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The Street Issue
The Street Issue
莫失莫忘,街道永誌
2021秋季號,和大家一起行街。
從前,行街只是出入必經,或者消閒娛樂。現在,久沒有機會出國旅行,在香港行街也可視作另一種旅行方式。而自疫情發生以來,因為限聚令或者突如其來的隔離措施,自由自在地行街,不再是理所當然的事。 這個秋天,疫情雖仍未完全遠離,我們要學習和病毒共存;除了行山,也不妨重拾在市區行街的滋味,重新體驗香港。
#REdefine #REframe #REvisit
毫無疑問,香港人經常行街。但喜歡行街的理由,近年卻更多樣化。 行街由主要為了購物消閒,到後來冷氣商場取代街道,提供上述同樣功能,甚至更舒適方便時,街道也漸漸在人們的視野之中消失。但近年來,「行街」反而「進化」為一種體驗香港城市文化特色最重要的方式之一。觀賞/觀察街道上不同年代各種風格的建築,光顧苦心經營數十年的街坊老店,或者尋找碩果僅存的霓虹及書法字招牌,從而追溯/追憶這個城市數十年來堆疊的浪漫,或憑弔頻臨消逝的燦爛⋯⋯社交平台上,無數人正在分享他們眼中的香港。無論什麼理由都好,不爭的事實是,香港街道的複雜多元,讓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感興趣的角度。由命名方式到語言上的漢英互譯,由地理條件到歷史或管治因素,單是街道的名稱或者形態,已經可以書寫出一部香港街道詞典。
然而這種集體亢奮的「城市探索」背後,也背負著一道「正在消逝」的陰影和悲情。曾經塑造了香港城市繁華形像的各類視覺符號,承載著不同歷史階段的舊建築;以及將香港人窮則變變則通的拼勁,讓不同族群不同文化混雜的兼容度,具體又立體呈現出來的街道空間、建築、設計、工藝以至昔日的生活智慧和價值觀,都在極速地流逝。簡而言之,在戰後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起飛而積累的香港街道文化,此時此刻正在瀕危邊緣。
在這樣的背景下,令更多人珍惜每一次行街的經驗,甚至將行街本身變成「目的」――從前只是匆匆路過,如今卻恍如拿著放大鏡(相機/手機),花時間費心思去記錄眼前街景,成為未來歷史的見證者。當這些影像在社交平台上流傳,也在進一步加深了人們對香港的城市印像。相比起歐洲城市嚴密工整的層次格局,亞洲包括香港的城市景觀雖然不齊整卻富於表現力。透過影像,這份強大的感染力更表露無遺。本期,我們也由影像開始去行街:除邀來三位本地攝影師:擅長捕捉街道光影變化的Jeremy Cheung、對焦人情和社區連結的Hugo Poon,以及五年來致力拯救和保育本地廣告招牌的Streetsign,分享他們多年來在香港街拍的成果;我們也展示了三位著名外籍攝影家在不同時期來港拍攝的街道影像――John Thomson在開埠早期(1869-71年)拍下的維多利亞城多條街道;曾效力Magnum圖片社的荷蘭攝影師Ed Van der Elsken在1959年拍攝的中環和灣仔;以及從事攝影逾50年的英國攝影師Keith MacGregor,在七、八十年代拍下那中西新舊共融著的鬧市。我們也沒有遺忘,何藩作為香港城市景貌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影像記錄者,他在五、六十年代拍下的香港街道光景,是如何建構了往後幾代人的情感記憶。本地與外來,當代與從前,當影像前後並置時,又一次印證香港城市過去百多年的豐盛內涵,也再一次提醒著,城市的多元性,必須開放兼容不同的視角,才得以表現無遺。
#REcord #REgret #REdraw
影像在記錄香港街道以至整體發展歷史上,固然扮演重要的角色。但同時間,還有更多不同背景和專業的人,用自己的方式去記錄並解讀香港的街道文化。在城市規劃師Peter Cookson Smith(施培德)和設計學者郭斯恆兩者身上,同樣是街道空間,卻讓人看到不同的著墨點和觀察,也各有一套記錄和研究方式。1977年便來港從事城市規劃的施培德,由七十年代主理當時的大埔新市鎮,到近年的港島海濱規劃,參與過無數本地、內地以及亞洲大大小小的城規項目,但這位英國紳士卻在2003年開始在港九各舊區街道漫遊並進行素描,一筆筆仔細記下街道上密密匝匝的建築、招牌、行人、小販、商鋪和商品。
