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ew//

REcall//

Toy Story 香港製造

      
撰文// 三三    攝影// 謝浩然
參考資料// 《香港玩具圖鑑》(商務印書局,2017)/《香港玩具傳奇》(香港文化博物館,2017)/《香港塑膠》(香港塑膠業廠商會,1970年合訂本)


電影及動漫角色成為玩具最重要的來源,圖中女工正在為科幻電影《星球大戰》的人物進行包裝,輸往美國。(政府圖片資料室圖片)

洋娃娃是玩具一大主流。香港除了曾為美國廠商代工芭比公仔,也出產大量自家設計的洋娃娃款式。(政府圖片資料室圖片)

在玩具大世界之中,「香港製造」卻能在戰後五十年代招徠外國商家,甚至招攬國際品牌到港設廠,並在七十年代初晉身世界玩具的出口中心,本身就是一個奇蹟。

戰後的地緣政治,勞動人口密集,生產成本低廉,都是五、六十年代香港工業起飛的原因,但未能完全解釋香港玩具成功之道。回顧這些昔日大行其道的玩意時,會發現,本地玩具製造商觸覺敏銳,反應快,創意未必無限但毅力肯定無比,才是成就這個傳奇的關鍵。


莊慶輝形容,「收集香港玩具是因為小時候家境並不富裕,只能負擔得起一些平價的香港玩具或中國玩具。」在眾多藏品中,早年為幼童而設的硬膠洋娃娃是他至愛之一。香港製作的洋娃娃款式林林總總,行銷全球,有的造型更以真人臉孔作為參照。在上環東街經營街頭玩具攤檔的他,曾經重遇圖中洋娃娃的原型人物,當年在開達生產線工作的女士,後來也變成玩具生產商。

戰前,前傳

楊維邦既是漫畫收藏家和研究者,本身亦熱愛收集玩具。2017年時,他和另一位玩具收藏家莊慶輝合力撰寫了《香港玩具圖鑑》一書(商務印書館出版) 。厚厚的一本,由戰前開始,分門別類去記錄歷代曾在香港流行的玩具:公仔紙、鐵皮玩具、塑膠玩具、洋娃娃、交通工具、手槍、棋類、面具;在士多辦館出售的雪條棍、汽水蓋、刀劍仔、煮飯仔、膠兵仔⋯⋯還有傳統的九子連環、編織玩具、波子,以至各種節慶玩具⋯⋯就算撇開書後面的中國和日本部分,已叫人眼花撩亂,好一個繽紛的玩具大世界。香港文化博物館也在2017年時舉辦「香港玩具傳奇」展覽,重溫香港玩具的輝煌一頁。


由草編發展而來的膠線編,因為色彩艷麗,曾成為流行工藝品之一。但七十年代後工資上揚,這種需要大量人手和時間的玩意,便轉移到內地農村生產,但後來也被淘汰。(藏品由楊維邦提供)


昔日山寨廠參照日本及美國卡通或特攝片集製造的老翻機械人,多以平價膠料製造,造工較粗糙但已能吸引當日基層小朋友。(藏品由楊維邦提供)

「這個城市生產的玩具比世界上其他地方都要多,但為何我們卻對這些遺產視而不見?」要追溯香港玩具起飛的背景,田邁修博士(Matthew Turner)在《香港玩具圖鑑》序言中提出:香港早期工業受惠於三十年代廣州和上海的玩具工廠。當時已有商人在上環荷李活道開設工場,生產紙蛇、紙扇、洋娃娃、鐵皮玩具車和飛機。這些早期工廠,從清代的「中國貿易」中汲取了大量文化和商業養分—當時對外輸出的「中國貿易」商品,玩具是其中重要一環,龐大的生產線遍佈廣州和珠三角地區,包括香港。而經由香港出發的貿易路線,更涵蓋歐洲、美國、澳洲及亞洲的華人社群。但當時的「玩具」卻不一定為孩子而設,反而更像娛樂大人的高級玩意。在十九世紀末之前,孩子們玩的,主要都是自家製玩具。


手槍是玩具一大類型,各款港產手槍,由木製到塑膠,滿足小男孩的慾望。(藏品由楊維邦提供)


傳統節日也有各自的玩意,中秋燈籠之外,六十年代生產的塑膠龍船和香包掛飾,在端午期間掛在室內及胸前。(藏品由楊維邦提供)

到了1930年代後期,內地政局不穩,部分廠家前來香港設廠,其中上海康元製罐廠和南華玩具金屬製品兩家工廠便先後於1932和1939年在港開業。其中康元在筲萁灣設分廠,用製罐剩餘的鐵皮生產月份牌和日用品之餘,也生產鐵皮玩具。這些早期玩具雖說是「香港製造」,但主要為內地廠家的製品,加上鐵皮玩具製作時既費事也耗工,多屬於手工作業模式。


