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The Legacy Issue
暮春三月,城市和天氣一樣,被濃霧籠罩著,讓人心情難以舒展。2021,將會是怎樣的一年?
2021年春季號,我們以Legacy為主題。中文的「遺產」二字,往往被理解為一些物質及量化的東西,「文化遺產」(Cultural Heritage)的講法也是近年才逐漸普及。英文中,Inheritance、Heritage和Legacy三個字,翻譯成中文雖然都是「遺產」,卻在意義上有不少分別。Inheritance是實實在在的「遺產」,對於經常發生爭產案的香港來說,大家毫不陌生,而大部分人能夠留給下一代人的,也是可以量化計算的財產如錢、股票或物業等。Heritage則多指向流傳下來的傳統、語言、建築及自然風景等等,文化遺產,無論是物質或者非物質的,都是人類文明及生活的累積,不能單以年份或價格去衡量它們的價值。一個地方愈是珍惜他們的文化遺產,文化底蘊也愈豐厚。至於Legacy,有定義為「個人、群體或歷史傳統遺留下來的、廣泛深遠的影響」。說到「遺風」、「影響」,雖然無法以數量或價格去計算,卻又那麼確切而深刻。在當下,人人都將「永續」(Sustainability)掛在口邊,將視野放在未來。但未來並不是一個虛無的起點,過去留下來的,和當下所做的一切,都決定了未來如何永續。Legacy,價值觀的承傳,就是永續的關鍵。
以此為起點,在展望或評估如箭在弦的「明日大嶼」之前,且讓我們重新認識這個面積比香港島大一倍,但人文歷史地貌風景生態及發展步伐完全不同的島嶼,對於香港的價值和意義。在1841香港成為殖民地前,在地理上更接近珠江口的大嶼山,某些地方諸如東涌大澳梅窩等等,在海防或者漁農產業上都各有長足的發展。1898年當英國租借新界和離島後,也改變了大嶼山的命運。當時中英位於香港最西南的邊界線,將大澳及周邊一帶水域和陸地分割成兩個政治管轄區,島嶼從此變成邊境之地,鮮少發展,最早期的規劃也要等到上世紀五十年代時,為了解決香港供水不足而興建石壁水塘,大嶼山才有了第一條主要公路。爾後便是九十年代以赤鱲角機場為核心的玫瑰園計劃,和各個接踵而至的旅遊項目包括昂坪360和迪士尼。2010年後,政府先後推出多個大嶼山發展構思。來到當下,「明日大嶼」人工島項目規模更大,耗資也更驚人⋯⋯由解決食水供應、保持區內運輸中心地位,以至未來要融入大灣區,大嶼山每一次規劃都牽連到香港整體發展,舉足輕重。但與此同時,由六十年代開始,香港人一直視大嶼山為本地最大的「後花園」。當城市發展愈急促,擁有全港最大面積郊野公園的大嶼山便愈重要,行山旅行、露營度假,或者遁隱禪修,樣樣皆宜,而島上及四周水域也存在各種香港難得的動植物生態,加上散佈島上歷史悠久的大小漁村及農鄉,在人文和自然生態價值都不能被取替。
隨著不同人的步伐和視野,我們嘗試跨越年代,並以多元角度來一次「Lantau Tour」――六十年代旅遊達人黎敏斐在當年曾仔細繪畫大嶼山各區旅行地圖;香港第一代新聞主播且是元祖級行山達人的朱維德,打從五、六十年代開始,便在大嶼山「綑邊」(環島)及「縱走」(沿島上多個高山山脊線而行),翻山入水同時拍下不少珍貴的大嶼原貌;再加上珍貴的歷史圖片及航拍圖,讓我們可以重遊一次當日的大嶼山。我們也邀來本地多位不同風格的攝影師,包括2020年「國際年度風景攝影師大賽全球冠軍」Kelvin Yuen;以航拍著名,作品屢奪國際殊榮的Tugo Cheng;還有致力推動本地攝影文化的Ménos(心象社)五位攝影師,在馬灣涌、東涌、水口、大澳和貝澳等地方記錄鄉郊生態,將大嶼山當下的自然地景及人文社區面貌同時呈現出來。又有曾譯注本地博物學家香樂思重要著作《野外香港歲時記》的作者彭玉文,撰寫生態極豐盛罕有的「萬丈布」,以及在大嶼山數十家寺廟中最為隱秘的慈興寺,當中或者有你還未見過或遊過的大嶼山。
