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Too Good to be true/
Nothing to envy

回顧一個已經消逝的時代不一定為了懷舊;將視野目光或量度事物的標準,眷戀或停留在從前某個年代才是。回顧和懷舊兩者有重疊的部分,卻不完全等同。有些人喜歡話當年,有些人將集體回憶變成商品去消費;有些人卻不屑回望從前,只顧活在當下。種種取態都跟個性、年紀、成長環境及生活歷練有關係。當下,不少年事漸長的人更傾向斷捨離,而年輕人對於一個他們未曾存活過的舊年代,卻可以遐想無限,甚至充滿憧憬。 而不同世代之間,對於同一個時代,同一個地方,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解讀和取向。無論是直接親身經歷的「回憶」,或者只是間接聽聞,經由互網絡大量資訊囫圇吞棗去認識,兩者都沒有所謂絕對真實。最真實的反而是,回顧/想像那個時代的人,當刻用怎樣的視角出發,投射出怎樣的情感。


#REcap #REvisit #REdraw


不少人都形容,八十年代是香港的「黃金盛世」。那時候,我們自覺香港的小,同時又自滿於香港的繁榮偉大。心底裡雖然知道長年處於不同國度不同文化的縫隙之間,但同時又享受這種邊緣性帶來的國際視野及多元化。即使面對九七未來前途不在我手的焦慮,也明知道一剎那光輝不代表永恆,但仍不放過每一個機會,每一種可能。八十年代,我們很國際,但我們又很本地。我們意圖放長雙眼想像五十年之後的光景不變,但現實上卻往往只著眼於跟前利益和即時收成。透過當時的影像記錄去回看那個的「香港大都會」時,你會發現,跟六七十年代比較,香港真的不一樣了。更密集的霓虹招牌,處處反光的玻璃幕牆高廈,將城市的無限商機和動力活現眼前,也令醉生夢死的慾望橫流不言而喻。穿上名牌衣飾的人們,臉上多了現代都市人的精明自信,但對於未來的惶惑不安還是會在不經意間流露。Keith Macgregor 和 Greg Girard 兩位風格截然不同的外籍攝影師,為八十年代的香港留下不同面向的影像記錄,捕捉了城市當時的外在景觀和內在情緒,再對照那十年間《香港年報》圖片所記錄的城市變化,我們就可以不同視點,開始八十年代香港的時光旅程。在路上,你會遇上一個個在八十年代時風華正茂的人。他們的冒起與成功並非偶然,後來的隕落或悄然消失,亦跟城市的變化息息相關。


#REmark
#REdiscover #REverso


八十年代香港的亮點之一,必然是當時的新建築。六七十年代香港經濟開始起飛,由大會堂到康樂大廈(現怡和大廈)等現代建築先後落成,令香港脫離英式殖民地城市的舊貌,迎接都會新時代。來到八十年代,更多的歷史建築被拆去,騰出空間迎接後現代來臨。建築不止是地標,更成為塑造城市新形象的重要元素。在攝影師 Tugo Cheng 的鏡頭下,八十年代的城市建築是如此高聳、龐大而奇特。這些當年標誌著時尚與現代性的新建築及新社區,一再出現在那時的賣座電影中。從事戰後建築研究的幾位年輕學者,將電影結合城市發展背後的價值觀,說明建築和流行文化如何塑造黃金年代的印象。在八十年代同屬時尚潮流代表的尖東,也是當時電影或音樂 MV 的熱門取景地點,但自 2000 年後尖東卻變成了人們眼中的 faded glory,熱鬧不再。居港法籍攝影師 Romain Jacquet-Lagrèze 為我們用影像記下區內如何將時光凝住在八十年代;近年專注研究城市文化的資深藝術行政人員茹國烈,則用文章解讀尖東失去光環的原因,同時探索她作為城市「夜經濟」地區的潛能。


#REbrand #REstart #REdraw


有了六七十年代的埋頭苦幹,來到八十年代,不少香港企業或品牌亦步入騰飛階段。 「香港設計之父」石漢瑞(Henry Steiner)在六十年代初來到香港,適值參與了城市的轉型。他獨特的跨文化設計風格,將人們經常掛在口邊的「中西交匯,新舊並存」抽象特質,呈現在具體的Logo及平面設計上。 在八十年代經他主理的品牌設計多不勝數, 不少都深入大眾市民生活之中。四十年過去了,城市改變良多,仍然以香港為家的他,又怎樣思考 Branding HK?

建築和設計在八十年代迎來新里程,香港電影在當時更是發光發熱。當時的港產片票房連年破紀錄,但今天更讓人回味的,卻是多元化題材及拍攝風格的作品。爾冬陞在七十年代時曾是邵氏古裝武俠片男主角,卻在八十年代中成功轉型做導演,拍下今日重看仍覺得沉重有力的處女作《癲佬正傳》。商 業上的成功一直都是香港的主流標準,當日能夠出現不止一部這類寫實的小眾作品,在票房和獎項上也受肯定,除了電影及創作人本身的努力,當時的社會環境和人心也值得探究。目擊了香港電影工業由盛轉衰的爾冬陞當下仍在拍電影,回顧這條由 17 歲走到現在 65 歲的「香港電影之路」,他和香港電影如何保持初心?

