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ew//

REvisit//
鴨洲──剩餘的肉身

       
撰文// 余婉蘭 
攝影// 謝浩然
(資料來源:鴨洲村民、《鴨洲的故事》、香港01鴨洲專題報導)



鴨洲這麼的小,半小時就走完一圈,其餘的就是海。島上的人都翻聖經,信奉基督。每家每戶初生小孩,像聖經中施洗約翰,在活水中受浸,「成為新造的人。」

好像世界是可能攏縮在那麼小而純淨的信仰之中。

鴨洲的建成,也是逐小點,一樣一樣來的。毫不複雜。鴨洲村民琅琅上口一句:「有教堂,有學堂,有水塘。」來自老村長陳秀冬的歌謠,但大家都沒有續歌謠的下一句:「有學堂,有水塘,現在(村民)都去了英國開車房。」鴨洲逐一地建成,後逐漸地人都走了,彷彿小島只剩餘肉身。 也是,鴨洲這麼的小,海是那麼的大,彼岸是那麼的多,島上的人終究渴想張望外頭,看看能否有別樣的命運。1960年開始,鴨洲人往香港市區打工去了,往英國搵食、落地生根去了。一個接著一個,鴨洲與鄰近的荔枝窩、吉澳或遠一點的西貢鹽田梓等客家村落的「移民社區」無異,大半條村移民外國,十室九空,人口凋零。

改變謀生方法

渡輪每次靠岸,遠遠岸上寥寥數人和數頭狗,動靜是那麼一目了然,他(牠)們會抬一抬眼,彷彿警惕著有人登島。從前紅事白事敲響的銅鑼,今日敲敲,咚咚撐撐迎來和送走遊人。來島的遊人,最愛問:「還剩下多少人住?」

「是不是剩下三人?」

村民會答你,不是三個,島上有成十幾人短住或長住。其實2018年鴨洲故事館開幕後,在市區生活的村民較常回來,也有從英國退休的老村民回來生活,遊人和閒雜人也多了些。留守在鴨洲從沒有移民英國的陳秀冬,近年也不在島上,聽說送去老人院安老。島上橫亙的紅色舢舨寫有他的名字,你也會想起他倔強守著村落的模樣。

破舊的村屋、村公所、教會和學校曾在2007年維修重整一次;2018年9月山竹颱風摧毀半邊的島,後來又重修一次,加建防波堤,住宅和停機坪翻新。一切看來新簇簇而光鮮。好像惟有海蝕風化的鴨眼、鴨身沉積岩、和安放在故事館的文物是古老的。  

沙頭角的細路網了幾條藍花紋的牙煙屎,走過。回來故事館當值的村民說,對岸的鹽田港近了,夜裡光燦了,海水也日益鹹得苦澀,她再不敢游海。海中心幾座警示暗礁的燈塔褪色、殘舊,廖村長說,好像他出世前已經有,現在不再亮燈,他指一指,從前這一片海灘,停泊上百艘罟仔艇,連同依岸而建的木屋和漁民村屋,住滿過千鴨洲人。

最早1920年代末已有疍家人泊岸聚居,漸漸越來越多疍家人從其他島嶼,隨教堂的建立,陸續遷徙來這裡定居。

1960年大批新界原居民子弟去外國從事飲食業,或出市區工工作,最主要因為港英政府推動基建,在全港多處山谷築壩成為水塘,透過廣佈的引水道系統,截取大部分降雨,農業水源減少,耕田消失,無法維生。農業社會慢慢瓦解,人只得想辦法改變謀生的方法。歷史學家丁新豹曾經寫過,1966年移民英國的新界鄉民有二千多人,當時英國唐人餐館已多達三千,就業人口二萬多。

舢舨都寫上了名字或編號,老村民閒時如同年少,出海釣魚,從市區或英國回來短住的子孫視出海為渡假活動。

漂洋至英國
 
也是從這年代開始,鴨洲人陸續遷徙出去了,八成人口漂洋至英國,以紐卡素、愛丁堡和新特蘭等地為主。紐卡素有小鴨洲之稱,1972年當地只有幾家唐人外賣店,八十至九十年代,鴨洲移民開的外賣店已經過百家。

