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2025

上環藝遊

#藝術三月 #artbaselhongkong #上環 #磅巷 #荷李活道 #永和街 #上環街區 #香港街道 #bluelotusgallery #何藩 #Fanho #Asiaartarchive #亞洲藝術文獻庫 #WMASpace




如果Art Basel 或Art Central 式的藝術市場活動,會令你感覺花多眼亂,到上環去走一趟,或可以帶來另一種結合社區特色氛圍及藝術創意的獨特體驗。


由水坑口街上行到荷李活道,再沿著歷史悠久的磅巷上行,這條不到十分鐘的階梯步道,便充滿了歷史的質感和趣味——經過了以豬扒飯招徠長長人龍的科記茶餐廳、剛升格為古蹟的百姓廟、旁邊用包浩斯現代風格建造而成的磅巷公廁浴室,以及本地第一個公共花園(卜公花園)後,來到接近半山的位置,除了社區咖啡店和一些設計工作室,還隱藏著一家長年推動攝影藝術創作的畫廊Blue Lotus Gallery。



畫廊位於唐樓地下,旁邊便是通往堅道的石梯,一不留心可能便會錯過。但對於攝影愛好者而言,也許會留意到這裡經常展出不同攝影家以香港為主題的創作。正在進行中的群展“Hong Kong Poetry” ,便展示了包括何藩、Palani Mohan、Thomas Gust和Romain Jacquet-Lagrèze四位中外攝影家,鏡頭下的香港城市一份不易察見的詩意。 



回到荷李活道和水坑口街交界,近年翻新的荷李活商業中心,外表看起來跟一般商廈沒有分別,但內裡卻隱藏了本地唯一以亞洲藝術為定位的文獻庫。於2000年成立的Asia Art Archive(AAA),不但定期展出亞洲不同地方的藝術創作,也長年支持有關亞洲當代藝術的研究和評論,內裡的藝術圖書館更收藏了超過十萬件不同性質的藝術文獻,當中包括了香港藝術家夏碧泉、蛙王郭孟浩以至著名藝評人何慶基等人的珍貴檔案,且免費供公眾參考。在充滿了圖書館氛圍的場地內參與藝術活動,體驗也有異於一般的畫廊或展覽空間。這個藝術三月,AAA 推出了主題展覽《在她們的後院裏》,從性別主題出發,探討自1980年代起南亞女性運動中的創作動力和聚會形式,3月27日(星期四)更邀請了著名藝術家及藝術史學者Salima Hashmi主持講座,分享其在記錄、組織及書寫有關巴基斯坦女性藝術家的經驗。



不少人到上環來,都以集中了唐樓群的太平山街區為目的地。若以荷李活道為分界,「山上」的太平山街區跟「山下」皇后太道中一帶,雖然同屬本地華人早年聚居的地方,但街道的環境氣氛和活動形式截然不同。位處中上環交界、夾在皇后大道和德輔道電車路之間的多條街道,自十九世紀中更發展成華人商業活動最蓬勃的中心,尤其是以永字命名的永樂街、永和街、永吉街、永勝街、永安街等多條街道,更是典型的華人商業街區之一,永安街從前是花布街,永勝街是鴨蛋街,永吉街則有玉器市場,街上也有大量攤販及老字號商店。在九十年代後清拆重建為新紀元廣場,永安和永勝街已消失,永樂、永和和永吉三街雖仍然保留,但街上熱鬧光景已不及昔日。



今日很多遊客前往永和街,唯一目的便是為了排隊購買小熊曲奇做手信,中午時則有上班族會前來買外賣午餐,看起來跟一般商業街道無異,一般人也較難聯想到,在商廈樓上原來隱藏了一個定位獨特的藝術空間——WMA致力推動影像藝術,並定期在WMA Space內策展不同形式和主題的活動,藉以連結起不同時代、界別和地域的討論。今年除了在Art Basel 會場內進行兩場免貴講座活動,也邀來曾旅居多地的藝術家組合金志玟與小說家鄧尚敬,在WMA Space 內進行《鄉愁無所歸:酌情公開》的延時性表演——長達七小時的演出,邀請觀眾暫時放下手機,稍稍停息,沉澱下來去感知時間的流動,並反思家的連繫和離散。

P.S 如想感受一下舊式街道的氣氛,永和街隔離的永吉街,仍然有傳統綠色街檔及一些已在區內經營數十年的麵舖、零食店、文房書法用品和唱片店。




1 Blue Lotus Gallery @bluelotusgallery
上環磅巷28號地下
《Hong Kong Poetry》
展期:2025年3月22日-4月27日(周二至日,11am-6pm)

圖5 何藩《 Old Street Kaleidoscope》(1955)
圖6 Thomas Gust《Hong Kong, Fortress Gardens》(2024)
(圖片由Blue Lotus Gallery提供)


2 亞洲藝術文獻庫 @asiaartarchive
上環荷李活道233號荷李活商業中心11樓
《在她們的後院裏》
展期: 2025年3月20日至8月30日(周一至六,10am-6pm)

圖11 南亞女性與發展工作坊,孟加拉Koitta,Lala Rukh攝,1986年。
圖12 Lala Rukh,《Sigiriya III: Night》,1993年,粉彩及絲印版畫。
(圖片由亞洲藝術文獻庫提供)


3 WMA Space @WMA_hk
中環永和街23-29號俊和商業中心8/F
《鄉愁無所歸:酌情公開》的延時性表演
日期:2025年3月28日(周五)
*免費入場 預先登記
*演出長度為七小時,期間登記觀眾可隨意出入表演空間

Art Basel Hong Kong 免費講座活動:
1 「希冀」與可即之地
WMA委託計劃得主黃慧妍、潘子懷與Coşkun Güçlü對談
日期:3月28日(周五)6:15-7pm

2 「公民社會中的藝術,藝術中的公民社會」
日期:3月30日(周日)2:45-3:30pm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一樓大堂(近1A出口)

圖15《鄉愁無所歸:酌情公開》延時性表演
圖16 《「希冀」與可即之地》免費講座
(圖片由WMA 提供)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