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林相機、數碼相機和手機,你最喜歡用什麼方式影相?

當數碼攝影還未流行時,少女們間曾經一度流行找攝影師為自己拍攝沙龍照。大光圈、柔焦鏡並將被攝者斜放的構圖,是這種沙龍照片獨有的美學,跟九十年代流行的偶像Yes Card潮流有著密切影響。

2000年左右,小型數碼相機開始普及化。這種近年又再興起的「DC仔」(不少人更會特地去鴨寮街購買舊機),即使解像度較菲林攝影低,卻不影響它的流行程度,當時各大相機品牌皆不斷推出新型號相機,部分更被推舉成潮物,成為香港獨有的消費文化之一。

到了具備攝影功能的智能電話出現,再結合社交媒體的發展,人像照自2010年起開始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境界。根據2023年的統計數字,現在每年全球所生產的相片數目已高達1.18兆張,以亞太區而言每人平均每日會拍15張相片,92.5%的相片都是經智能電話產生,全球Instagram用戶每天共分享13億張照片。

拍照,即時上載,分享⋯⋯ 不經不覺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大部份,也不經不覺改變著我們的視覺經驗及認知。打卡經濟」更成為現代社會的一大特色,人們需要製造更多事件去滿足在社交媒體發佈的需要,與此同時,不同場地亦希望更多人去「打卡」製造宣傳效應,帶動經濟效益。而近年再度熱門的自拍館,也成為另一種主要社交娛樂活動,各區大小商場幾乎都設有自拍機或自拍館,花款層出不窮。

剛出版的冬季號《就係香港》以「香港人間」為主題,回望和探索在過去180多年間,隨著攝影方式及媒介的改變,「香港人」的面孔如何被記錄下來。


(圖3 & 4 藏品由阿叔商店提供)



立即訂閱。網店訂書專屬優惠,隨書隨機附送有懷舊花邊及以美術字設計而成的相片套,數量有限,送完即止。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