大澳不但是大嶼山最熱門的景點,更是本地碩果僅存的漁村。遊客在鹹魚蝦膏和棚屋以外,卻不一定有機會深入了解漁村本身的社區人情故事。位於永安街的永助學校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已創建,戰後更發展為大澳甚至是大嶼山「名校」。在2003年因為收生不足停辦之前,這裡曾經吸納了不少其他村落的孩子前來讀書,也承載了不少大澳人的童年回憶。我們難得邀來在1968年起便任職且一做就是32年的梁偉培校長,以及永助舊生畫家黃志泉,一起retell當年永助如何與大澳社區連結共生的故事。
在大澳,一家學校不止是傳授知識的地方,更是一個社區人情的匯聚點,永助停辦後而原來的教堂仍然開放給街坊使用,扮演著社區客廳的角色,便是一種延續。於2012年時將大澳警署百年舊建築活化並重開的大澳文物酒店,近十年來一直以不同方式連結大澳社區,其中支持年輕世代回歸及參與社區是重點之一。近年遊大澳,你會發現區內多處繪上了繽紛的壁畫,畫上的故事,都與大澳原鄉文化及大澳人的種種記憶連繫著,而背後創作的,即有土生土長的畫家,也有本地及外來的新生代藝術家,在不同地方,繪上不同的風景,除了吸引遊客眼光然後打個咭,也希望帶大家以新鮮角度去回顧大澳本地特色及文化。至於大澳文物酒店本身,無論在建築活化及營運的方式,都朝著歷史保育及融入社區的方向進行。若歷史和社區無法永續,旅遊大澳的吸引力也會大為失色。
有關Legacy的思考,承繼了祖屋和祖地的文頭,世代居於大嶼山牙鷹咀,卻未有像很多鄉郊原居民將祖地出售謀利;反而花幾年時間,花光積蓄,一手一腳一點一點在祖地上建起小屋延續家族的回憶;而在起屋開路的過程中,他也在累積新的回憶,至於子孫能否領受,那是後話。曾被傳媒冠以「隱形富豪」的曾正,是本地著名建築商,六十年代初當過東華三院主席。我們從他遺留給12個子女的眾多物件,以至留給機構的建樹中,重新記起他生前死後的故事。對曾正的子女而言,雖然父親在生前早已安頓好家庭各人日後的生活,但「真正的遺產」,是那些做人及處世的教誨;對曾與曾正在東華三院共事的何世柱及梁仲清先生而言,六十年代推動東華三華的嘗產建設,並作出完善的記錄及整理,為日後重建增加收入作慈善用途奠下基石,又或者在九十年代時為律敦治醫院進行重建,就像是一個blessing,對日後社會裨益良多。死亡會帶走很多,但印刻在精神上的那些,總有些怎樣也帶不走。
Redefine上一代的遺產,不只是被動地接受,更是一種延續和再創造。同樣道理,隨著生活形態改變,日常生活設計也要不斷更生,在承接歷史同時,也要結合當代需要及語言。本期我們邀來四位身兼不同身份的本地平面設計師及文化人,由郵票設計說起,擴展至影響無遠弗屆的各類公共設計包括標徽、證件、公文、廣告、公共空間及建築等。公共設計的好與不好,已超越了美與不美的主觀感受,更可讓人對城市產生歸屬和自豪感,影響市民的美學觀和思維方式。在當下人人都說要有Design Thinking,公共設計又如何體現出來?
今期ReadingHK,受訪者鍾一諾為我們選讀了四本他推介的書的重要段落,讀者不妨用QR code「聽書」,用耳朵去感受這些文字背後的重量。書最後還有本地攝影師尹子聰的圖文故事。「那些不知名的小島」源自2015年尹子聰以獨木舟單人匹馬環繞香港一周,當中包括大嶼山及周邊多個無人島的紀實攝影創作;七年後的今天,他坐船重遊大嶼,目睹周邊的一切轉變,眼前的與記憶中的風景交織成一個回不去的香港。
一個回不去的Hong Kong,還可以珍重的Legacy,又是甚麼?