素描沒有色彩,但畫中香港街道的聲色卻未有被掩蓋。這種街頭經驗,讓施培德更深入理解香港城市結構和特徵,也更明瞭本地城市規劃及舊區再生的需要。在理工大學研究傳意設計的郭斯恆,則以霓虹招牌、香港字型和花園街小販作主題,整理香港街道文化多個重要元素。施培德和郭斯恆雖然擁有不同專業背景,年紀和興趣亦不一,卻同是都市漫遊者,融入街頭去記錄街頭。 近年興起的插畫(Illustration)和都市速寫(Urban Sketching),也參與了記錄香港行將或已經消逝的街道風景。2005-2010年間,在灣仔喜帖街(利東街)開始被遷拆重建的過程中,本地插畫家Stella So便用她飛揚的插畫,記下喜帖街最後的身影,讓這一條再回不去的街,得以留在畫中。本身從事廣告設計的Alan Cheung,近年則開始用速寫方式,在各個舊區街道坐上一兩個小時,以畫筆記下街道的一瞬。當街道景觀極速消失,城市速寫家也彷彿和時間競賽,爭分奪秒為街頭畫像。速寫中記下了特色建築或觀察街道的特別角度,也記下了速寫人關切又緊迫的心情。
#REdiscover #REmap #RElive
視覺構成我們的城市記憶,讓我們得以重新發掘習以慣常的一切。在籌備這次「行街」專題中,我們也嘗試再檢視一些常被忽視的街道空間。「在中環行街」專題中,我們聚焦在中環商業區中心德輔道中、身處山坡上的各條橫街斜路,還有因為疫情而變得更冷清的摩羅街,嘗試重新發現它們的意義。德輔道中終日人來車往,卻鮮有人會選擇這裡「行街」――過於擠迫的行人道,因為繁忙車流而帶來的空氣污染,固然令步行經驗大打折扣,但長年以來被單一定性為商業街和交通樞紐,卻也限制了人們對這條歷史悠久街道的想像。我們順著電車路,由東走到西,由現在走到百年前,再發現潛藏其中的故事。基於同樣心情,我們邀來曾花三年時間去記錄深水埗棚仔以及舊區樓梯舖和寮屋的民間自發組織「知築常落」和「草民軼誌」,一起攀上砵甸乍街、嘉咸街、卑利街多條歷史悠久的斜路去,嘗試去追尋,是誰打造了中環山城的景觀和價值。至於近年活躍於公共空間營造的One Bite Design,則分享了他們對於摩羅街的創意想像――本身是摩羅街鄰居的One Bite Design,眼見這條曾經國際知名的旅遊街道,在疫情之後變得更加簫條,於是開始思考如何用遊戲化的互動方式,連結在街區上生活的人與街道的關係。香港一直存在不少主題式商業街,摩羅街以外,波鞋街、海味街等的形成,都是有機而不是規劃而來;但面對旅遊業形勢逆轉,以及社區意識的轉變,如何重生而不是從此末落或仕紳化,將是不少街道需要面對的問題。
#REgion #REcharge #REfraction #REplant
除了中環,在超過八成都是山脈的港島北部,開闢每一寸平地都在挑戰自然的限制。依山而建的台,在二十世紀初開始,提供了一種因地制宜、自成一角的居住空間。百年後的今天,雖然不少台上住宅早由原來三、四層高的唐樓,重建成為高樓,原來的層次不再,但斜路依然成功令人的步速放慢,插畫師Che-ting,在西環七台來了一次徒步旅行,因為慢速,才能把台上的歷史和生活風景看得更仔細。我們也邀來了三位插畫家包括林建才、UUendy Lau和Pen So,深入三個九龍街區:充滿英倫味道的九龍塘;以樹木命名街道的大角咀;以及用數字去為工業區街道命名的新蒲崗,發揮他們的想像。近年主編了《我香港,我街道》系列的香港文學館總策展人鄧小樺,亦將她在旺角和油麻地日夜漫步的經驗,提升到精神和哲學的叩問,即使街道如迷宮,依然值得流連忘返。街道如人,當你不再局限於眼前,重新想像,空間便可以無限放大。
書中最後專題,我們從一棵西洋菜,透視出本地菜過去數十年如何盛,又如何衰,連結著香港城鄉在過去數十年的變化。街道是屬於城市的,但生活在都市化的環境,人和一切動植物都需要更大的喘息空間,才能平衡。愈是城市化的環境便愈需要疏理人與自然的關係,一如在紛亂擠擁的鬧市街頭,當你看到一棵樹像精靈般綠油油地佇立著,彷彿一再提醒我們,即使城市衰落,街道消亡,希望還是會在,只要你還未放棄。