開達的產品多是自行設計,早期的棒球娃娃用彈簧讓娃娃的手和頸部可以活動。(藏品由楊維邦提供)

基比娃娃源自美國,日本有自家演繹的版本。港產版本則用上平價軟膠製作。(藏品由楊維邦提供)

塑膠成就

真正令香港玩具業冒升國際的,要數六十年代開始生產的塑膠玩具。在1950年發生韓戰、聯合國對中國實施禁運之前,香港因藉自由貿易港的地位,肩負著外國產品進口中國,中國產品出口外國的轉口角色。禁運令香港無法再倚靠內地轉口貿易,「1951至1955年間,香港向中國的出口總額從16億下降至1.82億港元,佔出口總值的比例亦從36.2%暴跌至7.2%。韓戰禁運對香港經濟打擊沉重,倉儲、貨運、銀行、保險等行業首當其衝。部分從事轉口貿易的人員熟知工業原料的供應來源和產品銷路,不少人轉投工業生產以謀求生機,迅速推動香港工業的增長。」(註:香港記憶網站「香港戰後工業發展」)

本地商家在政府推動下,轉移在本地發展紡織玩具等輕工業。合成塑膠在二戰時大量用於軍需品;在戰後五十年代,歐美化工企業向本地商家供應新興物料:塑膠,帶動本地塑膠業冒起。當時的塑膠製品廠包括「幸福」和「中元」等,主要生產生活用品,也旁及玩具及人造膠花(五十年代中期人造膠花更風靡歐美)。而著名玩具製造商「開達」,也早於五十年代便大量生產OK嘜塑膠玩具,作本地及外銷。

六十年代香港有廠商開始模仿日本的機械人玩具,主要以塑膠為物料。圖中的港產月球太空人一號,卻在手臂貼上英國旗(登月太空人為美國人),幽默地突出以前香港為英國殖民地的身份。(藏品由Keepkeepcompany提供)

當時的外圍經濟環境也推波助瀾——自一戰後,日本取代德國成為世界玩具生產的重地,其中大量美國玩具都外判到日本生產,成為日本玩具的最大出口國。但隨著六十年代日本工資上漲,美國商人便把大部分玩具生產轉移到當時勞動力相對便宜的香港來;而香港廠家有鑑於本地市場規模小,也將目標改投西方市場。這些成本便宜的玩具產品,多以代工(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OEM)模式運作,有外國廠家更收購或在港自設廠房建立生產線。美國Marx早於1954年便率先在香港開設塑膠玩具廠,生產迪士尼卡通公仔等著名動漫品牌產品,成為本港最大玩具生產商之一;Mattel美泰兒為了應付芭比公仔的龐大需求,在六十年代起以香港為生產基地,其後更收購與之合作的香港實業公司;Mego美高公司在七十年代開始生產DC和Marvel、《星空奇遇記》和《猿人爭霸戰》等漫畫和電影角色人偶,也早於六十年代與港商合夥創辦勵利有限公司,全盛時有六成玩具產品都在港製造。

角色扮演是玩具的重要主題,煮飯仔遊戲更是每個小女孩的共同記憶。早期的煮飯食器具主要是杯杯碟碟,後來發展出各式家電如攪拌機、焗爐和電風扇等,反映出家庭用品的進步。(藏品由Keepkeepcompany提供)

黄金盛世

為外國廠商代工外,當時有一些本地廠家憑著敏銳的市場觸覺,自行設計款式。以港產洋娃娃為例,款式及物料眾多,早已超出早期以賽璐珞膠製作的簡陋。早期的硬膠娃娃專供幼童玩耍,後來又演變至可以走路,衣飾及神情動態不一,價錢豐儉由人。當時「開達」的產品多是自行設計,除了水槍和電動太空人,甚至有生產路軌火車和競賽跑車等高級玩具,更致力開發自家洋娃娃,當中包括「木蘭」公仔。到了八十年代,當全球掀起「椰菜娃娃」熱,香港是全球生產基地,「開達」因而大幅擴展廠房業務,1985年時成為全港第一家上市的玩具公司。八十年代時原來生產洋娃娃的香港彩星公司,買下當時甚受歡迎的忍者龜(1984年由美國創作的黑白漫畫英雄)的全球獨家玩具特許,推出可活動的忍者龜人偶。1982年曾代工生產火柴盒模型車的香港環球集團更從英國萊斯公司手中收購了Matchbox壓鑄模型車,成為第一家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香港公司。

