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2024
香港漫畫可有新篇?
#香港漫畫 #大眾娛樂 #風雲 #中環英雄 #老夫子 #13點 #契爺與牛仔 #龍虎門 #李小龍 #袁小姐的每一天 #dustykid塵 #癲噹 #丁丁企鵝 #漫畫店 #書報攤


「抱歉,你的本地漫畫更新進度正在緩衝中...」
香港漫畫經歷了黃金歲月再由盛轉衰,除了王小虎、老夫子、華英雄和麥嘜等經典角色,你又認識多少本地近年新興的漫畫人物?
近日灣仔海傍擺放了36個為港人熟悉的動漫角色公仔,並擺作不同的運動姿勢,以回應巴黎奧運盛事,當中包括《風雲》的「聶風」、《中環英雄》的「鬼僕」、街知巷聞的「老夫子」和經常換上不同衣著打扮的「13點」等角色形象。像《老夫子》裡經常出現的「耐人尋味」和「禍不單行」的故事,或是《契爺與牛仔》父子二人間的生活趣事,都曾陪伴無數人成長,亦締造了幾代人之間的共通回憶。


漫畫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是香港大眾的主要娛樂之一。在黑白照片裡,經常會見到孩子們在街頭或榕樹下排排坐看公仔書;七十年代開始,諸如《龍虎門》、《李小龍》等薄裝漫畫,圍繞低下層鋤強扶弱、反擊惡霸及黑社會等武俠等主題大放異彩,高峰期時更創出每星期十多萬本的銷量,《中華英雄》的銷量更曾高達二十萬本,跟九十年代初創刊的《古惑仔》更被改篇成賣座電影。當時的屋邨商場漫畫店和街邊書報攤,都可以租或買到這些本地漫畫,不論青少年或成年人都在追看。九十年代初原刊於兒童雜誌《黃巴士》的《麥嘜》漫畫,觀眾群更包羅大人細路,衍生出多達七部動畫電影。
千禧年後,隨著網絡和智能手機興起,網上能輕易看到歐美日韓等地的翻譯漫畫及動漫。報攤小販稱,現在已很少人會買薄裝漫畫,只有追看漫畫多年的讀者仍會定時在週四、週五購買最新一期的連載。讀者口味亦隨著時代產生變化,部分人認為港漫一貫打打殺殺、江湖上愛恨情仇的題材狹窄且沉悶,因而轉看其他國家較多元化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