2021年春季號,我們以Legacy為主題。中文的「遺產」二字,往往被理解為一些物質及量化的東西,「文化遺產」(Cultural Heritage)的講法也是近年才逐漸普及。英文中,Inheritance、Heritage和Legacy三個字,翻譯成中文雖然都是「遺產」,卻在意義上有不少分別。Inheritance是實實在在的「遺產」,對於經常發生爭產案的香港來說,大家毫不陌生,而大部分人能夠留給下一代人的,也是可以量化計算的財產如錢、股票或物業等。Heritage則多指向流傳下來的傳統、語言、建築及自然風景等等,文化遺產,無論是物質或者非物質的,都是人類文明及生活的累積,不能單以年份或價格去衡量它們的價值。一個地方愈是珍惜他們的文化遺產,文化底蘊也愈豐厚。至於Legacy,有定義為「個人、群體或歷史傳統遺留下來的、廣泛深遠的影響」。說到「遺風」、「影響」,雖然無法以數量或價格去計算,卻又那麼確切而深刻。在當下,人人都將「永續」(Sustainability)掛在口邊,將視野放在未來。但未來並不是一個虛無的起點,過去留下來的,和當下所做的一切,都決定了未來如何永續。Legacy,價值觀的承傳,就是永續的關鍵。
#REvisit #REthink #REserve
The Lantau
以此為起點,在展望或評估如箭在弦的「明日大嶼」之前,且讓我們重新認識這個面積比香港島大一倍,但人文歷史地貌風景生態及發展步伐完全不同的島嶼,對於香港的價值和意義。在1841香港成為殖民地前,在地理上更接近珠江口的大嶼山,某些地方諸如東涌大澳梅窩等等,在海防或者漁農產業上都各有長足的發展。1898年當英國租借新界和離島後,也改變了大嶼山的命運。當時中英位於香港最西南的邊界線,將大澳及周邊一帶水域和陸地分割成兩個政治管轄區,島嶼從此變成邊境之地,鮮少發展,最早期的規劃也要等到上世紀五十年代時,為了解決香港供水不足而興建石壁水塘,大嶼山才有了第一條主要公路。爾後便是九十年代以赤鱲角機場為核心的玫瑰園計劃,和各個接踵而至的旅遊項目包括昂坪360和迪士尼。2010年後,政府先後推出多個大嶼山發展構思。來到當下,「明日大嶼」人工島項目規模更大,耗資也更驚人⋯⋯由解決食水供應、保持區內運輸中心地位,以至未來要融入大灣區,大嶼山每一次規劃都牽連到香港整體發展,舉足輕重。但與此同時,由六十年代開始,香港人一直視大嶼山為本地最大的「後花園」。當城市發展愈急促,擁有全港最大面積郊野公園的大嶼山便愈重要,行山旅行、露營度假,或者遁隱禪修,樣樣皆宜,而島上及四周水域也存在各種香港難得的動植物生態,加上散佈島上歷史悠久的大小漁村及農鄉,在人文和自然生態價值都不能被取替。
隨著不同人的步伐和視野,我們嘗試跨越年代,並以多元角度來一次「Lantau Tour」――六十年代旅遊達人黎敏斐在當年曾仔細繪畫大嶼山各區旅行地圖;香港第一代新聞主播且是元祖級行山達人的朱維德,打從五、六十年代開始,便在大嶼山「綑邊」(環島)及「縱走」(沿島上多個高山山脊線而行),翻山入水同時拍下不少珍貴的大嶼原貌;再加上珍貴的歷史圖片及航拍圖,讓我們可以重遊一次當日的大嶼山。我們也邀來本地多位不同風格的攝影師,包括2020年「國際年度風景攝影師大賽全球冠軍」Kelvin Yuen;以航拍著名,作品屢奪國際殊榮的Tugo Cheng;還有致力推動本地攝影文化的Ménos(心象社)五位攝影師,在馬灣涌、東涌、水口、大澳和貝澳等地方記錄鄉郊生態,將大嶼山當下的自然地景及人文社區面貌同時呈現出來。又有曾譯注本地博物學家香樂思重要著作《野外香港歲時記》的作者彭玉文,撰寫生態極豐盛罕有的「萬丈布」,以及在大嶼山數十家寺廟中最為隱秘的慈興寺,當中或者有你還未見過或遊過的大嶼山。
#REtell #REvive
大澳不但是大嶼山最熱門的景點,更是本地碩果僅存的漁村。遊客在鹹魚蝦膏和棚屋以外,卻不一定有機會深入了解漁村本身的社區人情故事。位於永安街的永助學校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已創建,戰後更發展為大澳甚至是大嶼山「名校」。在2003年因為收生不足停辦之前,這裡曾經吸納了不少其他村落的孩子前來讀書,也承載了不少大澳人的童年回憶。我們難得邀來在1968年起便任職且一做就是32年的梁偉培校長,以及永助舊生畫家黃志泉,一起retell當年永助如何與大澳社區連結共生的故事。
