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reate/ 製作篇

紙.感

20/07/2018

「輕飄飄、薄、透光。 不同鬆厚的紙漿分佈,清脆的揭頁聲,利落。 有食物的味道,古舊。」

在編輯室內,有時會上演這種「paper tasting」的遊戲。

如絕大部分的辣味是味覺的衝擊,唯獨是麻辣。味覺之外,還加上了觸覺,帶出多元的感官享受。「就係香港」在用紙上,就是一種「麻辣」:視覺、味覺、觸覺的多元體驗。從文字內容、圖片影像、排版,到整個結構與形態設計(又稱為裝幀);以至揭頁、翻頁時的手感、質感,捧在手心時的重量,都是我們所重視的。便攜、舒適是我們的考量重點。站在讀者的立場,我們亦不希望拿著「就係香港」如像拿著石頭一樣沉重不便。


除了視覺上的新刺激,我們希望當大家蒙起雙眼,拿著我們的紙本的時候,其觸感已能讓大家認出「就係香港」:一個閱讀的新可能。

傻傻分不清的A、B、C雜誌

因為市場規範小,香港雜誌大部分以大眾口味為依歸,一般可見的都是以消閒生活為題材。例如:香港的時裝雜誌,不論當封面的是全智賢還是桂綸鎂,封面的物料都一樣是膠裝的粉紙;娛樂雜誌或是週刊又是另一個層次的東西,一般都是騎馬釘裝、充粉紙製的。以文字為主的雜誌可能用上更薄的紙。據知,一般雜誌社訂紙都是以「一年」為單位;所有策劃或想法都是一年前預定,變相用紙的彈性都比較低,成品的變化自然也不大;香港雜誌由是在視覺與觸感上都十分相近。不能說這樣的狀態是好是壞,但讀者較難從這樣的紙本上獲得特別、有趣的閱讀經驗,倒是無可否認的事實。


猶如「社會實驗」的製作過程

紙的質感與閱讀經驗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形式與內容同樣重要。「就係香港」並不想成為一本disposable的刊物,而是可以留在書架上的「beautiful object」。 這次,我們選用了三、四種不同鬆厚度、質感、顏色、味道、重量、厚薄的紙張湊合完成件這件事。不同紙張的配搭會有不同的視覺、翻揭和閱讀效果。同時,在選取每種紙質時,判斷其光滑、粗糙、泛黃、雪白的程度,如何影響影像、文字與內容的呈現,以衡量適合該種紙質的圖文比例。


因閱讀、攜帶和保存等種種考慮,決定各款紙張的排列次序及比例時,亦要花點工夫。例如:比較雪白、光滑的紙用作印刷圖像會有較佳的視覺表現;但同時亦較厚、手感較重,在翻揭的時候會有「啜手」的感覺。面對這種情況,我們便會選擇調整這款紙張佔全成品的比例,以避免出現「過重」的情況。正因如此,編輯室經常會出現「磅書」的情況,模擬各種紙張的配搭、不同頁數之讀物的重量。

對我們來說,「就係香港」就如一個社會實驗:發掘書籍與雜誌的平衡點,打破大眾對讀物的刻板印象。在速食文化主導的數碼年代,嘗試為香港人帶來新鮮、多元、舒適的閱讀體驗,從而重拾大家對紙本的期待。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