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紙本
-
Blog
-
Collaborations
-
Shop
-
About Us
︎
︎
20/12/2024
走入唐書琨的色彩世界
#香港時裝 #香港電影 #新浪潮 #香港藝術 #香港水墨 #藝術展覽 #唐書琨 #探索 #宇宙 #牛棚藝術村 #DavidSheekwan #SK3
追不回的時間,可能就是人最大的遺憾。如果今天才認識香港原來有個唐書琨,又有沒有太遲?
冬日的陽光照進牛棚藝術村內,加上唐書琨的色彩世界,令這個粗樸的紅磚場變成了另一個氛圍難以言喻的場域。一條中軸線將展場對稱地分成藍和啡兩部分。策展人蕭華敬說,唐書琨在七十年代開設時裝公司,並建立自家品牌「David Sheekwan」,當時的公司裝潢便以藍和啡為主調。
唐書琨(1932-2024),早在七十年代便影響了很多後來的香港創作人,當中包括王家衛電影不可或缺的美指張叔平。用歷史的維度去看,由七十年代至今,50年只是一個近距離,但在時尚的世界裡,卻已經翻轉過千山萬水。早於五十年代初留學美國的他,24歲便往歐洲發展,在西班牙的百貨公司擔任櫥窗設計,兩年後在巴黎開設工作室,提供印花及服裝設計服務,33歲時再受聘於紐約著名品牌.....五六十年代,當香港社會還未正式步入現代城市之際,一個華人設計師在歐美要佔去一個位置,那是一條怎樣的路?
1969年,唐書琨37歲,回到工業起飛的香港,開設時裝及製衣廠。包括張叔平、馬偉明,區丁平等後來在電影及時裝界闖出名堂的人,都在他的公司工作過。他的印花布料和針織在海外市場穩佔一席,更創製出被製衣業界奉為調色寶典般的時裝校對色紙。40歲成立自己的時裝品牌後,曾為潘迪華的百老滙歌劇設計服裝,更投資了譚家明導演的《愛殺》(香港第一部設有美術指導的電影,由張叔平任美指,後來被視為香港電影的美術實驗先鋒之作)。50歲過後,中環畢打行和紐約蘇豪都有唐書琨的精品店,更在雲咸街開設咖啡店——許多後來本地時尚界中人想做或未曾做到的事,唐書琨在八十年代初都做過了。
然後呢?然後他去學習攝影,用另一種媒介繼續探索色彩世界的可能性。展場上的兩列圖片,雖然不是大型的攝影作品,但熱昇華轉移(Dye Sublimation) 的打印技術,將相片微妙的色彩和立體感如實再現,而介乎具體與抽象之間的線條和色彩,亦將他當時的創作思路含蓄地展露。但唐書琨後來說:「攝影是拍攝已存在的東西,但畫畫就是自己創作出來的,是不同」,然後,他又走上了水墨和油畫的創作路,直至晚年。
唐書琨偏好正方形,在油畫作品中,簡約的構圖,間中出現的七色彩虹,在說不盡的色彩漸變和暗藏的細節之間,有著一份引入令人凝神靜觀的神秘感。場中間也陳列了他用過的畫具,蕭華敬說,他用的畫筆不多,細筆細筆去創作的水墨,卻又別於傳統或現代水墨的筆觸——即使沒有了其他顏色,依然有多層次的觸感,抽象的點線面,就像在探問宇宙時空的秘境。
無論在哪個世代,在藝術或任何一個創作範疇裡,人人都希望自己能稱得上one of a kind,而不是云云眾多之一。走完了一生的路後,真正的one of a kind 又有多少?能被人記住的又是什麼?但香港值得記住有過唐書琨。
《唐書琨油畫水墨及攝影作品個人展》
日期:2024年12月15日 至 12月31日
地點:香港九龍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牛棚藝術村12號廳
(圖 6-10由oneartgallery @1artgallery_sh提供)
<
返回
首頁
紙本
Blog
Collaborations
Shop
About Us
Follow Us
︎
︎
Contact Us
︎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