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025
多角度,觀賞霧鎖維港
#海霧 #潮濕 #維多利亞港 #維港景色 #太平山頂 #中銀大廈 #國際金融中心 #中環海濱 #尖沙咀海濱 #天星小輪 #茶果嶺海濱公園 #啟德郵輪碼頭 #太古城 #東岸板道 #ICC #尖沙咀鐘樓 #啟德體育園區 #灣仔會議展覽中心 #中環摩天輪 #昂船洲大橋 #青州 #城市景觀 #風景攝影


香港擁有悠長海岸線,維岸兩岸不但密佈著高聳的商業大廈和巨型LED廣告牌,更會見到港九兩邊輪廓不同的山脊線,乃至昂船洲及青州等接近市中心的離島。
近日當溫暖潮濕的海洋性氣流輕輕移向沿岸,並在城市低位形成霧氣,令原本熟悉不過的維港景色,因海霧縈繞而添上一份朦朧美,亦提供了另一種角度,讓人看到在不同的天氣和季節裡,維港以至香港獨特的城市風貌。
多位攝影師在這個由大自然帶來的景觀變奏中,站在城市不同的角度去捕捉難得一見的瞬間——有人特意登上太平山頂,俯瞰山下高樓密佈的都市輪廓,高聳的中銀大廈與國際金融中心彷彿浮在雲端之上;亦有人選擇沿著中環或尖沙咀海濱,觀察海面上緩緩航行的天星小輪穿過濃霧;到了晚間,當濃霧背後配上一排摩天大廈與五光十色的廣告牌,雖然增添了一層神秘的面紗,但依然可以感受到香港夜色的絢麗,居港日籍攝影師Yamagata Sohjiroh zirosou 更讚嘆:「建築物夜間閃耀的燈光與海霧的結合,產生一種人造建築與大自然之間的和諧。」朦朧的海霧讓人沉浸在瞬間的靜謐中,暫忘城市日常的喧鬧。




經常用手機拍攝的William Shum wsphonetography 在路過中環時,「濃霧籠罩下,讓我覺得分外寧靜,有種迷失都市中的感覺;而街燈及車頭燈的冷暖色調在濃霧下更顯得很有電影感,霎眼間也不認得這是平日繁忙的中環!」另一位攝影師Kevin Mak kingymak 更洞察到:「當海霧在城市低位形成,平日最繁忙的都市空間彷彿暫時屏氣斂息地消失,就像在城市地圖中,只顯示這些霧面以上能見某個高度的建築物和山坡地區。這令平日感覺過分密集的城市,多添了一份暫時鬆綁的虛幻視覺。」


攝影師John Huang jsrpixel 選擇以九龍茶果嶺海濱公園為據點,去呈現維港另一角度的美。這裡的海濱長廊毗鄰維港海面,且位置偏東,比較少高樓大廈遮擋視野,眼前的啟德郵輪碼頭及對岸太古城一帶的商業及住宅大廈,跟維港中心的景觀又自是不同。對John而言,海霧縈繞,整座城市好像懸浮在空中,那些高樓大廈不再是印象中的硬朗,反而添了一份柔和的美感,將城市與大自然融和一起,「這種反差,令維港的景色變得更獨特和吸引。」
海霧在維港出現是難得一見的自然現象,攝影師Kevin Leung vin.coemgenus 表示:「上一次拍攝維港海霧已是兩年前,海霧籠罩下的維港變得更神秘,熟悉的高樓和地標變得朦朧,充滿詩意與想像空間。」他留意到,海霧多從香港東邊流入維港,東岸是觀察海霧流入維港的理想位置;而沿著東岸板道(西段)而行,由九龍西的ICC、尖沙咀的K11 Musea、九龍東的啟德體育園,以至港島的灣仔會議展覽中心等地標建築都一覽無遺,更可以看到獅子山清晰的輪廓:「當海霧籠罩時,無論是市民還是遊客,很多人都停下腳步,靜靜欣賞這短暫而珍貴的時刻,並用相機記錄下這段記憶。在那一刻,城市帶著一種罕見的浪漫。」




本身居於港島東的攝影師Gary Ng garyfive ,在海霧出現時,也來到東岸板道創作了一系列名為《Hong Kong in the Veil》的攝影作品。夕陽漸層的尖沙咀海岸線與海霧中航行的鴨靈號剪影,日暮途遠的畫面,更令他印象深刻。Gary表示:「經常聽到外國朋友形容香港城市面貌十分密集,但海霧現象卻巧妙地淡抹了這種大城市的壓迫感,使建築物若隱若現,讓繁忙密集的城市帶點侘寂之美。」
海霧只在回南天時出現,轉瞬即逝,留也留不住,不但如John Huang所形容,儼如一個魔法師,瞬間改變香港的氣質,更令香港人也瞬間浪漫起來。
圖片均由攝影師提供:圖1-4:Gary Ng garyfive
圖5-6:John Huang jsrpixel
圖7-8:Kevin Leung vin.coemgenus
圖9-10:Kevin Mak kingymak
圖11-12:William Shum wsphonetography
圖13-14:Yamagata Sohjiroh zirosou
圖15-16:Manson Yim mansony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