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7/2024

天橋底下,可能不可能

#香港街道 #中環 #閣麟街 #皇后大道中 #荷李活道 #半山扶手電梯 #行人天橋 #公共空間 #街道空間 #行人友善



半世紀前的香港,港九市中心處處都是唐樓,日曬或天雨時,唐樓騎樓底便成為戶外最「行人友善」的通道。數十年過去,唐樓拆得七七八八,街道以車為先,行人天橋則變成另一種替代品。但當你走在天橋之上,又可會留意天橋下的光景?


中環是香港最早出現行人天橋系統的地區,不但連接大片商業中心區,當中人流極多的半山自動行人電梯也建於天橋之上。由皇后大道中沿斜坡而上,乘坐自動電梯固然可以省卻不少氣力,亦可以在不同高度觀看城市風景,位於自動電梯天橋正下方的閣麟街,卻有另一番風景,同時展示了天橋底下的可能性。




閣麟街位於皇后大道中和荷李活道兩條主要街道之間,是通往半山多條斜路之中,人流最多的一條。沿路上不但有百年老店包括春回堂和蛇王芬等,又有碩果僅存的士丹利街大牌檔和嘉咸街露天市集等,位於士丹利街上方至荷李活道之間的段落,不但沒有車行,寬闊的斜路兩邊一直開了不少食肆和一些小店。這些食店的共同特色,是將靠近行人斜路的一方增闢成戶外用餐區,或者佈置落地窗戶,營造更開揚的氣氛。

同時間,斜路上也有由官方打造的石階,並擺放了一些座椅,不論是午飯或者其他時段,食店坐上不少人之外,總會見到不同類型人士在這些石階上小休甚至用膳,形成了中環區內少有的風景,也因為石階上方便是行人電梯天橋,自然成為遮陰避雨的好地方。


話雖如此,因為鄰近的嘉咸街街市周邊近年持續未停的重建項目,斜路上加建了地盤圍板,形成了壓迫感之餘,石階的清潔程度和綠化植物保養亦未如理想,旁邊經常堆放了大量雜物及垃圾桶,路上又豎立了莫名奇妙的裝飾攞設,令這個人來人往且使用率頗高的「另類公共空間」,形成了現下雜亂無章,尷尷尬尬的狀態。

一直以來,人多又車多的香港街道大多未能提供足夠的休憩空間,行人要不是光顧食肆,要不便要前往那些較隱蔽的口袋公園去。像閣麟街天橋底下這種地點方便又寬敞的行人路,得來原是不易——閣麟街原是一條狹窄的小路,八十年代末政府決定興建中環扶手電梯後,陸續收回及清拆街上單數號的舊樓並將路面擴闊,才形成現時少有的闊路格局,但當時也曾引起民間人士的爭議,不滿當局對於路上原有的歷史住宅建築未有適當的保育。

今日很多人或早已遺忘街上原來的舊建築模樣,但擴闊了的路面若能有更完善的空間設計和管理,這段天橋下的斜路,不但對行人更友善,甚至有機會變成一個提升市民well being的街道空間的示範單位。

可能嗎?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