從前,行街只是出入必經,或者消閒娛樂。現在,久沒有機會出國旅行,在香港行街也可視作另一種旅行方式。而自疫情發生以來,因為限聚令或者突如其來的隔離措施,自由自在地行街,不再是理所當然的事。 這個秋天,疫情雖仍未完全遠離,我們要學習和病毒共存;除了行山,也不妨重拾在市區行街的滋味,重新體驗香港。
#REdefine #REframe #REvisit
毫無疑問,香港人經常行街。但喜歡行街的理由,近年卻更多樣化。 行街由主要為了購物消閒,到後來冷氣商場取代街道,提供上述同樣功能,甚至更舒適方便時,街道也漸漸在人們的視野之中消失。但近年來,「行街」反而「進化」為一種體驗香港城市文化特色最重要的方式之一。觀賞/觀察街道上不同年代各種風格的建築,光顧苦心經營數十年的街坊老店,或者尋找碩果僅存的霓虹及書法字招牌,從而追溯/追憶這個城市數十年來堆疊的浪漫,或憑弔頻臨消逝的燦爛⋯⋯社交平台上,無數人正在分享他們眼中的香港。無論什麼理由都好,不爭的事實是,香港街道的複雜多元,讓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感興趣的角度。由命名方式到語言上的漢英互譯,由地理條件到歷史或管治因素,單是街道的名稱或者形態,已經可以書寫出一部香港街道詞典。
然而這種集體亢奮的「城市探索」背後,也背負著一道「正在消逝」的陰影和悲情。曾經塑造了香港城市繁華形像的各類視覺符號,承載著不同歷史階段的舊建築;以及將香港人窮則變變則通的拼勁,讓不同族群不同文化混雜的兼容度,具體又立體呈現出來的街道空間、建築、設計、工藝以至昔日的生活智慧和價值觀,都在極速地流逝。簡而言之,在戰後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起飛而積累的香港街道文化,此時此刻正在瀕危邊緣。
在這樣的背景下,令更多人珍惜每一次行街的經驗,甚至將行街本身變成「目的」――從前只是匆匆路過,如今卻恍如拿著放大鏡(相機/手機),花時間費心思去記錄眼前街景,成為未來歷史的見證者。當這些影像在社交平台上流傳,也在進一步加深了人們對香港的城市印像。相比起歐洲城市嚴密工整的層次格局,亞洲包括香港的城市景觀雖然不齊整卻富於表現力。透過影像,這份強大的感染力更表露無遺。本期,我們也由影像開始去行街:除邀來三位本地攝影師:擅長捕捉街道光影變化的Jeremy Cheung、對焦人情和社區連結的Hugo Poon,以及五年來致力拯救和保育本地廣告招牌的Streetsign,分享他們多年來在香港街拍的成果;我們也展示了三位著名外籍攝影家在不同時期來港拍攝的街道影像――John Thomson在開埠早期(1869-71年)拍下的維多利亞城多條街道;曾效力Magnum圖片社的荷蘭攝影師Ed Van der Elsken在1959年拍攝的中環和灣仔;以及從事攝影逾50年的英國攝影師Keith MacGregor,在七、八十年代拍下那中西新舊共融著的鬧市。我們也沒有遺忘,何藩作為香港城市景貌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影像記錄者,他在五、六十年代拍下的香港街道光景,是如何建構了往後幾代人的情感記憶。本地與外來,當代與從前,當影像前後並置時,又一次印證香港城市過去百多年的豐盛內涵,也再一次提醒著,城市的多元性,必須開放兼容不同的視角,才得以表現無遺。
#REcord #REgret #REdraw
影像在記錄香港街道以至整體發展歷史上,固然扮演重要的角色。但同時間,還有更多不同背景和專業的人,用自己的方式去記錄並解讀香港的街道文化。在城市規劃師Peter Cookson Smith(施培德)和設計學者郭斯恆兩者身上,同樣是街道空間,卻讓人看到不同的著墨點和觀察,也各有一套記錄和研究方式。1977年便來港從事城市規劃的施培德,由七十年代主理當時的大埔新市鎮,到近年的港島海濱規劃,參與過無數本地、內地以及亞洲大大小小的城規項目,但這位英國紳士卻在2003年開始在港九各舊區街道漫遊並進行素描,一筆筆仔細記下街道上密密匝匝的建築、招牌、行人、小販、商鋪和商品。
