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7/2024

公共與私人之間的天橋之城

#香港天橋 #行人天橋 #私人天橋 #中環 #文華東方酒店 #太子大廈 #怡和大廈 #置地廣場 #遮打花園 #長江中心大廈 #TheHenderson #荃灣 #荃灣站 #荃灣西站 #富華中心 #南豐中心 #荃灣新之城 #愉景新城 #建築特色 #天橋設計 #城市規劃


可有數過,在你日常上學或上班的路程中,會途徑多少條行人天橋?

不論是每日經天橋從屋企走到車站或附近商場,甚或在週末遇見大批外傭在天橋的行人路席地而坐,你有否想過,並不是所有天橋都是由政府興建和管理的公共空間?

香港現時有超過一千條行人天橋,當中約有230條供公眾使用的行人天橋,其實是由該地段業權人負責興建和維修管理,因而在設計上也會有別於一般的公共天橋,並各自因應物業或建築的特色及需要而設計。



中區天橋系統乃是本地最早由政府及中環各大發展商在不同時期合作興建的結果,其中連接文華東方酒店及太子大廈的天橋於1965年建成,更是香港首條連接兩座大廈並提供冷氣的行人天橋,其後又以多條不同的天橋與鄰近的遮打大廈、置地廣場、怡和大廈及環球大廈無縫銜接。由於每條天橋由發展商自行規劃建造,因此不同路段也會出現截然不同的設計,例如連接怡和大廈的天橋會沿用跟大廈外牆同款的鋁板和矩形,保持外觀一致;來往置地公司旗下各幢大廈的天橋,沿路分佈了橙黃燈光襯托「H」字樣的發光標誌;經由遮打大廈通往太子大廈的天橋,則採用八角形的橋身設計,並由灰棕色花崗石和玻璃窗組成。

近日完工的中環新地標The Henderson,連接其三樓大堂的行人天橋,便全以鋁材打造,兩邊的橋身均有長橢圓形的全鏤空和以玻璃分隔的半鏤空設計,呼應了整棟大廈的幾何曲線和由曲面玻璃幕牆所營造的未來科技感,跟旁邊連接花園道至美利道橫跨金鐘道的有蓋行人天橋,以至遮打花園連接金鐘廊的天橋,設計上都明顯不同。



這些「私人天橋」在標準化的公共天橋以外打造出不同的設計風格及特色,固然可以為城市空間帶來新的想像和趣味,但最重要的還是方便行人,24小時都能在不同建築物之間穿梭,且提供舒適的步行經驗,令繁忙的商業區達至令人車分隔的效果,提供交通運輸的效率。

「私家天橋」亦不限於中環商業區,五六十年代便開始發展成衛星城市的荃灣,亦擁有現今全港最長的有蓋天橋系統。位於荃灣站和荃灣西站之間的行人天橋網絡,連接區內二十多個商場,將交通樞紐、住宅平台和商業建築緊密連接,形成區內獨有的都市風景。這些由政府及不同發展商各自興建及管理的行人天橋縱橫交錯,且有著不同的空間設計,例如由荃灣站連接愉景新城的室內冷氣天橋,沿途便有七彩裝飾和商店廣告作點綴,對於屋苑居民或者前往商場的人而言,無疑提供了不少方便,而連接大涌道的行人天橋原來只能落地前往至福來邨、香車街街市一帶,後來進一步擴展,延伸至祈德尊新邨並通往荃灣廣場。

這些私人天橋的管理維修向來由私人業主負責,近日雖有區議員建議將愉景新城行人天橋納入政府管理和維護範圍,但發展局表示該地段業權人當年主動向城規會提議興建天橋,而目前天橋的使用情况與當日簽訂地契時相符,因此當局亦無計劃接管接駁愉景新城的天橋。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