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9/2024

是官涌,佐敦,還是柯士甸?

#2024就係香港夏季號 #通行香港 #香港交通總匯 #KeepingHongKongMoving #BeingHongKong #交通工具 #香港電車 #香港巴士 #香港小巴 #九廣鐵路 #香港地鐵 #香港輕鐵 #香港的士 #紅Van #佐敦 #官涌 #柯士甸 #西九 #西九文化區 #佐敦道碼頭 #八文樓


八十年代後出生的香港人,大抵都是成長於「地下鐵時代」,不但習慣以地鐵代步,也經常以鐵路站去建立地區的概念。

但在八十年代之前,以佐敦為名的有「佐敦道」,卻未有「佐敦區」,更多人習慣叫這裡做官涌和油麻地,當中有彌敦道、佐敦道、廣東道、渡船角,炮台街、官涌街,以至多條延伸到油麻地去的街道如廟街、上海街和新填地街等等.....自三十年代建起佐敦道碼頭後,又變成了尖沙咀碼頭以外,九龍半島最重要的交通樞紐,不但有渡輪及汽車渡輪連接港島,更有大量巴士及小巴綫等連通新界各區,在六十年代更造就本地第一個大型私人住宅區「八文樓」的出現。

七十年代未第一條地鐵綫開通,觀塘及荃灣綫上不但有尖沙咀、油麻地和旺角等車站,還設有「佐敦站」。佐敦道碼頭不再如從前興旺,而佐敦站周邊一帶,也確立了大眾心目中的「佐敦區」概念。



數十年來,無論是老街坊抑或區外人,每個人定義「佐敦」的理範圍都可以有點不一樣,甚至會選擇不同的稱呼。若再往上溯至十九世紀初,1819年的《新安縣志》中記載的「官涌」又有另一段故事。與此距離180多年後,廣東道對出的佐敦道碼頭因為西九填海工程而徹底消失,填海地上興建了新的鐵路站連接大嶼山東涌及新界西部,以及西九文化區。2018年又有了連接內地城市的高鐵西九龍站,在交通網絡及地圖上增加了柯士甸和西九龍(簡稱西九)。

由官涌到佐敦到柯士甸及西九的劃分和定義,每個名字背後,既有實質的地理和時代劃分,亦貫穿了各個年代交通工具及地區本身策略定位的演變。夏季號《就係香港》以詳盡專題,展示不同階段的地區及城市規劃願景,如何在佐敦這片「曖昧不明之地」實踐出來,又如何影響了為了不同原因而生活在佐敦的人生。


*季刊更正:
P36 圖片背景應為北角麗池大廈。
P38 中巴應於1972年紅磡海底隧道通車後才換上藍色車身。
p.73 「廣九直通車/ 際直通車,在2022年正式停運」,正確應為2024年。

網店夏季號 / 四期訂閱專屬待遇:新一期售價為$160。
凡於9月30日前一次過訂閱四期,即可享優惠價$540(原價$640)。


1. 隨書附送:一套六款,舊式雙層巴士貼紙香港是全球雙層巴士數量最多的城市之一,九巴和昔日的中巴更曾向英國訂製不同巴士款式。六款雙層巴士,分別來自戰後五十至八十年代,讓人重溫昔日紅藍兩色巴士在港九路上穿梭的日子。

2. 以優惠價$100訂購一套六款的「駛過那年那地的城」電車明信片(原價$120)來自本地收藏家張順光的藏品、並由日本畫家Fumino Hora重新手繪的明信片,再現自上世紀初至戰後六十年代,電車途經的不同地區和街道。

訂閱夏季號:https://bit.ly/bhksummer24 2024
春夏秋冬四期訂閱:https://bit.ly/bhk-2024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