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交通,流動
交通,流動
Moving & Mobility
都市跟鄉村最大的分別,當後者傾向安土重遷,內向而穩定,前者卻追求變化和流動性( Mobility ) 以帶動發展。由實體的交通運輸、商貿活動、通訊物流,到結構性的人口遷徙、職業及階級的上游、知識及文化,以至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的交流⋯⋯開放及流動性是每個大城市保持活力的重要元素。
要促進社會的流動性,跟移動( Moving )方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無論是陸地上的火車、巴士、地鐵、小巴、的士或其他車輛,以至空中和海上的飛機和渡輪船隻,交通工具都是機械工業文明的產物,也是現代都市不能或缺的元素。即使來到互聯網時代,人們看似「可足不出戶而知天下事」,但交通運輸的作用和影響卻一直未有減少,尤其在香港這個一直重視流動性的地方。
無論在哪個時代,要到哪裡去,香港人一直追求最有效率的出行方式,也是世界上使用公共交通比率最高的地方之一。自二十世紀初大眾集體運輸工具出現之後,百多年來,本地的交通網絡及運輸方式一直在蛻變及擴展,並發展出由交通帶動的地區發展,影響著每一個人的生活,甚至主導了城市的定位及整體發展策略。
要促進社會的流動性,跟移動( Moving )方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無論是陸地上的火車、巴士、地鐵、小巴、的士或其他車輛,以至空中和海上的飛機和渡輪船隻,交通工具都是機械工業文明的產物,也是現代都市不能或缺的元素。即使來到互聯網時代,人們看似「可足不出戶而知天下事」,但交通運輸的作用和影響卻一直未有減少,尤其在香港這個一直重視流動性的地方。
無論在哪個時代,要到哪裡去,香港人一直追求最有效率的出行方式,也是世界上使用公共交通比率最高的地方之一。自二十世紀初大眾集體運輸工具出現之後,百多年來,本地的交通網絡及運輸方式一直在蛻變及擴展,並發展出由交通帶動的地區發展,影響著每一個人的生活,甚至主導了城市的定位及整體發展策略。
#REmember #REtrace
香港雖小,但陸上公共交通工具也真箇五花八門,除了電車、各式各樣的鐵路、巴士、小巴和的士等,曾經還有轎子和人力車。這些交通工具起源於不同年代,出現和消失的過程都各有不同,但都反照著城市在過去百餘年間的發展範圍及速度。1888年纜車正式落成通車,將維多利亞城的山頂和山腳連繫起來,但真正促進港島北岸發展的交通工具,卻是1904年通車的電車。由120年前主要沿著港島北岸行走,由西邊的堅尼地城一直延伸至東邊的筲箕灣,到後來因為多次填海而逐漸遠離海邊,電車早已成為城市變遷的見證者,也是少有不變的「倖存者」,令香港這個以速度和變化見稱的城市,仍保持著某些不變的底蘊。反過來,跟電車差不多同期出現的九廣鐵路,以九龍南端的尖沙咀作起點,用火車直達邊境羅湖,連通廣州。這條由南至北的鐵路,不但穿過群山,走過鄉郊,也將香港的城市發展由港島拓展至九龍半島及新界,甚至早在一百多年前便有著接駁九(龍) 至 (北)京,繼而連通至歐洲的雄心壯志。
在東西及南北的兩條軌道上記載著的,不只是電車和火車的足迹,也是城市規劃的宏圖大計。過程中,轎子和人力車的角色逐漸淡出,巴士、的士、小巴等等因應著城市道路網絡的擴張,提供更綿密及直接快速的交通,讓人們可以前往更遠的地方,生活方式亦變出更多可能性。當七十年代末地下鐵通車,並在過去45年間陸續變成本地交通運輸的主導角色;香港城市化的範圍及速度,以至人們出行及流動方式都發生了極大的改變。大部分人的衣食住行都在「鐵路沿綫」進行,地產物業以至社區發展都跟鐵路連成一體⋯⋯回顧過去百多年的交通方式演變,也許有助我們去梳理這個地方如何變化及箇中的歷史脈絡。
#REconnect #REcap
在回顧過程中,不難發現,除了先天地理環境因素,香港不少地區的興旺及定位變化,都跟其在交通運輸規劃中扮演著什麼角色有關。尖沙咀是英人最早在九龍發展的地區,在租借新界之前主要扮演著軍事防衛的角色。踏入二十世紀,尖沙咀海濱卻變成了本地最重要的海陸運輸樞紐,一方面有天星小輪連接港島,同時又成為國際海運中心—來自世界各國的大型遊輪船隻,遊客及貨物在這裡登岸後,隨即便可以到旁邊的九廣鐵路總站,乘火車北上新界及內地。在火車站和船運碼頭之間,則是多條巴士路綫,沿彌敦道開往九龍及新界各區。這般熱鬧光景,到了戰後更是有增無減:碼頭和車站周邊的地方發展出繁華的消閒購物娛樂場所及旅遊地區,由本地第一個購物商場海運大廈,到彌敦敦兩邊的酒店林立,以至七十年代中火車站搬到紅磡後,新發展的尖東海濱地段⋯⋯在不同年代,尖沙咀總是人來人往,跟她作為各式交通工具交匯處的定位有著必然關係。我們邀來曾撰寫尖沙咀海濱歷史的歷史學者蔡思行,和一直在拍攝城市大小角落的攝影師Jeremy Cheung,一方梳理尖沙咀海濱成為交通樞紐的經過及變化,另一方則穿梭於尖沙咀和紅磡兩個交通紐帶之間的地方,捕捉當下城市的流動脈搏。
