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003
#621
#Hong Kong Travel Issue

夏天是旅遊旺季,不少雜誌在夏天都會籌劃Travel Issue,帶讀者進行離港遠遊的想像和準備。本期《就係香港》的旅遊專題,目的地卻是香港本身,且貫穿時空,由十九世紀中開始說起,橫跨維港兩岸到新界北部。這不僅因為百餘年來香港一直是亞洲甚至世界上的重點旅遊城市──今天旅遊成為我們生活重要一部分;旅遊業又是香港四大產業及重點經濟支柱⋯⋯我們籌備Hong Kong Travel Issue,是因為Hong Kong Travel is AN ISSUE。

打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香港經濟起飛,而各種旅行交通工具及互聯網資訊在過去幾十年又同步普及發達,大抵當下香港,已沒有不旅行的人,甚至有人會以旅行為工作的目標。每逢假期,機場及各交通樞紐都會擠滿離港人潮。但當人人選擇離港度假時,來港的遊客在過去百多年間數量卻一直在擴增。由開埠早期的歐洲商旅或軍政隨員,到戰後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乃至近年數量驚人的內地自由行,都表明了香港的吸引力一直不減。他們被香港的景點(attractions)吸引前來,反過來,我們能否也「看到」這些景點的吸引力,乃至他們為何被吸引的原因、背後對香港的意義?若能以百多年間來港遊客(無論本地或外國)的視角(無論是真實或者幻想)來一次歷史性的revisit,或者可以讓我們跳出日常框框,串連不同時空,從另一個角度觀察香港,從而梳理這個地方從外到內複雜交錯的歷史脈絡,以及混雜的文化背景;同時也有助我們理解不同階段的城市發展肌理,從而反照什麼是being hong kong:她由從前到現在的內在精神價值和文化身份,並展望將來的路向。

用遊客的視角,明明好細的香港,也可以放大,甚至變深變遠。藝人劉嘉玲一有空便走上山去,吃到美味豆腐花遇到有禮的士,看到香港更可愛的一面,還看到生命的變幻起落和心靈空間的可能;@SurrealHK的Tommy以大館、嘉咸街壁畫和彩虹邨這三個近年在社交媒體曝紅的旅遊打卡景點,發揮一點都不Kitsch的超現實想像,讓人會心微笑;還有王澤先生特意為我們全新創作的《老夫子HK+–×÷》,以大家都很熟悉的老夫子抵死幽默態度,為擠得透不過氣的香港日常,來一次Reboot...他們的MYHK,都在連結我們對香港的情感,擴展對香港的想像。在MYHK部分分享的,還有來自山西的內地著名導演賈樟柯。七十後出生八十後成長的他,由少年時在家鄉山西接觸到香港的流行文化開始,牽引出多年來無數次來港「旅遊」的體驗,以及對香港歷史、流行文化及人文肌理累積的深度解讀。我們也要感謝曾在《就係香港》試刊號貢獻了《與也斯重遊》的攝影藝術家李家昇先生,特地為賈樟柯的採訪文章進行了有趣的視覺創作。

除此以外,我們亦邀請了12個本地創意單位/設計師,為香港重新想像「親善大使」Mascot。傳統上,只有奧運等大型國際盛事會才有吉祥物,但在每個城市都在講求branding以增強競爭力的當下,除了標識logo外,不少城市都會特意創作一個「吉祥物」(Mascot)作為識別,也扮演親善大使的角色。有別於抽象化及符號化的標識,吉祥物的設計通常更天馬行空丶更親和(如日本福岡的熊本熊),成功的吉祥物更能提煉在地色彩和精神。帆船和飛龍對於香港固然是意義深遠,但活在當下,面向未來,我們大可以有更多的想像和寄望;這就是今次眾多創意單位殊途同歸的方向。

當下,城市漫遊早變成一種很主流的遊歷方式,尤其在密集的香港,步行方能仔細發現街道各種有趣的細節,才能接觸到這個城市獨特的氣息。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Peter W. Ferretto聯同Condition_Lab的研究生,以漫步細勘的方法,導賞了五條位於港島的路線,帶我們用腳去體會香港建築和城市空間如何與人的生活和歷史有機互動。曾在歐洲及亞洲不同城市長時間生活的Peter W. Ferretto教授,用全球化視野去微觀香港,提醒我們在地的香港特色,比較其他城市,不僅不遜色,甚至有著自己鮮明的個性,與其仰望或羨慕他人,好應細鑑,更應珍視。

除了旅遊大主題,今期的REread有由蔡東豪和資深記者鄭美姿聯合撰寫的文章,從更私人更情感化的角度出發回顧蔡的母親張雪麗。在母親張雪麗辭世不久,蔡東豪應我們邀請撰寫了一篇既回憶母親又在回顧香港電台甚至是一個時代的文章。即使你沒有機會聽過這位六十年代播音皇后的聲音,也可以具體看到一位剛毅的女性,在職場如何不亢不卑,在家庭怎樣尊重孩子的自主空間。這二萬字長文,完全坦誠的字裡行間,是一個不會再有的時代,一種剛毅的精神,一份母親對孩子的愛,還有孩子對母親的懷念,希望你會讀完,讀懂。


︎更多內容:《就係香港》2019夏季號專頁
Let’s Read HK Together,按此立刻訂購!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