素描沒有色彩,但畫中香港街道的聲色卻未有被掩蓋。這種街頭經驗,讓施培德更深入理解香港城市結構和特徵,也更明瞭本地城市規劃及舊區再生的需要。在理工大學研究傳意設計的郭斯恆,則以霓虹招牌、香港字型和花園街小販作主題,整理香港街道文化多個重要元素。施培德和郭斯恆雖然擁有不同專業背景,年紀和興趣亦不一,卻同是都市漫遊者,融入街頭去記錄街頭。 近年興起的插畫(Illustration)和都市速寫(Urban Sketching),也參與了記錄香港行將或已經消逝的街道風景。2005-2010年間,在灣仔喜帖街(利東街)開始被遷拆重建的過程中,本地插畫家Stella So便用她飛揚的插畫,記下喜帖街最後的身影,讓這一條再回不去的街,得以留在畫中。本身從事廣告設計的Alan Cheung,近年則開始用速寫方式,在各個舊區街道坐上一兩個小時,以畫筆記下街道的一瞬。當街道景觀極速消失,城市速寫家也彷彿和時間競賽,爭分奪秒為街頭畫像。速寫中記下了特色建築或觀察街道的特別角度,也記下了速寫人關切又緊迫的心情。
#REdiscover #REmap #RElive
視覺構成我們的城市記憶,讓我們得以重新發掘習以慣常的一切。在籌備這次「行街」專題中,我們也嘗試再檢視一些常被忽視的街道空間。「在中環行街」專題中,我們聚焦在中環商業區中心德輔道中、身處山坡上的各條橫街斜路,還有因為疫情而變得更冷清的摩羅街,嘗試重新發現它們的意義。德輔道中終日人來車往,卻鮮有人會選擇這裡「行街」――過於擠迫的行人道,因為繁忙車流而帶來的空氣污染,固然令步行經驗大打折扣,但長年以來被單一定性為商業街和交通樞紐,卻也限制了人們對這條歷史悠久街道的想像。我們順著電車路,由東走到西,由現在走到百年前,再發現潛藏其中的故事。基於同樣心情,我們邀來曾花三年時間去記錄深水埗棚仔以及舊區樓梯舖和寮屋的民間自發組織「知築常落」和「草民軼誌」,一起攀上砵甸乍街、嘉咸街、卑利街多條歷史悠久的斜路去,嘗試去追尋,是誰打造了中環山城的景觀和價值。至於近年活躍於公共空間營造的One Bite Design,則分享了他們對於摩羅街的創意想像――本身是摩羅街鄰居的One Bite Design,眼見這條曾經國際知名的旅遊街道,在疫情之後變得更加簫條,於是開始思考如何用遊戲化的互動方式,連結在街區上生活的人與街道的關係。香港一直存在不少主題式商業街,摩羅街以外,波鞋街、海味街等的形成,都是有機而不是規劃而來;但面對旅遊業形勢逆轉,以及社區意識的轉變,如何重生而不是從此末落或仕紳化,將是不少街道需要面對的問題。
#REgion #REcharge #REfraction #REplant
除了中環,在超過八成都是山脈的港島北部,開闢每一寸平地都在挑戰自然的限制。依山而建的台,在二十世紀初開始,提供了一種因地制宜、自成一角的居住空間。百年後的今天,雖然不少台上住宅早由原來三、四層高的唐樓,重建成為高樓,原來的層次不再,但斜路依然成功令人的步速放慢,插畫師Che-ting,在西環七台來了一次徒步旅行,因為慢速,才能把台上的歷史和生活風景看得更仔細。我們也邀來了三位插畫家包括林建才、UUendy Lau和Pen So,深入三個九龍街區:充滿英倫味道的九龍塘;以樹木命名街道的大角咀;以及用數字去為工業區街道命名的新蒲崗,發揮他們的想像。近年主編了《我香港,我街道》系列的香港文學館總策展人鄧小樺,亦將她在旺角和油麻地日夜漫步的經驗,提升到精神和哲學的叩問,即使街道如迷宮,依然值得流連忘返。街道如人,當你不再局限於眼前,重新想像,空間便可以無限放大。
書中最後專題,我們從一棵西洋菜,透視出本地菜過去數十年如何盛,又如何衰,連結著香港城鄉在過去數十年的變化。街道是屬於城市的,但生活在都市化的環境,人和一切動植物都需要更大的喘息空間,才能平衡。愈是城市化的環境便愈需要疏理人與自然的關係,一如在紛亂擠擁的鬧市街頭,當你看到一棵樹像精靈般綠油油地佇立著,彷彿一再提醒我們,即使城市衰落,街道消亡,希望還是會在,只要你還未放棄。
︎更多內容:《就係香港》2021秋季號專頁
Let’s Read HK Together,按此立刻訂購!
Let’s Read HK Together,按此立刻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