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025
東區走廊下的維港風景
#東岸板道 #港島北 #東區走廊 #東岸公園 #北角海濱花園 #維多利亞港 #灣仔 #會議展覽中心 #中環 #西九文化區 #尖沙咀 #紅磡 #啟德 #城市規劃 #釣魚 #北角渡輪碼頭 #共享徑 #共享空間 #單車徑 #堅尼地城 #筲箕灣




東區走廊之下,讓人更貼近維港的東岸板道。
農曆年期間正式開放的東岸板道(西段),沿著維港的海岸延伸,步道全長約1.1公里,將東岸公園主題區與北角海濱花園緊密相連。雖然板道位於繁忙的東區走廊下方,卻沒有想像中震耳欲聾的行車聲,臨海的風景線亦不再只有高速公路上的司機和乘客才可欣賞。
自十九世紀開埠以來,港島的道路規劃主要依山勢和海岸線而建。上世紀七十年代後,為了舒緩日益繁忙的交通,沿維港興建的多條高速公路與過海隧道,連同伸延的接引道路系統,佔用越來越多的沿海空間。這種以車輛及車速為主導的交通規劃方式,將珍貴的海濱地帶隔阻在外,令維港變成「可望不可即」的風景。2010年海濱事務委員會成立,最重要的任務之一,便是重新規劃維港兩岸的海濱地帶,拉近維港和市民大眾的距離。




東岸板道跟2020年以後落成啟用的堅尼地城、中環及灣仔等海濱長廊最大的分別,是板道穿插於東區走廊下巨型的橋墩兩邊。為了讓遊人可以在不同位置都能觀賞到維港兩岸的景色,步道和共享徑特意製造了高低差,令視線不被遮擋,近至灣仔會議展覽中心與中環一帶的摩天大廈,遠至對岸的西九文化區、尖沙咀、紅磡和啟德一帶的海岸線都一覽無遺。近海的步道亦比靠岸的一邊低,延伸開去的觀景台微微傾斜,令人不知不覺地更接近海面。
這裡雖然沒有西九文化區的大片草坪,也有別於觀塘海濱設有大型遊樂設施,但橋墩下的共享徑及公共空間卻分成不同主題,滿足不同年齡使用者的需要,在此享受各式各樣的悠閒活動——孩子們可以踏滑輪車,或在「海浪」造形的遊玩設施上嬉戲;長者坐在沿海邊的座位曬太陽;有人跑步健身,也有人帶同寵物一起散步看風景....




維港海旁也一直是市民釣魚的熱門地方,北角碼頭一帶更雲集了大量釣友,部分人從前更會乘搭駁艇,來到橋墩下享受釣魚樂。板道的釣魚平台現設於北角渡輪碼頭附近,更沒有設置圍欄,讓釣魚人士及遊人可以貼近海岸。有經常到北角碼頭附近釣魚的街坊表示,可以放置魚竿的金屬架和階梯式座位,讓他無需長時間站立,提升垂釣體驗,也是其他海濱長廊未有的設計。
除了糖水道和東岸公園的入口外,板道更設置全港首條轉盤橋,連結位設於中段的和富中心,平日開放予大眾步行來往,每當有船隻經過,轉盤橋可以在短時間內收起,方便行人及船隻通過。
這條斥資逾16.8億建造的板道,將原來被高速行車天橋所佔據的北角海旁地帶,回歸至大眾的公共休憩空間,也將市民與維港再次拉近。當北角海濱花園接駁至鰂魚涌海裕街的東岸板道(東段)於下半年落成後,到時港島北岸,由堅尼地城至筲箕灣的海濱才算整體地連貫起來,真正達至共享海濱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