#REtell
優秀的公共交通網絡,其中一個重要條件是多元化。在七十年代初未有地鐵時,小巴已佔去本地公共交通三分之一的乘載量,港九新界,由近到遠,由商業區到鄉郊,靈活地滿足市民的需要。地鐵的出現帶來本港交通的重大轉型,也直接令小巴尤其是紅Van的存活空間步步收窄。但吊詭的是,雖然深宵「亡命小巴」令市民又愛又怕,小巴行業多年來受到社團勢力影響等問題亦令人詬病,但紅Van一方面補充了那些鐵路未達的地區交通,同時又以點對點的直接方式連接市區和新界,將香港人靈活變通走位的特質表露無遺。也因為這樣,近年不但手寫小巴膠牌成為最有特色的香港在地文化產品之一,更有網絡小說和港產電影以紅Van作為香港文化身份的象徵而引起觀眾共鳴。當交通工具成為大眾市民的重要日常時,將之融入電影及藝術創作之中,也是順理成章。只要看看八十年代多部港產片中如何將交通工具變成故事一部分,和本地藝術家周俊輝在過去20年間,如何將的士變成城市風景及社會現象的「在場證明」,便可以說明交通工具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元素。今期除了邀來周俊輝分享他持續創作的畫作「的士系列」,兩位香港插畫家慧惠和Justin Tsui亦受邀進行創作,前者記下了荃灣街市街上,霓虹招牌映照著紅Van站頭的經典街景;後者則重繪了八十年代兩部港產片《烈火青春》和《緣分》中,藉著古老電車和當時通車不久的地鐵,變成故事中讓人留下難忘印象的一幕。
#REvisit #REcall #REtreat
當我們討論交通工具時,其實也在觀照這些交通工具所途經的道路。有路,才有路綫,是不變的道理。沿著一些香港早年開拓的道路,搭上最早期開通的路綫,沿路所見,不止是街景和建築物,也彷彿在經歷一趟由當下回溯從前的「時空漫遊」。
今年已經120年的港島電車路;戰前便開通、由尖沙咀碼頭出發開往九龍城(後來延伸至竹園) 的1號巴士;還有同樣是1號巴士,自1957年開始便接通梅窩至石壁水塘,隨後又延長至大澳。三條分佈於港島、九龍和離島的路線,三位本地攝影師陳傑、林曉敏和 Kevin Leung,分別坐上電車和巴士拍下沿路風景,同時也希望讓你看到,穿越港島多個地區心臟地帶的電車路; 途經油尖旺太子九龍城的彌敦道和太子道西,最後到達獅子山下;以及途經大嶼山南部差不多所有重要地區/景點的嶼南路。當你坐上電車或巴士,以不同速度和不同的水平視野去觀察這些道路時,再想像從前曾和你坐同上一條路綫,看過不同風景的人時,應會有另一番感受。當你再進一步去了解這些道路和路綫出現的年代背景,以及它們在當時社會帶來的意義,風景照背後,便多添了香港獨有的故事。一如不同人在不同年代,I go to school by bus,搭巴士又豈止是搭巴士?看到的風景,留下的回憶,都會因為時、地、人而異。
#REmote #REmode #REimagine
交通工具對於城市,尤其是香港,意義早就超越了交通工具本身,而跟地方的變化無法割裂,甚至塑造了人們對於地方的印象。輕鐵是本港唯一的地區性交通工具,只限在屯元天三區內行走,但經鐵行走的路綫,不但範圍不比港島電車綫小;途經的地區風景也有極大差異—屯元天不是一式一樣的新市鎮,而是三個在不同年代且有著不同發展模式的社區。輕鐵路軌把她們連接起來,讓人看到沿路的漸變或突變,輕鐵本身更和社區融為一體。
若說輕鐵「塑造」了屯元天,那麼位於尖沙咀和油麻地之間的佐敦,交通運輸對於這片「說不清」的地方更有著重大影響。 二十世紀後九龍半島和新界開始發展,1933年落成的佐敦道碼頭及巴士總站,將佐敦變成港九新界最重要的交通樞紐,在六十年代更造就本地第一個大型私人住宅區「八文樓」的出現。到了七十年代末地鐵通車,尖沙咀和油麻地之間更設有佐敦站,「佐敦區」在娛樂消費飲食及人流卻毫不遜色於旁邊的油尖旺。千禧年後,碼頭因為西九填海消失,原址建成當時西鐵綫上的市區站「柯士甸」,還有通往赤鱲角機場的九龍站,2018年又有了連通內地的高鐵西九龍站。在柯士甸站和佐敦舊區之間,雖只隔著一條廣東道,卻分隔成兩個反差極大的社區。
佐敦經歷了本港多次重要的交通轉型,在區內住了一輩子的人,感受自然最深。常說城市規劃應以人為中心,但本港的交通及道路規劃,長年卻以車輛優先。書最後有來自「道路變革」兩位成員的文章,既分析本港以車輛優先的道路使用政策,同時援引不同國家減少車流量及提高單車使用率的例子,帶來重新想像。Keeping HK Moving,其實還有各種不同的可能性。
按:1979年港府曾推出「Keeping Hong Kong Moving政策白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