村民都說,當年出英國搵食好容易,英國餐館出張勞工紙(叫飛蛇紙)話請你就去得。

戰後英國飲食文化轉變,五十年代英國人愛食外國食物,中國菜和印度菜很受歡迎,唐人餐館、外賣店越開越多。同時戰後為重建經濟,急需勞動人口,1948年英國頒佈的《英國國籍法》,肯定英殖(包括香港)公民權利。六十年代《英國移民法案》推出,移民家屬可到英國家庭團聚,隨之方便更多新界鄉民舉家遷移,落地生根,開始出現了一批移民二代。

「英國移民出生國(中國和遠東聯邦)人口比較數據」見到,1961年到英國的香港人有一萬二千多人,1971年有約三萬人,佔華人大多數,這和英國優待殖民地公民權利有關。曾經六七暴動之後,有傳聞英國移民政策改變,審查更繁複,不少鴨洲村民趕急申請出國,不想錯失機會。

廖村長指一指對岸,鴨洲無井水、泉水或河流。以前村民搖船到對岸鎖羅盆村取水、砍柴和賣魚,六十年代鎖羅盆村民也和其他客家村落一樣,陸續出國謀生,也介紹鄰島鴨洲人到英國工作。石秀英、石三娣和廖悅,是第一批去英國謀生的鴨洲人。

1956年,鴨洲漁民子弟學校新校舍落成,開設一至三年級,學生的年紀差參,小至六、七歲,大至十多歲,漁民都寄望教育可改變下一代的命運。(圖片攝於鴨洲故事館)

外國始終是別人的

最早去英國有兩種方法,坐一個月的客貨輪船,或者四日三夜的螺旋漿客機。離鄉謀生是村中大事,也是家族榮耀,男人出國前賒來一套西裝,打扮成英國紳士。帆布袋捆著棉被,皮箱裡有聖經、「故鄉水」和少量英鎊。村民簇擁,放爆竹歡送,站在碼頭要看著艘漁艇完全消失為止。抵埗的鴨洲人要從零開始,日子艱難,多在中餐館、外賣店打雜,不懂英文的,都困在廚房切薯仔、發芽菜或者洗大餅做啊做。寄外匯回鄉,也期待有一日衣錦還鄉。

離鄉村民寫回來的家書有一句:「若然有路可步行回來,也想走路回來。」

1960年最早的鴨洲村民搭輪船遠洋英國,需時30天。後來有波音707客機,香港至英國的航程縮至20小時。(圖片攝於鴨洲故事館,下同)

村民Michael七十多歲,英國退休回來鴨洲,幫手做導賞員,又在家門開個茶水檔,賣藍妹啤酒或冰水給遊人。「始終出過去,鴨洲真的好舒服,反而不捨得。外國始終是別人的,但自己條村,你想做甚麼都行。」六十年代三十幾歲時出國,他曾向耶穌祈禱:「求主耶穌賜福氣,保佑我哋出去搵到食,保佑我哋平安。」早期移民英國的村民無教會可去,沒有精神寄託,日子過得悽苦孤單。「不少人走了歪路,想做甚麼就做甚麼,也做違背上帝的事。」廖村長形容,逢星期六出糧,星期日就賭錢,賺埋唔夠賭,白做,日子也過得荒唐。「無教會,鴨洲人就散。」在鴨洲是這樣,人在異鄉更甚。後來有教會執事過去,再開教會聚會,讀聖經祈禱,精神上互相支持。「求主賜予我們新的教會,後來真的顯靈。」新的教會1976年在紐卡素建成,再一次把海外的鴨洲人重新聚集起來。

何村長說:「留在英國的多為了下一代(教育),我無,所以回來。」始終香港好,始終香港自由、方便。他和其他上年紀的鴨洲村民一樣,在外國不懂英文,無車牌,做甚麼都要求人幫手。做餐館,日日睡飽就做,做完又睡,假日和鴨洲人飲茶和上教會叫做有點寄託。2000年過去紐卡素,和母親弟弟團聚,但最後適應不了,沒有入籍,2012年就回來。

