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古老的樓梯,可以怎樣被改變?

中西區的城皇街石階近日被列入二級歷史建築,但無論有沒有入選,都無損它本身擁有的豐富歷史及社區人文氣息,雖然兩者都隨著時日而正在變質。

城皇街其實早就沒有城隍廟,但位處PMQ元創坊旁邊的它,卻跟PMQ正門所在的鴨巴甸街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感覺——鴨巴甸街是一條行車斜坡,時刻有來自半山的車輛下行,兩旁行人路又極為狹窄,無論往上或往下,行人都要小小翼翼。反過來,另一邊的城皇街不但沒有車,為行人專屬的「樓梯街」,沿著它一路上行至堅道,沿路景致卻比很多被列入旅遊景點的步行街,都要多元豐富。


城皇街的石樓梯可以分成三段,每段都有不同的風景。站在城皇街與荷李活道交界,未登上樓梯之前,前方一小塊空地上,牆壁不時會有不同的活潑塗鴉(希望不會很快被抺走),雖然賣古玩的綠色小排檔和對面華興里的舊式理髮店已不是經常營業,舊式T字路牌又被公廁指示牌包圍著,但在樓梯左邊的花崗石牆上,仍然有數棵古老的石牆樹,牆上方則是PMQ的現代建築。很多人都未必留意到,這裡也有一個可以進入PMQ的入口,但大樹下的小石凳,天氣好時經常有附近上班的人坐下來小息,在樹下看著路人帶著小狗散步的畫面,放空一下。這個角落也比右上方交由私人住宅改造的新式休憩空間,更符合街道本身的氣質。

上行到達士丹頓街,左方街角一座舊式唐樓正在裝修,兩條石柱上的水磨石書法字被保育下來,但內裡將會變成新式飲食空間; 右方則是1953年落成、以包浩斯簡約風格建成的必列者士街街市(三級歷史建築)。這幢戰後首座建成的街市在2018年改而為「新聞博覽館」,內裡的街市味道當然早經褪色。而與街市為鄰的永利街,雖然曾因為電影《歲月神偷》(2010) 帶起的熱潮而被市建局保留下來,但原來那些小型印刷廠都已消失,雖有三幢舊式唐樓仍在,卻已被翻新,街區也一早失卻電影中所描繪的舊區人氣,整天都靜靜的,儼如佈景。


這一段城皇街上現只剩下數幢唐樓,且經歷了不同程度的翻新。外牆浮雕了「天下為公」四個大字,又放上國父像的一座,與旁邊翻新後外牆全塗上灰黑色的另一座,形式舊與新對比;對面兩幢仍然有人居住且外貌沒有大改變的唐樓,更能讓人感受到五十年代那種唐樓生活空間的氣息。地下cafe多年前落戶營業至今,仍然維持著社區客廳的感覺,但對面的華賢坊卻已發生了很多新舊交替的變化.....

城皇街因為保留了始建於十九世紀中期的花崗石階而被列入二級歷史建築,但多年來,路上的歷史感卻一直被減褪——街上部分花崗石階早已換上了水泥,而接近堅道那一段,在2018年時更一度被路政署髹上黃色防滑鋼砂油漆(事件當時惹起爭議,署方後來派人清除)。而即使這條路是「中山史蹟徑」其中一段,和周遭一帶都有過孫中山先生昔日的生活足迹,但多年前在樓梯中間豎起一列比半個人還要高的黑色扶手欄杆,已大大減弱了原有的古樸氣息,更遑論路上相關的歷史建築都一早消失.....

歷史建築如果沒有了應有的歷史感,保育的價值又何在?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