在大澳,一家學校不止是傳授知識的地方,更是一個社區人情的匯聚點,永助停辦後而原來的教堂仍然開放給街坊使用,扮演著社區客廳的角色,便是一種延續。於2012年時將大澳警署百年舊建築活化並重開的大澳文物酒店,近十年來一直以不同方式連結大澳社區,其中支持年輕世代回歸及參與社區是重點之一。近年遊大澳,你會發現區內多處繪上了繽紛的壁畫,畫上的故事,都與大澳原鄉文化及大澳人的種種記憶連繫著,而背後創作的,即有土生土長的畫家,也有本地及外來的新生代藝術家,在不同地方,繪上不同的風景,除了吸引遊客眼光然後打個咭,也希望帶大家以新鮮角度去回顧大澳本地特色及文化。至於大澳文物酒店本身,無論在建築活化及營運的方式,都朝著歷史保育及融入社區的方向進行。若歷史和社區無法永續,旅遊大澳的吸引力也會大為失色。
#REmains #REborn #REwild #REbuild
大嶼之大,不止是面積,也因為物種生態的多元。牠們也是大嶼原居民一分子,卻因為各種原因而被遺忘甚至消失。在五十年代的漁業黃金時期,黃花魚乃是漁民重要收入來源,也因而發展出成熟的圍捕技術及獨特的飲食文化。但濫捕的結果,是黃花魚銷聲匿迹,漁業衰亡,「明日黃花」變成回憶中的味道。面對重重危機的還有中華白海豚,歷年來圍繞大嶼山北部水域各項大型工程都在威脅牠們原來賴以生存的環境,可見數量大幅下降。而在經濟轉型、農耕消失後失去家園的,還有經常會在大嶼山碰見的「流浪牛」。我們邀來年輕插畫師Tobie Tse再現「昨日黃花」的盛況;又有兒童繪本作者及地圖插畫家貓珊創作繪本故事,分別從白海豚和芝麻灣牛牛的心聲出發,去省思發展大嶼山的影響。而以坪洲為基地,定期出版紙本刊物分享島嶼生活的「島民」Islanders,更為我們製作另類大嶼山地圖――地圖以牛屎為主線,除了回顧耕牛與社區的關係,也帶來一種Rewild大嶼山同時提供永續有機肥料的可能性。最後,大浪灣村八十後青年杜學知,分享了他八年前如何在祖家荒田豬舍上建設藍染工房,令村內村外的人都對老去的村落有了新想像,同時回溯當年石壁遷村的歷史。從前,當下,這裡都是家;未來的大嶼,又將會留下些甚麼,讓人可以為家?
#REdefine #REdesign #Reading HK #REfract
有關Legacy的思考,承繼了祖屋和祖地的文頭,世代居於大嶼山牙鷹咀,卻未有像很多鄉郊原居民將祖地出售謀利;反而花幾年時間,花光積蓄,一手一腳一點一點在祖地上建起小屋延續家族的回憶;而在起屋開路的過程中,他也在累積新的回憶,至於子孫能否領受,那是後話。曾被傳媒冠以「隱形富豪」的曾正,是本地著名建築商,六十年代初當過東華三院主席。我們從他遺留給12個子女的眾多物件,以至留給機構的建樹中,重新記起他生前死後的故事。對曾正的子女而言,雖然父親在生前早已安頓好家庭各人日後的生活,但「真正的遺產」,是那些做人及處世的教誨;對曾與曾正在東華三院共事的何世柱及梁仲清先生而言,六十年代推動東華三華的嘗產建設,並作出完善的記錄及整理,為日後重建增加收入作慈善用途奠下基石,又或者在九十年代時為律敦治醫院進行重建,就像是一個blessing,對日後社會裨益良多。死亡會帶走很多,但印刻在精神上的那些,總有些怎樣也帶不走。
Redefine上一代的遺產,不只是被動地接受,更是一種延續和再創造。同樣道理,隨著生活形態改變,日常生活設計也要不斷更生,在承接歷史同時,也要結合當代需要及語言。本期我們邀來四位身兼不同身份的本地平面設計師及文化人,由郵票設計說起,擴展至影響無遠弗屆的各類公共設計包括標徽、證件、公文、廣告、公共空間及建築等。公共設計的好與不好,已超越了美與不美的主觀感受,更可讓人對城市產生歸屬和自豪感,影響市民的美學觀和思維方式。在當下人人都說要有Design Thinking,公共設計又如何體現出來?
今期ReadingHK,受訪者鍾一諾為我們選讀了四本他推介的書的重要段落,讀者不妨用QR code「聽書」,用耳朵去感受這些文字背後的重量。書最後還有本地攝影師尹子聰的圖文故事。「那些不知名的小島」源自2015年尹子聰以獨木舟單人匹馬環繞香港一周,當中包括大嶼山及周邊多個無人島的紀實攝影創作;七年後的今天,他坐船重遊大嶼,目睹周邊的一切轉變,眼前的與記憶中的風景交織成一個回不去的香港。
一個回不去的Hong Kong,還可以珍重的Legacy,又是甚麼?
︎更多內容:《就係香港》2021春季號專頁
Let’s Read HK Together,按此立刻訂購!
Let’s Read HK Together,按此立刻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