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2025
港式西服大時代
#BeingHongKong #就係香港 #香港製造 #Madeinhongkong #香港時裝 #香港製造業 #客家人 #水上人 #校服 #長衫 #港式西裝 #老店 #洋服店 #裁縫 #深水埗 #棚仔 #布藝市場 #服裝指導 #美術指導 #金鐘海富中心 #西裝 #SavileRow
#BeingHongKong #就係香港 #香港製造 #Madeinhongkong #香港時裝 #香港製造業 #客家人 #水上人 #校服 #長衫 #港式西裝 #老店 #洋服店 #裁縫 #深水埗 #棚仔 #布藝市場 #服裝指導 #美術指導 #金鐘海富中心 #西裝 #SavileRow


在金鐘海富中心,小小的商場內,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當中藏身了近10家洋服店。
香港雖然沒有倫敦Savile Row那種以手工西裝勝地,但市面上的洋服店卻十分普遍,當中更有不少為近年新開,提供度身訂造西裝服務。你可有試過幫襯這些洋服店?
香港西裝業的興起和蓬勃,有著獨特的背景和條件。十九世紀成為殖民地後,西方文化的影響加上日常生活中與洋人社會的密切交往,令西服成為當時商人買辦或在洋行工作的人,不能或缺的「dress code」。1950年代後,大批上海移民的到來,提升了西裝技藝的水平,社會又轉趨現代化,令西裝更加普及。




到了六七十年代,前來香港旅遊或經商的人,都會度身訂做價廉物美且起貨超快速的港式西服,作為旅遊「紀念品」,在旅遊區如灣仔和尖沙咀,在酒吧和夜總會等娛樂場所附近,便混雜了大量洋服店,當中有不少顧客更為當時定期隨航空母艦前來的軍人……
戰後是香港西裝行業和工藝同步躍進的重要階段。除了本地的洋服店,來自上海的師傅,亦帶來他們在戰前上海灘時期早已建立的精湛工藝。當時在行業內有所謂 「四大裁縫」,分別是亞民興昌、培羅蒙、怡安泰和何超。在「四大」以外,市面又有由不同人經營的洋服店(包括尖沙咀一帶的印度商人),連帶一些大型百貨公司包括永安、先施等,以至後來的松阪屋等,都設有度身訂做西裝部。


夏季號《就係香港》專訪了不到10歲便開始跟隨父親學師做西裝的鄭淦方師傅,在過去近60年內。他由父親的家庭式工場,輾轉於培羅蒙及大成等知名洋服店工作,不但是現時極少數仍掌握到傳統上海西服技藝的本地師傅,他的經歷,更差不多將香港過去半世紀的歷史及洋服店變遷都串連起來。
立即訂閱夏季號:https://bit.ly/bhksummer25
四期訂閱:https://bit.ly/BHK2025
網店訂閱,隨書附送:【就係香港 X 又一山人 X 羅氏針織工作室】當下 (過去/未來) 書簽一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