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7/2025

城市中的隱形人物

#就係香港 #BeingHongKong #香港街道 #街頭壁畫 #塗鴉創作 #wallart #graffiti #中環 #鴨巴甸街 #九如坊 #清潔工人





你也有看見隱藏在竹棚後,街頭壁畫上的「小人們」?


由接近中環PMQ一段的荷李活道,下行至威靈頓街的鴨巴甸街,是一條斜坡路,因為早在開埠初期便已落成,車道為單行道,兩邊的行人路更只有一個身位闊,但街上卻分佈了不同類型的特色地舖,亦保留了一些舊商店,加上接近食肆林立的九如坊,人流總是不少。也因為沿路兩旁主要分佈著舊唐樓,經常會有搭棚維修的狀況出現,行人上落時都需要格外留神。

近月位於鴨巴甸街與九如坊交界的酒店外牆,便搭起大型竹棚和隔塵網帳進行維修或翻新工程,途人路過時也需要更小心奕奕。但同時間,維修竹棚的出現,反而令大廈外場的壁畫多添了一種平時沒有的趣味性。





壁畫乃是去年比利時藝術家Jaune @jaune_art應 @hkwalls的邀請,來港進行的創作。學生時代曾經從事清潔工作的他,在世界不同城市內的壁畫創作,雖然畫在性質及氛圍各異的建築物或街區內,卻總會用清潔工人為主題,借此勾起大眾對於清潔工的關注——一直在城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的工人,卻經常好像「隱形」般,被大部分人視而不見。

在這幅沿著鴨巴甸街斜路延伸的畫作上,Jaune也延續了關懷城市小人物的命題,用模板(Stencil)結合繪畫,描畫了穿著反光衣的工人外,也增添了不少香港街頭的常見元素:掛滿分體冷氣機的建築物外牆、外露的水管旁邊則是晾衣架;工人們或在竹棚上攀爬工作,或是坐在路旁小憩,Jaune甚至讓部分人擺起了耍功夫的功架......

近日酒店外牆架起了維修竹棚,綠色隔塵網雖然將畫作遮住,無法像平時般見到全貌,但路過時在縫隙中近距離去觀看,真實的竹棚與畫中的竹棚及工人活動兩者對照,卻更突顯出在可見與湮沒之間、社會現實和藝術作品互為呼應的效果,也叫人聯想起藝術創作成為street intervention的可能性。





可能因為打卡熱潮所致,近十多年間香港街頭愈來愈多建築物,尤其是舊樓或街區,都會畫上大型壁畫(Wall Art)去作粉飾,並吸引途人目光,拍照留念,有別於遊走在法律邊緣之外的塗鴉(Graffiti ),總大部分壁畫都是取得準許的前題下,委托藝術家或插畫師進行創作,雖然在內容主題和創作方式上有異於塗鴉的自主奔放甚至帶有控訴意味,但有意思的街頭壁畫,除了藝術家本身的創意和想表達的主題,也會視乎畫作跟街道及四周環境的互動性。

除了Jaune這幅作品,在你身邊的社區環境裡,又可有發現與我們城市生活息息相關的壁畫創作?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