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因為鬼屋形象太「深入民心」,人們一直以來也將鬼屋等同高街,或者未有留意這條半山上的古老街道,沿路其實還有不少特色建築。

自萬聖節變成主流節日,每到10月「鬼屋」也成為熱門搜尋字。相比起那些主題公園內經悉心設計以滿足人們尋找刺激的「人工鬼屋」,每個城市總有一些由歷史及傳聞而演化出來的「鬼屋」。西營盤高街便是最廣為知的一間。1892年落成的國家醫院外籍醫護人士宿舍,於1931-61年間變成精神病院,在日佔時期曾被用作嚴刑迫攻的憲兵部,旁邊的英王佐治五世公園又曾成為亂葬崗,引致鬧鬼傳聞不斷,大樓在七十年代前一直空置,1998年雖然已重建為西營盤社區中心,卻依然是公眾心目中的「鬼屋」。但也因為鬼屋形象太「深入民心」,人們一直以來也將鬼屋等同高街,或者未有留意這條半山上的古老街道,沿路其實還有不少特色建築。


高街東接般咸道,西接薄扶林道。由沿路的歷史建築中,可以看到在昔日的城市規劃之中,這條街與下方的醫院道關係如何密切——醫院道上不但有東華醫院,還有雀仔橋上方的國家醫院、東邊街上的贊育醫院和舊華人精神病院,都在香港醫療史上佔有重要的位置,也可想而知當時為什麼會選址高街去興建一所醫護宿舍。

重建成為社區中心後,「鬼屋」已沒有陰森的感覺,保留巴洛克風格的花崗石立面及拱型遊廊,在2015年時亦成為法定古蹟(近日遊廊也24小時全面開放予公眾參觀)。倒是毗鄰的東邊街舊華人精神病院(建於1920年代)在1961年關閉後,七十年代初便改作美沙酮診所(去年亦正式關閉)。雖然建築物為本地少有的新喬治時代建築,又列入了二級歷史建築,一般人卻鮮有機會入內。在外面察看時,甚至有一份蕭條的瑟靜。至於東邊街下方的舊贊育醫院,則已成為西區社區中心,紅磚建築在街角甚為顯眼,但在它旁邊的第三街上,其實還有一幢白色雙層西式平房,乃是1909年落成的西約華人公立醫局(又稱西約方便所,現時租戶為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以應付二十世紀初在當地華人社區爆發的疫症。



另一座高街上較少人留意的歷史建築,是原身為1935年落成的前半山八號差館的戴麟趾康復中心。八號差館在三十年代建成時採用了Art Deco 和古典簡約風格,曾為港島總區刑事總部所在,2005年因要興建西營盤地鐵站,遂將八號差館擴建,並重置因為地鐵工程而要搬遷的戴麟趾康復中心。也因為西港島線的擴展,高街連同周邊的正街、第一二三街、 東邊街和西邊街一帶,近年都出現了高聳的新式住宅群,以及各類型的新式食肆商店,社區氛圍變化極大。在興建地鐵站期間,1936年便啟用的佐治五世紀念公園亦曾經一度關閉。重開後,雖然公園周邊依附在花崗石牆上的多棵古老細葉榕猶在,大部分樹木的氣根卻像其他地區的石牆樹一樣,被修剪至不復從前的密茂茁壯。樹木,往往是社區變化最明顯卻又最沉默的見證。



再往東邊走,來到般咸道交界的高街1號已變成了新式住宅,旁邊卻仍有兩三座五六層高的舊式現代風格住宅,仍流露出簡約閒靜的社區氣息。下次若有機會去高街散步,除了鬼屋,不妨由街頭行到街尾乃至周邊一帶,感受街道風景的變換,也可以回溯同一條街道及一個街區,如何演繹不同時代的故事和生活痕迹 。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