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2025
白裇衫上的香港故事
#就係香港 #BeingHongKong #就係香港2025夏季號 #穿著香港 #HongKongWearables #HongKongDressDecode #香港製造 #香港時裝 #客家人 #水上人 #校服 #長衫 #港式西裝 #老店 #洋服店 #裁縫 #深水埗 #棚仔 #布藝市場 #南豐紡織文化藝術館 #刺繡 #針織工藝 #美術指導#TextileArt #WearbleStory #香港故事 #鐵皮檔 #改衣店 #TheTimeTailor #SlowStitch #SlowStitchNomad #TobyCrispy #FashionClinicByT #時間衣務所


很多人都說,大部分香港人的衣著打扮,都是從實用及功能性出發,鮮有與別不同的奇裝異服。雖然也有不少人會視衣著打扮為自我形象的體現,或者熱衷於時裝潮流,但在個人口味和緊貼時尚之間,又有沒有某些衣服,能訴說香港人的故事?
即將出版的夏季號《就係香港》,我們以「穿著」為主題,去回溯這個城市,在過去和現在的衣著服飾,體現出一種怎樣的文化特質。在書刊的封面上,並沒有時裝雜誌常見、由形象設計師及攝影師主理的藝人形象相片,反之,我們邀來本地時裝設計師Toby Crispy @timetailor_toby,特地縫製了一件白裇衫,去呈現一個獨特的「香港故事」。



在一件Recycle的白裇衫正面,Toby Crispy一針一線縫出了一家原來位於港島天后區內,已結業的舊式改衣檔的模樣。「一句 “Reflection in the mirror” 和檔後門的英文手寫廣告木板,讓我好奇了超過20年,作為天后街坊,從沒見過他開檔,到底這麼有個性的裁縫師傅是怎模樣的呢?」
這份今她延續了20年的好奇心,背後原來藏著一對老夫婦不離不棄的愛情故事——在香港,讓人念念不忘的,其實不只有獅子山、維港、美食或者霓虹燈等等,還有無數隱身在社區及街頭的人情故事。曾長年從事時裝設計工業,Toby Crisby近年卻將自己定位為「時間裁縫師」,通過舊衣服升級改造讓人重新反思時裝對環境的影響,近年更藉著多個「慢針黹」社區項目,以衣服作媒介,去連結人與人之間,人及地方之間的關係。




與Fast fashion剛好相反的Slow stitch,不旨在時時刻刻去追潮流換新裝,而是讓人從一雙手的細活出發,慢慢地細味生命的每一步。改衣檔已經結業,只留下傘形的植物,但「穿著香港 Hong Kong Wearables」上的每針每線,都見證了時間的痕迹,堆叠了我們對這個地方的情感記憶。
訂閱夏季號:https://bit.ly/bhksummer25
四期訂閱:https://bit.ly/bhk2025
🛒立即預訂
網店訂閱,專屬優惠:
1.隨書附送:【就係香港 X 又一山人 X 羅氏針織工作室】當下 (過去/未來) 書簽一個
2.網店訂閱四期(由2025年春季號開始),可以享有優惠價 $620(原價$720)
3.訂閱夏季號,以優惠價加購「香港著裝」插畫明信片(一套6款,原價 $120,優惠價$100)
4.以優惠價$180購買《珍重香港2》(原價$200),另五款「明信片套裝」加購優惠
(按原來優惠價再享額外九折)
(圖片由Toby Crispy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