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reate/ Neighbourhood

消失中的手製膠牌:生活為本的手藝

18/06/2018

就係媒體的辦公室在上環永和街。佈置辦公室時,我們有意無意,在中上環一帶的老舖、小店入手。買的不只是人情味,還是一種香港生活方式。例如,上環蘇杭街的萬利膠片梁先生。

「我在鴨蛋街出生,爸爸在永樂街開舖,就在斜對面。從小在這裡居住、生活、成長。」店主梁先生如是說。



「就係媒體」的員工名牌都是梁先生的作品。無他的,就是有天同事路過上環蘇杭街打探後的結果。這年頭確實少見這種老闆坐陣、人手打造膠品的地舖。店內掛滿各式老物,也佈滿梁先生的手作成品;濃厚的懷舊味道,亂中有序的鋪設,別具特色。

這間擁有32年歷史的小店的來頭一點也不小。梁先生曾替徐小鳳、容祖兒等名人製作演唱會用品;亦曾為各大銀行、政府部門製作各式膠牌、用具。老闆為人隨和又健談,問他可有故事分享,他直言:「說不上有故事,但舊陣時小學畢業、讀不成書的人,就會投身社會。」

闖盪社會 創業自立

不似現在有多年免費教育,十二、三歲時我就決定不再讀書,投身社會工作,一直到現在。那是1971年的事了。

綴學轉而拜師學藝,是不少那代人的寫照。梁先生的第一份工,是百貨公司實習生。後來一間招牌公司在報紙上刊登招聘學徒的廣告,梁老闆便面試應徵。結果獲聘,毅然踏上學師之路,一學便是4年。機緣巧合下,更決定創業自立門戶。「當時已經幫老闆買了很多機器,曾經把工作帶回家做,做著便有批熟客,便膽粗粗一嘗創業滋味。」

就這樣,梁先生自1986創業,原址店舖延續至今。


充滿溫度的半工業成品

梁先生的手製膠牌,不是什麼驚人獨門手藝,更沒有深厚文化底蕴,就連他自己也說:「其實說不上有什麼特別的情感,就是支持生活的生財工具。」靠雙手養自己、家庭的人,大概就是如此踏實。從匯豐銀行的「休息」掛牌,到不同公司、部門的標示,那些理所當然,從未令你特地注目留意的小膠牌,背後也是有人一手一腳「打造」的。打造一塊膠片,由草擬、設計量度、切割、打磨至上油,也得費上一點功夫。

切割膠片這步是比較依賴機器來完成的,而打磨的工序倒是頗考手工。梁先生說,切割後膠片的四周會出現凹凸不平的切割痕跡,這時需先用刀片磨平,再順著膠片的弧度,在高速轉動的布輪上反覆打磨。由於所有打磨的方向和力度都是經人手控制的,切口的光滑程度難免有所不同,每件成品都會或多或少都會有分別。

而膠牌上的獨特字體,被稱為「囉機字」,也是梁先生認為最巧工夫的部份。 雖然文字都是靠名為「囉機」的雕刻機完成,但師傳的雙手在這個環節卻擔當著重要的角色。把選取好的字版放入囉機後,膠片與刀片所形成的角度全靠師傳控制,手要穩定,刻出來的字才會在水平線上工整呈現,筆劃也會因應每位師傳的手工而略有不一。「如果客人看到製成品上的字體東歪西倒或有高低不一的情況,通常都不會收貨。」梁先生如是說。看似四正公整的成品,從中仍看得出人的溫度。


當膠片還未引入香港時,製作招牌並不是一件易事,費用還非常昂貴。那時的招牌大多以銅、銀等金屬材質為主,加上要專程找師傅鐅字,通常只有大戶人家才能負擔起。於是,70、80年代當膠片一引入香港,便成為了新鮮、新奇的流行物。

最風行的時候,一天開舖才大約10小時,每天都起碼有十幾廿個客人,真的是應接不暇!單單是蘇杭街也有四、五間製作膠片的舖頭。

梁先生的客人中不乏大客戶,包括多間銀行:匯豐、恒生、嘉華、海外信托、道亨(現今永亨銀行)等。亦有替不少政府部門如香港警務處、房屋協會等製作膠具。其他的還有海洋公園、樹仁大學、家樂氏等。厲害的是,原來梁先生更曾替殿堂級歌后徐小鳳製作「鑲咪金字塔」,容祖兒演唱會中的「注水椅背」更是梁先生為她度身訂造。某程度上亦是對梁先生手藝的一種肯定。

不過,自從電腦開始普及,雷射切割機的引入令大批膠片製作店舖相繼結業。以電腦程式切割出來的成品如同倒模般快狠準,亦順理成章令不少大小商戶放棄選擇人手製作膠片。「時代變了,社會進步;舊東西被取代,這是必然的結果。沒辦法,只好自己看開點。」即使聽上來有點唏噓,梁先生看來倒是隨遇而安的豁達之人。


手藝一門  生活為本

「阿爸永遠都說:『做手作,他日定必夠糊口。學滿師,一門手藝是別人搶不走的,除非你自己選擇荒廢。』」數十年後,滿街大學生的今天,此話似乎仍頗為中用。

梁老闆的父親是做帆布出身的。承繼了其兄長的手藝,50、60年代在中環永樂街橫邊檔自立門戶,專門替人縫製袋、帳篷等帆布製品。梁老闆自小便看著爸爸工作,沒有特別的學,父親也沒有特別的教,不知不覺,梁老闆就承傳了爸爸的帆布技術。 兩父子曾為康文署車縫長洲太平清醮搶包健兒的帆布袋;亦曾為香港郵政局製作郵差信件袋。

我記得當時我和爸爸踏著單車,帶著縫起的第一批郵差包,到北角英皇道交貨。

父親過身後,留下來的衣車至今仍在梁老闆的舖頭運作著。「『讀不成書不要緊,不過你千萬別奢望他日的工作會自在,或者輕鬆。辛苦,你別抱怨。』佢說過的這番話,我記到現在。」



港島情意結

為什麼會選址上環呢? 「噢,咁就真係情意結啦。」

大家都知道這年頭中上環的租金有加無減,據悉,該舖位的月租由1986年二千多元加至現在兩萬多元。對於集團來說,這可能只是雞毛蒜皮的小數目,但對小店來說,這算是一大負擔了。

之前也有想過搬舖,因為加租加得太厲害了。曾經找過新蒲崗工廠大廈的舖位,但覺得工廠大廈始終不及中上環的地舖好,所以最後和業主討價還價,考量一番,勉強可以做到,所以才續約。

他又指,如果業主再次加租,再不捨也要離開了。

問他情意結究竟是怎樣一回事,他頓時眉開眼笑:「我在鴨旦街出世嘛!舊時有條街叫鴨旦街(永勝街),即是現今的新紀元廣場;爸爸在永樂街開舖,在正斜對面。我自小在這邊居住、生活、成長。舖頭選址時又湊巧找到蘇杭街……也有考慮過灣仔的,但爸爸說灣仔太山旮旯,所以才放棄。」

果然,在哪裡長大,哪裡就有情。

萬利膠片帆布公司
地址:香港上環蘇杭街44A地下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