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2024
避風塘再沒有水上人?
#2024就係香港春季號 #不止是維港 #有水就有香港 #HongKongWaters #BeingHongKong #香港地圖 #香港漁業 #漁民文化 #香港海魚 #燈塔 #帆船 #香港仔 #油麻地 #避風塘 #西貢 #糧船灣 #萬宜水庫 #米埔 #后海灣 #白泥 #流浮山 #落馬洲 #維多利亞港
香港雖說是歷史悠久的漁村,處處都可以見到漁船及漁民的踨影,卻因為浮家泛宅、居無定所,以漁為業,又不識字,從陸上人的眼光去看,看似沒有宗族、戶籍、身份、歷史及文化。而一直以來記錄古時漁村歷史的文獻並不多,由香港本地學者進行的研究,從前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香港人與水上人「最近的距離」,可能只是在街市買魚做餸,或者上酒家品嘗海鮮的飲食範圍內。
千禧年後,水上人的歷史生活文化卻逐漸受到關注。即使未有親身接觸過水上人,或者本身是漁民及水上人後代的新世代,開始將漁民與香港本地歷史及文化身份發生連結,興趣範圍也不限於飲食,而擴展至漁業經濟、水上人的生活空間及風俗習慣等等,近年也出現各式各樣的「漁民文化生態主題旅遊」.....但這時候的香港,水上人早就成為「隱形人」——七十年代後本地漁業衰落、水上人遷居岸上謀生,而原來位於各區海岸的避風塘,又因為城市發展而萎縮.....
回顧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由高空俯瞰,無論港九新界離島,大小小小的港灣內,仍處處都是避風塘,儼如一個個水上浮城般壯觀。隨著漁業衰落,漁民遷居岸上謀生,加上連年的填海造地,導致香港避風塘的規模大大收縮。現時全港避風塘共14個,位於維港範圍內的「市區避風塘」改變更為明顯,內裡停泊的大多不是漁船,更鮮會見到水上人的真實生活痕迹。
春季號《就係香港》以專題呈現包括油麻地在內的多個避風塘由盛而衰的改變,同時見證了在不同階段的香港城市規劃發展。
立即訂閱: https://bit.ly/bhkspring24
一次訂閱2024春、夏、秋、冬季號:https://bit.ly/bhk2024
***隨書附送大型海報//Redraw the Hong Kong Sea海跟我們息息相關,但不少人眼中,海等於維港,而維港等於影響著樓價的一道風景,或者標誌城市繁榮的中環價值。但在本地繪本插畫家貓珊筆下,經過重新想像,重新繪畫的「Hong Kong Sea」地圖,在平時只有一片藍色的大海上,卻埋藏了很多被忽略了的故事。
春季號《就係香港》以專題呈現包括油麻地在內的多個避風塘由盛而衰的改變,同時見證了在不同階段的香港城市規劃發展。
立即訂閱: https://bit.ly/bhkspring24
一次訂閱2024春、夏、秋、冬季號:https://bit.ly/bhk2024
***隨書附送大型海報//Redraw the Hong Kong Sea海跟我們息息相關,但不少人眼中,海等於維港,而維港等於影響著樓價的一道風景,或者標誌城市繁榮的中環價值。但在本地繪本插畫家貓珊筆下,經過重新想像,重新繪畫的「Hong Kong Sea」地圖,在平時只有一片藍色的大海上,卻埋藏了很多被忽略了的故事。
圖1-2 由The Frank Fischbeck Collection,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Libraries, acquired with the support of WYNG Foundation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