原鄉的記憶

當時新界村落流行一句:「男人老狗,要浸過鹹水,見過大港,要不成世人都是鄉下佬。」大家都覺得,出國賺錢、匯錢,再衣錦還鄉就是真男人。廖村長無隨著人潮去英國搵食,「經濟條件唔許可,無錢買機票,機遇不夠吧!」他在鴨洲讀完小學,就出市區工作,做過紙品廠、五金廠和在酒店打工。「浸過鹹水和沒有浸過鹹水有分別,見識廣一點吧?」

何村長說:「分別?沒有分別,只是儲多點錢。」八十年代出過國的村民慫恿他,過到那邊一定有工作,好易搵食,好易考車牌,路筆直到可直踩油門,好爽的。「去到,覺得衰過香港。」一到英國從低做起,一直就困在中餐館的廚房打雜,做幫廚。那時他在香港市區的酒樓做經理,管十幾個樓面,八十年代月薪萬多元,走了其實不見得好。

鴨洲雖小,但海灘前的一片空地和球場都是學生運動鍛鍊的地方。(圖片攝於鴨洲故事館,下同)

鴨洲村民為了尋找出路,選擇離開小島,到市區打工,男的多到不同的工廠,如紙品廠從事低技術工作,或者行船,女的多去製衣廠或者玩具塑膠廠工作;但遠洋英國搵食才是鴨洲年輕一輩所渴望,他們總聽見許多出國後美好的描述,他們也跟著那些希望,一個接一個離開。

廖維新的阿爸廖輝煌,是少數懂得英文的鴨洲人,他1974年加入英國皇家海軍,後來回香港在半島酒店工作,收入不錯,為了子女教育,1982年他選擇移民英國。早期英國的中國餐館不講佈置和氣氛,菜式也不創新,他在半島酒店工作過,識英文,又懂得把經營的思維引過來紐卡素的唐人餐館,改變了外國人對中國餐館的印象。「我阿爸在鴨洲社區好出名。」

1972年在粉嶺聯和墟出世的廖維新,11歲跟阿爸移民英國,說因為當地生活穩定,又搵到錢,家族大部分親戚都移民英國。他1995年和同在香港成長的妹妹回流香港:「始終住過香港,鍾意香港多點。」

廖維新也是在鴨洲故事館開張後,自己對鴨洲人身份認同多了一點,以前習慣了這島,覺得沒甚麼。「多了人認識鴨洲,我的同事都覺得好特別,好犀利,你們竟然有自己個島?始終是自己地方,得閒會回來度下假,放鬆。」

最早借用鴨洲的教會教堂而成立鴨洲漁民子弟學校,現在成為鴨洲故事館。村民依然在操場辦大小的村落活動,如婚宴、喪禮、村民共商大會或者靈恩聚會。榕樹是此地歷史的見證者。

每年4月趁復活假期,鴨洲村民都會在島上辦三日兩夜的靈恩聚會,往年移民外國的村民都會回來參加,今年疫症,結果都不能回來了。廖維新的弟弟31歲,在英國出世,他思想和鬼仔無分別,在英國,弟弟選擇搬離鴨洲社區,想多點自由。每次他帶弟弟回鴨洲參加聚會,弟弟只覺得鴨洲太遠,不方便,好想回英國。「未住過香港,在英國出世的鴨洲後代,真的好不一樣。」

鴨洲的地理領域不再是小小的,枝葉開散擴張出去,一代一代對「鴨洲」這原鄉的記憶構成也不一樣。或者,如村民所言,「基督信仰比起物理性的島嶼,更定義到鴨洲人,團結到鴨洲人。」但回憶、時間是風蝕在島上的,伸手可觸的。有退休老村民在英國待不住,經常回鴨洲,後來索性住下來養老。幾個村長都說,喜歡鴨洲與世無爭,時間慢下來。而外面疫症、動亂的年頭,那麼小的島像能遠離似的,回來就能安然。




︎更多內容:《就係香港》2020夏季號專頁
Let’s Read HK Together,按此立刻訂購!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