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2025

每一個字,都有期望

#就係香港復刻珍藏版 #BeingHongKongRedux #珍重香港2 #TheCitySpecial #就係香港 #BeingHongKong #珍重香港 #香港街道 #城市散步 #中環 #西環 #九龍塘 #大角咀 #新蒲崗 #深水埗 #大南街 #香港字 #字體設計 #霓虹招牌 #香港老店 #北魏體 #香港北魏真書 #貨車字 #李漢楷體 #監獄體 #九龍麵粉廠 #大南街 #深水埗 #果欄 #文武廟





臨近新年,坊間多處地方都出現手寫揮春的活動,老師傅用傳統毛筆書法字寫出來的祝願,更越來越受歡迎。

無論是書法字或者其他字體,不但是個人性格和美感的體現,也塑造了城市形象和文化身份。


作為一個華人為主的社會,加上百多年的英式管治,令香港衍生出一套獨特的中西文化。自晚清以來,不少清朝遺老因為各種原因到香港後,仍然承襲舊式文人傳統,他們的墨寶題字散見於不同類型的華人機構或生活場所內。到了戰後1950年代,香港商業經濟開始蓬勃發展,街頭紛紛陳陳的商舖招牌便是最明顯的印證——不但傳統行業聘請書法家書寫店名招牌,展現了不同的書體風格,更發展出各類型工藝去鑄造,以至更多人從前「招牌佬」行業。再加上中英雙語並行的實際所需,令香港街頭形成了有別於其他城市的視覺景觀——既將城市的繁華具體再現,同時巧妙將中英並行、傳統與現代的過渡微妙結合。除了商標及招牌,中式書法及其他字型的多元應用: 不同類型的建築物、車站、路牌、交通工具、碑石、包裝、廣告、印刷.....幾乎滲透到生活中每一角落,成為香港人的共同視覺記憶。



在當下,書法、字型及相關工藝更被視作香港重要文化特色,也有更多新世代設計師及民間愛好者,投入「造字」的行列。這些「現代造字匠」跟上一代書法家或工匠的最大分別,是他們更有意識地從文化傳承而不只是實際應用的角度出發,去進行字型研究及保育,以至重新設計及擴大使用範圍,有系統將之提煉為香港視覺文化的養分。

字體是視覺文化重要的構成元素,視覺文化又跟城市的歷史、形象及文化脈絡息息相關,也是構成文化身份的重要元素。在重新收集中文字體在不同年代五花百門的應用方式時,如何去整理及疏理從前的累積?在保育及復興的目標為大前提下,又可以採用什麼方式讓日漸褪色及淡出的文化及工藝得以承傳和流傳?過程當中,又可會沉澱出一套香港獨有的視覺文化系統及價值觀?

剛剛出版的《珍重香港2》,編集了2022年秋季號《就係香港》內接近100頁的「字在香港」大專題,從城市不同角落發掘新新舊舊的字體之美。





訂閱 《珍重香港2》https://bit.ly/bhkredux2
網店訂閱專屬待遇:
- 節日特色包裝:可自選五款不同顏色的絲帶包裝
- 五款「節日明信片套裝」加購優惠(額外九折)
立即訂閱 :https://bit.ly/bhkredux2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