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5/2024
聖若瑟小學的粗獷美學
#既遠且近的半山 #BeingHongKong #midlevels #王澤生 #香港建築 #現代建築 #摩登建築 #現代主義 #聖若瑟小學 #港安醫院
灣仔聖若瑟小學近日宣佈重建計劃,學校師生將於明年暫時遷離活道的校舍,直至新校舍於2028年落成為止。舊校舍雖然只有56年歷史,卻是戰後第一代本地土生土長香港建築師王澤生其中一個重要作品。
王澤生在五十年代於香港大學修讀建築學,畢業後不久便和同學伍振民共同成立建築師事務所,之後又有來自上海的歐陽昭加入。伍振民離開,公司也輾轉發展成為「王歐陽」這家日後廣為人熟悉的建築公司。由王澤生帶領的「王歐陽」主理的作品包括了司徒拔道上的港安醫院(香港首批採用圓形樓層設計的建築物)、已重建成為iSquare國際廣場的前尖沙咀凱悅酒店、中環恒生銀行總行等建築,後來又主理包括金鐘太古廣場及沙田第一城等多個大型項目。
在云云作品中,王澤生在六十年代時於港島舂坎角建起的自邸,以及灣仔聖若瑟小學,在不少本地建築專業人士及愛好者眼中,都是少見的破格之作。本地建築學者黎雋維認為,王澤生早期的作品,帶有濃烈的代謝派和粗獷派影子,他的自邸設計,長方形主體以懸浮吊臂方式從地面抬升,與日本代謝派建築師菊竹清訓於1958年建成的自邸Sky House,造型和結構十分相似; 而位於灣仔活道的聖若瑟小學也有同樣的味道。學校的主立面除了用上清水混凝土外,亦使用粗糙石塊鋪砌底部的外牆;而不同方向的結構橫樑所呈現的混凝土紋路均有不同,看來雖然簡約,卻不單調。
王歐陽及其他本地建築師的冒起,見證了戰後香港城市一方面邁向國際化,同期又有本地華資勢力冒起的過程,讓這些本地建築師在當時獲得更多發揮的機會。在建築風格上,這批建築師一方面受到國際間的現代主義思潮影響,同時也因應香港在地的條件和需要進行設計,參與了香港當時蛻變為現代城市的重要過程。
在云云作品中,王澤生在六十年代時於港島舂坎角建起的自邸,以及灣仔聖若瑟小學,在不少本地建築專業人士及愛好者眼中,都是少見的破格之作。本地建築學者黎雋維認為,王澤生早期的作品,帶有濃烈的代謝派和粗獷派影子,他的自邸設計,長方形主體以懸浮吊臂方式從地面抬升,與日本代謝派建築師菊竹清訓於1958年建成的自邸Sky House,造型和結構十分相似; 而位於灣仔活道的聖若瑟小學也有同樣的味道。學校的主立面除了用上清水混凝土外,亦使用粗糙石塊鋪砌底部的外牆;而不同方向的結構橫樑所呈現的混凝土紋路均有不同,看來雖然簡約,卻不單調。
王歐陽及其他本地建築師的冒起,見證了戰後香港城市一方面邁向國際化,同期又有本地華資勢力冒起的過程,讓這些本地建築師在當時獲得更多發揮的機會。在建築風格上,這批建築師一方面受到國際間的現代主義思潮影響,同時也因應香港在地的條件和需要進行設計,參與了香港當時蛻變為現代城市的重要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