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2024

黑臉琵鷺還會再來嗎?

#2024就係香港春季號 #不止是維港 #有水就有香港 #HongKongWaters #BeingHongKong #香港地圖 #香港漁業 #漁民文化 #香港海魚 #燈塔 #帆船 #香港仔 #油麻地 #避風塘 #西貢 #糧船灣 #萬宜水庫 #米埔 #后海灣 #白泥 #流浮山 #落馬洲 #維多利亞港




在香港這個高度發展的城市,除了摩天大廈等各類城市建築,仍能保有大片天然濕地,一切都得來不易,也更值得我們珍而重之。

城規會近日仍在討論有關科新田科技城填塘和發展的修訂草圖,同時間,本地多個環保團體也繼續向當局及公眾申述對於環保署在5月中提出的新田//落馬洲環評報告的意見。香港觀鳥會的學者提出,在過去30多年多來,雖然不同組織及學者都嘗試以各種方法增加黑臉琵鷺的數目,唯至今仍未成功掌握有效方法,並質疑設新田科技城三寶樹補償濕地是否能夠達至報告中所提及的成效。各環團也共同指出,新田是大灣區內僅餘一幅完整及相連的濕地,填塘發展有違生態優先的原則,並呼籲城規會修正草圖,杜絕填塘和佔用現有后海灣濕地保育區,以免造成不可逆轉的生態破壞。


香港的濕地面積約有6,640公頃,包括水塘、魚塘、沼澤、人工排水道、河溪及濕田;其中米埔及內后海灣濕地面積1,540公頃,約佔全港濕地面積的23%,更在1995年已列入受國際公約保護的「拉姆薩爾濕地」。這個濕地在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EAAF)路線上,有潮間帶泥灘、紅樹林和蘆葦林等天然濕地;基圍及漁塘等半人工濕地,為於北極圈繁殖地往返遷徙至澳洲越冬地的候鳥,提供重要的食物補給站。米埔濕地亦有51種全球受威脅及近危品種鳥類,6種屬瀕危。每年在這裡停留的越境候鳥超過5萬隻。

根據香港觀鳥會資料,新田曾錄有多種珍貴鳥類的記錄;而單次記錄78隻「瀕危」黑臉琵鷺個體,佔全球總數1%;亦穩定記錄到在全球種群有下跌趨勢的「易危」紅頭潛鴨。若魚塘一旦消失,將會直接破壞以往魚塘養魚操作為候鳥和留鳥提供的季節性覓食生境,如漁民在「刮魚」(即收魚)期間把水位持續降低,形成有利涉禽如屬「易危」的尖尾濱鷸棲息的補給地。

要發展就要犧牲珍貴的天然濕地?要科技就無法不危及黑臉琵鷺的生境?在這種二元對立的發展模式以外,難道再沒有其他的可能?春季號《就係香港》以專題講述新田/米埔的濕地生境,如何跟雀鳥及本地漁業共生共榮的故事。


圖1為在香港拍攝到的黑臉琵鷺和白臉琵鷺;
圖2為大濱鷸,香港為大濱鷸沿東亞澳大利西亞飛行航道遷徙的中途站之一。
(圖片由Daphne Wong 及James Kwok 提供)







春季號《就係香港》以專題再現香港各個特色燈塔及背後的故事。

立即訂閱: https://bit.ly/bhkspring24
一次訂閱2024春、夏、秋、冬季號:https://bit.ly/bhk2024

***隨書附送大型海報//Redraw the Hong Kong Sea海跟我們息息相關,但不少人眼中,海等於維港,而維港等於影響著樓價的一道風景,或者標誌城市繁榮的中環價值。但在本地繪本插畫家貓珊筆下,經過重新想像,重新繪畫的「Hong Kong Sea」地圖,在平時只有一片藍色的大海上,卻埋藏了很多被忽略了的故事。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