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024

如何才能由「徴費」變成「減廢」?



為什麼連丟垃圾都變得那麼困擾?處理垃圾的焦點,如何才能由「徴費」變成「減廢」?

垃圾徵費計劃詳情推出後引起公眾萬般疑慮,不少市民仍未搞清楚徵費方式,已想趕在4月1日計劃實施之前清理家中垃圾,加上年近歲晚,可以想像未來兩個多月時間,地區垃圾站及清潔工友將會承受龐大的壓力,若不能及時處理的話,隨時有可能出現滿街都是垃圾的亂象。

垃圾徵費計劃早於十多年前便提出,並在2021年立法通過,為什麼到了此刻真正要落實時,市民還是對計劃詳情有著無數問號?以「買膠袋」的方法去徵費,又是否能真正達致在源頭減廢的目標?如果計劃原則是「污者自付」,為什麼只有消費者被徵費,而製造大量包裝廢物的生產商和零售商等又沒有被徵費?為了「目標達成」,政府部門或者大廈物業管理單位又需要動用多少人力物力,才能確保沒有人違法?除了鼓勵舉報和懲罰,又會否因而成為在城市內安裝更多監察系統的借口?



相比起其他亞洲地區,香港的人均製造垃圾量向來更多,但在減廢及垃圾分類的工作上卻比起別的地方都要落後。在台北,每個垃圾桶約服務1,255名市民;在日本的街道上,垃圾桶更是極少見。但在香港,每天穿梭於鬧市街頭,隨時會見到垃圾桶分佈於街角或馬路旁,有時更只相距數百米甚至數十米,或過一條馬路就遇到另一個垃圾桶,甚至有些人流不多的街道也備有垃圾桶。據環保署數字,現今本港垃圾桶數量比起2014年時減少了近一半,有約1.1萬個,相當於每個垃圾桶要服務682名市民; 而目前當局亦正實地測試470個新型垃圾桶。這些垃圾桶頂部從圓角長方形改為橢圓形,尺寸變小(將垃圾放在垃圾桶上和旁邊都會被視作「亂丟垃圾」有機會被罰款);同時改為由側面打開,配有鎖匙,方便清潔工收集垃圾。

即使減少垃圾桶數量及改變設計,然而街上或屋邨內也依然隨時見到一直被垢病回收成效低的三色回收桶。而早於2015年開始推行的「綠在區區」計劃,雖然有了更光鮮的標誌和空間設計,但至今各區環保站及回收點的數量及地點分佈,仍然不足以滿足實際需要。去年聖誕假期後「綠在紅磡」環保站因為堆放大量回收物,因而被環保處發警告信,更突現了計劃在營運和管理上的問題。可以預期不久將來市民為了節省購買垃圾膠袋費用,會更積極進行分類回收,「綠在區區」屆時又能否負荷到更多需要?未能回收的廚餘及其他廢物,又如何減少?


徵費、舉報、監視等懲罰式做法,總不及人們自發去身體力行更有效。香港一直事事追求方便快捷,要立時變成一個街上「無垃圾桶城市」仍是一條遙遠的路;而公民意識的養成不但需時,除了加強市民對於分類回收的認知,更需要的是能實際能照顧大眾需要的配套設施,以及完整及長遠的減廢策略和決心。一個垃圾桶可能是毫不起眼的公共設施,背後卻是施政和公民質素的具體說明。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