今日很多年輕世代仍在聽的廣東歌,不少都來自八十年代,去年最賣座的電影《梅艷芳》 更直接將這位在八十年代當紅的香港 icon 事跡搬上銀幕。八十年代的確出現了不少明星,唱片和演唱會都賣個滿堂紅,但當時人們聽到的聲音,除了主流的梅艷芳張國榮, 也有另類的達明一派和 Beyond;廣東歌其實不少改編自歐美及日本,電台電視也不只播中文歌。從石家豪和謝炎安兩位藝術家的創作之路,會看到「浪奔浪流上海灘」如何啟發藝術家思考自身的文化身份,重畫少女林憶蓮時又如何突顯與時人相異的審美標準。不囿於傳統框框的他們,帶出八十年代流行文化在消費娛樂和懷舊以外的意義。


#REbirth #REcord #REbuild
#REimagine #REmoval


八十年代過渡期中的香港,另一樁大事是清拆九龍城寨。百餘年來城寨一直存在,也像城市的其他地方一直在變化,但有著「三不管」 的招牌,讓這個地方長期處於一種「外飛地」的狀態,政府視之為城市管治的污點,市民對她的印象則是藏污納垢的罪惡之城。1984 年簽訂《聯合聲明》後,中英政府對清拆城寨達成共識,城寨才突然受到舉世關注。但當時對這個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城中城最感興趣的,卻是來自外國及日本的攝影師、建築師、歷史學家等。在清拆前的數年間,建築師 Ian Lambot、攝影師 Greg Girard 和建築學者何巽先後進入城寨進行長時間記錄及研究,成果直接影響後來大部分人對城寨的印象和理解。

清拆後,城寨卻沒有完全消失,反而透過本地及外國不同創作媒介及傳播渠道轉生甚至重生。世界各地的人,從城寨身上,竟看到 Cyber Punk(數碼龐克)世界的實體版。殘破的城寨作為法治以外的地下世界, 成為現代人抗衡都市化及未來科技對人的規範及操控的象徵。對城寨進行再想像的也不止於荷李活或日本的電影或動漫,本地小說家、漫畫家、插畫師和遊戲設計師,即使未有機會在清拆前體驗城寨的真身,卻不約而同借城寨寄託他們對於八十年代香港、社區人情、現世主流價值以至歷史保育承傳的情感投射。消失的城寨越是神秘,帶來的想像空間就越多。清拆城寨反而帶來城寨的「重 生」,這種弔詭狀態可會發生在未來的九龍城社區身上? 近期市區重建局宣佈區內多條街道、市政街市及賈炳達道公園的重建計劃。28年前清拆城寨後,今天來到九龍城面臨重建,又會帶來什麼影響?


#REdefine
#REmembrance #REthink


不同世代的人對於某一個年代各有懷抱,「過來人」的經驗有可取,但「未來過的人」想法也不容抹殺。五十後的黃仁逵,是作家 / 畫 家,曾任多部電影的美術指導。他回憶中的八十年代有著濃郁的質感和色彩,卻沒有懷舊。漫畫家 / 填詞人小克、哲學博士鹽叔、城市研究學者黃宇軒、演員 / 獨立導演盧鎮業, 他們分別來自七十及八十後,八十年代正值他們的童年或少年期。從對話中反思這個「黃金盛世」時,四個人各有懷抱,將童年回憶結合成長後的觀察和分析,疏理出八十年代的特色,從而帶領我們珍惜當下,繼續往前走。我們也邀請了這個夏天參與《就係香港》實習計劃的多位千禧世代大學生,「分享」他們對只能耳聞未能目睹的八十年代的想法。「八十年代關我咩事」是起點,重要的是過程中他們如何認識父母一輩所走過的時 代,如何和不同年代不同想法的人連結,從對自我理解和社會價值的異同的思考,找到自己今天的立足點。

無論哪個時代,Being(自己是誰,如何存在)都是大問題。亢奮的八十年代是 too good to be true 抑或 nothing to envy 都好, 這一刻回望,若能明瞭當時即使美好但未能意識好壞在哪裡;今日即使困難重重,但每一刻都懂得珍惜,也是一種覺悟。一個城市怎樣去解讀本身的歷史,往往決定了她在當下或未來要走的路。若干年之後,若你仍記得你活著的此城此刻,能用感性去代入,用理性去思考,用意志去做選擇,無論哪個年代,都是黃金而璀璨的。

就在這期準備殺青的時候,傳來了編劇 / 導演羅啟鋭逝世的消息,我們謹以此期,獻給這位好朋友,及他的那個年代。


︎更多內容:《就係香港》2022夏季號專頁
Let’s Read HK Together,按此立刻訂購!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