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8/2024

由城市見幾何

#香港建築 #幾何設計 #公共屋邨 #祖堯邨 #穗禾苑 #大坑西邨 #瀝源邨 #瀝源橋 #廈村鄉 #怡和大廈 #大會堂 #香港中文大學科學館 #蘇屋邨巴士總站 #香港遺美 #香港攝影 #香港展覽 #城市幾何





城市中的「幾何之美」顯而易見,但為何大部分時間我們總是視而不見?


如今人人都是步伐急促的上班族、低頭族,看似被千篇一律的摩天高樓包圍,但其實不同建築內都分佈了各類幾何圖案,透過點與線的交織,光與影的結合,形成每個地方獨特的設計及環境氛圍。



1981年落成的祖堯邨啟敬樓,這棟樓高38層的井字型公屋,除了是當時香港及全球最高的公營房屋,每三層共用一個升降機大堂的錯層式設計,也令大廈表面出現如同匯豐銀行Logo的外框,而每家每戶又像大型棋盤上的一小格,只要細心觀察每個單位的冷氣機數目及晾曬衣物的類型,大概便可以猜到單位的間房數目和家庭結構。同樣在八十年代初落成,由日本建築師木下一設計的火炭穗禾苑,除了悅目的紅色油漆,或以紙皮石鋪砌的紅牆,不少都用上半圓拱形的鏤空設計,既有助通風對流,半遮蔽的視角亦讓人留有幻想的空間。

另外,在六十年代落成、現正面臨重建的大坑西邨,每層梯間都分佈了一格格通花磚,當光穿進樓梯間,投射在地面和紙皮石牆身上時,光影下可見大小不一的圖形,令簡陋的空間灑上了詩意。而七十年代落成的瀝源邨,邨中大型噴水池內十支出水柱,本身便彷如一朵朵蒲公英;當從高空俯視時,噴水池的形狀又會變成一朵三瓣鮮花,展示另一種想像心思。



除了現代公屋房屋,一些沿用傳統中式設計的公共設施,或者歷史古蹟、寺廟及舊式唐樓等,也展示各自的幾何式趣味——當藍白色的瀝源橋與城門河河水互相映照,彎曲的橋墩與倒影形成一個個圓形,虛實之間,呈現出圓滿的意象;而早於清初便已開設的墟市——元朗廈村鄉,村內某座門樓上,原為圍村防衛用的圓窗,現在則變成貓貓玩樂之地.....


「新舊事物不一定要二取其一,它們不是對立的,可以共存。」一直用唯美鏡頭記錄本地建築、傳統老店和工藝的攝影師林曉敏,希望藉著影像讓人的腳步停下來,重新留意平時不為意的地方,關注城市的可塑性。無論是怡和大廈、大會堂等具代表性的地標,或者細微如香港中文大學科學館的螺旋樓梯、以及蘇屋邨巴士總站的紅白色弧型混凝土候車亭,總會找到一個充滿新意的角度,歷久彌新。


 



「藝術之旅:城市幾何」攝影展覽
日期:即日起至9月30日
地址:旺角上海街555號香港康得思酒店L層大堂

(圖1-8,11,12由 香港遺美 Hong Kong Reminiscence 提供)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