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論是茶餐廳,或者港式西餐廳,無論是早午晚,套餐始終是不少人最常見方便的選擇。而無論是典型的煎蛋配通心粉早餐,或者配忌廉湯及羅宋湯的午餐,甚至在晚上享受大大份的鐵板扒餐時,一個牛油餐包總是最百搭。
「餐包」這個樸實的名字,就好像說明了它天生就是為了配搭不同的餐而存在。 即使同樣是港式麵包,跟菠蘿包或雞尾包等比較起來,餐包是永遠的配角,沒有特別花式饀料,也不會獨立存在。
但一如電影中的配角,演員若表現出色,也可以讓人留下深刻印象,也令故事更完美——餐包縱使是配角,亦有高低之別,尤其是,當你吃餐包的時候,通常是主菜未開始之前,不但可以墊胃飽肚,更可以滿足部分人對牛油配餐包的食慾。賣相和味道好的餐包,絕對可以令一頓飯餐更加圓滿。
除了成本考慮,為了配搭不同套餐和菜式,餐包的味道不能像菠蘿包那邊太厚重濃郁,也不會有任何饀料,以免喧賓奪主。但要做到不搶眼卻又不平淡,恰如其分,仍是需要心思和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