由六十至八十年代,也是香港玩具的黃金盛世,《香港塑膠》數據顯示,1969年塑膠玩具外銷已達一億五千萬美元(1970年第九卷第二期); 1972年時更超日本、西德和美國等,晉身世界玩具出口的中心。當時政府新開闢多個工業區包括觀塘,為玩具廠商提供更多空間擴大規模, 又在工展會進行銷售。到了1975年起,貿易發展局更首次舉行以海外買家為對象的玩具展,幫助香港玩具衝出本地。


洋娃娃由早期的廉價塑料賽璐珞,發展為易脆的硬膠,到後來塑膠物料的改進,再演變出更多款式和造型,除了眼睛和手腳可以活動,嬰兒的衣著打扮,也成為玩具商花心思去吸引小朋友的部分。其中開達便是不斷設計新款式的主要廠商之一。(藏品由Keepkeepcompany提供)

在放眼海外同時,當日也有不少廠商模仿日本玩具推出平價仿制品——七十年代隨著日本動漫及特攝片在香港受落,日本玩具如超合金、大膠公仔和模型等紛紛進駐日資百貨公司,但並非一般人可以負擔。一些本地廠商或山寨廠便乘時推出平價的仿製品,這些產品主要以軟膠做材料,製作出小露寶和超人等當日流行的卡通人物。身體部分以紅色為主,再髹上藍、黃和綠色的頭及手腳,雖然可以活動,不過顏料較易脫落,而且手工粗糙,手腳容易飛脫,但價錢只由一元至十數元一個,並在平民化士多或文具店出售,讓一般小朋友都有機會享受,成為不少香港細路仔的共同回憶。


早年以交通工具製作的玩具卻不算多。有廠商生產人力車、電車、纜車和雙層巴士等,也以遊客為對象。圖中的塑膠製電車,當年紙盒上還印有仍未拆卸的希爾頓酒店。只有十四座的小巴則成為最具本土味的交通工具。(藏品由Keepkeepcompany提供)

莊慶輝回憶,多年前某次到訪仍未清拆的秀茂坪屋邨一家舊式士多,儼如通往七十年代的時光隧道一樣,掛滿了一袋袋的小露寶、鐵甲萬能俠、公仔紙、塑膠巴士、超人面具等,還有大量舊式文具,令他如獲至寶。另一個印象深刻的地方則是1997年前臨近清拆的調景嶺,那裡的玩具舖藏著他多年來遍尋不獲的玩具,包括塑膠龍船仔、山寨廠生產的鐵皮煲蠟船,用牛奶嘜鐵罐製作的煮飯仔和喇叭仔等。當這些老區清拆,小店消失時,今日要搜尋這些舊玩具,也只能倚靠互聯網或坊間一些小店。

膠兵仔體型雖然細小,但造型及神情動作俱十分生動,反映出當日的塑膠模具可以大量生產出仔細的款式,在設計上更有不同國家不同崗位的士兵和軍車。(藏品由Keepkeepcompany提供)

不同年代 Made in HK

今日不少人對於香港製造趨之若鶩,但在從前,作為殖民地,香港出品的玩具多採用Empire Made標記。曾有玩具商在1960年代時改用Made in Hong Kong,可惜香港不為人知,產品被大量退回,惟有重用Empire Made或Manufactured by a British Corporation。到了七十年代,「香港製造」成為賣點,產地標記才改為Made in British Crown Colony of Hong Kong或Made in Hong Kong。

七十年代香港工資開始上揚,適逢內地改革開放,玩具製造廠為降低成本紛紛在內地設廠,香港也由生產改為行銷、設計和規劃。爾後大部分玩具都在內地生產,但仍由港商管理,也有玩具商由代工轉而為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ing)或OBM(original brand manufacturing),替客戶設計產品或研發自家品牌,充分體現出香港人窮則變,變則通的靈活性。

當玩具在八十年代進入電子世代後(日本任天堂1983年推出紅白機;1989年推出的gameboy又將掌上遊戲帶入新里程;九十年代索尼推出Playstation電視遊戲機,萬代則有掌上電子寵物機「他媽哥池」等,一再帶起遊戲機潮流),實體玩具在千禧後也進入另一個新階段,甚至走入成人世界。當中各類珍藏版可動人偶Figures,加上由Michal Lau(劉建文)等帶動的原創設計玩具,令「香港玩具」品牌保持在領導地位,不少小時候玩實體玩具長大的Kidult都是忠實擁躉,而「香港玩具」也遠離了從前大量製造的工業時代,變成藝術品和珍藏。


Michael Lau(劉建文)被譽為「Figure教父」,玩具作品演繹了九十年代街頭文化的特色,深受本地及國際玩具愛好者推崇,也將「香港玩具」提供到潮流甚至藝術的層面。(藏品由John Wu提供)


︎更多內容:《就係香港》2021夏季號專頁
Let’s Read HK Together,按此立刻訂購!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