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2025
再見字字
#就係香港 #BeingHongKong #港式飲食 #字字研究所 #灣仔 #富德樓 #香港書店 #獨立書店 #獨立出版 #飲食文化 #香港粵菜 #麥文記麪家 #佐敦 #雲吞麪 #香港製造


當本地的餐廳一家接一家結業,大家都似乎習以為常。但城中唯一的飲食主題書店要告別,你又可會不捨?
今日若果想找一間餐廳吃飯,你會怎樣選擇?可能會先上網看看食評、了解餐廳的食物和環境,又或者於社交媒體上,搜尋「foodie」的帖文和短片,在「foodie」點菜和試食過程中,隔空模擬一次用餐體驗,從中選擇合適的食店。
在網絡上「揾食」,已是現代人的習慣。除了食物味道、餐廳環境、打卡亮點等等,食物背後的故事——由準備食材到製作過程,乃至盛載食物的器皿、擺盤、進食方法......環環相扣。你會發現,原來「食」不單純是視覺和味覺的體驗,而是藴藏各種學問和故事。
「食」亦是連結著人與人之間的共同回憶,你也許不記得小時候到茶樓吃過什麼點心,但仍會記得和親人聚首一起的畫面,或者點心推車姐姐的叫賣聲;到街市買餸時,生猛活的家禽海鮮,或者新鮮蔬果帶來的聲色氣味,以至販與熟客聊天情景...... 通通都是構成我們飲食文化和記憶的一部分。



一家以飲食為主題的書店,亦是印證一個地方飲食文化的豐盛——不但是味道上的多元,還包括用不同角度和層次去理解味道背後,人和地方的故事。還有10天便會結束業務的獨立書店字字研究所 @wordbyword_bookstore ,對於創辦人呂嘉俊 @lui_ka_chun來説,書店延續了他多年來從事媒體及出版工作、以「食」的角度觀察日常生活觸覺,同時呈現人與食物各種各樣的故事。
字字在在選書和出版上,不少都跟屬於飲食文化和歷史相關,時空由過去到現在、本地和外國、生活化到學術的角度都有。位於一樓書店空間裡,雖然不大,一方面展示本地及世界各地的食譜、飲食指南、食物歷史甚至文化論述的書籍,書店角落也擺放了店長精心挑選的茶具、食物器皿等,甚至有座椅讓人坐下來打書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