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2024

高樓夾縫內的露天墟市

#渣甸坊 #渣甸街 #露天市集 #銅鑼灣 #京華中心 #希慎廣場 #崇光百貨 #購物聖地 #小販文化 #排檔文化 #城市規劃





你可有留意過銅鑼灣高樓夾縫內的露天墟市?


在人來人往的希慎廣場對面,有一個奇特而有趣的存在:兩邊高樓之間,狹窄的小巷開滿鐵皮攤檔,每個檔口都擺滿琳瑯滿目的貨物,包括女裝衣物、手袋背包、手鏈頭飾等,一直延伸至街尾,不見盡頭。但渣甸坊這個露天墟市的旁邊和對面,卻是奢華免稅品店及連鎖衣著品品牌,附近還有多座大型商場、百貨公司及奢侈品牌的高檔消費地段,露天墟市更顯得格格不入。

然而很多人或許不知道,看似不起眼的渣甸坊市集,其實是銅鑼灣的零售始祖。

在大型百貨公司和商場出現之先,銅鑼灣在過百年前已設有本港最早期的露天市集,最先有小販集中於東角及渣甸山之間的街道,當時的波斯富街及羅素街一帶仍有多座唐樓,不少居民都會到市集採購食材及日用品。自英資企業怡和洋行買下附近土地後,開該街道便以創辦人威廉.渣甸(William Jardine)命名為「渣甸街」,英文名稱則使用「Bazaar」一字,記錄了墟市的歷史,並沿用至今。



自六十年代起,填海後的銅鑼灣東角一帶由貨倉及煉糖等工業逐漸發展為零售,先後出現大丸、崇光、三越及松阪屋四間日式百貨公司,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消費時代,亦成為大眾心目中的銅鑼灣地標。同時,政府為了發展馬路及規管小販,於是在渣甸街興建燈籠洲街市,希望將露天攤檔搬至室內。然而小販向來依賴街道人流生存,經過一番爭取後,渣甸街背後的月形後巷成為小販們的落腳處,並規劃成行人專用區,取名「渣甸坊 Jardine Crescent」。

隨著九十年代日本經濟泡沫爆破,三間日資百貨公司相繼結業,但銅鑼灣的購物中心地位並沒有動搖,大型商場更如雨後春筍:羅素街電車廠於九十年代初變成了時代廣場,利舞臺戲院於千禧年後變成利舞臺廣場,後來又有樓高36層的希慎廣場開幕等,塑造了繁華熱鬧的銅鑼灣購物區,亦令渣甸坊淹沒在高聳的大型建築之中。然而攤販們懂得順應時勢,靈活地因時制宜,不少由濕貨轉營為乾貨,配合周邊居民及遊客的用品需求,在時代的洪流下生存下來。渣甸坊因而成為人們辦貨的好去處,在「黃金地段」為居民提供平價和貼近生活的日用品,成為區內與眾不同的一角。



30年過去,雖然不少街舖早已幾經易手,但渣甸坊卻仍然有多個「老攤」,甚至承傳幾代人。小販們朝見口晚見面,目睹彼此成長、生兒育女,建立了深厚的鄰里情誼。他們甚至組織了福利會,代表同業向政府發聲,改善街道配套和營商環境,形成一個緊密互助的社群。在此售賣女裝40年的愛姐表示,自己人生大部分時間都在渣甸坊度過,見證著它的搬遷、興盛和衰落。於她而言,渣甸坊便是最熟悉和親切的地方,盛載著自己的大半人生。


由大街搬到小巷,由濕貨轉型乾貨,渣甸坊見證銅鑼灣翻天覆地的改變,卻仍然保留最原始和地道的庶民風景。露天市集也存藏了幾代人同心維繫的社區和人際網絡和過百年的墟市文化。被大型商場包圍的渣甸坊,在末來又是否可以在變化急速的消費環境下繼續生存?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