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2023

由老虎岩到樂富

#社區故事 #樂富 #城市散步
說起樂富兩字,你會聯想到什麼?樂富地鐵站、樂富廣場,還是老虎岩歷史?樂富區內又有什麼能讓人一下子想起的特色地點呢?

樂富位處九龍塘、九龍城及黃大仙三區中間,既能乘坐地鐵直接前往,亦有不少駛向上述三區的巴士或小巴路線會途經,論地理位置和交通,算得上是一個非常方便的社區。樂富屬黃大仙區,聯合道右邊的的樂富站、樂富邨、樂富遊樂場、樂富廣場等都落入黃大仙區範圍,但聯合道左邊的樂富公園卻劃入九龍城區,而毗鄰的橫頭磡邨則屬樂富區內。那麼生活在這個在10分鐘內便能走到九龍城、15分鐘內能走到黃大仙和九龍塘的樂富,居民又覺得自己屬於是哪個地區?


樂富舊稱為「老虎岩」,曾於1957年至1963年落成「老虎岩徙置區」,直到1973年才改名為樂富邨,並交由房委會管理。樂富總給人一種只有住宅的社區氛圍,但實際上區內只有樂富邨一個公共屋邨和四個居屋屋苑,以及一個領展旗下的大型屋邨商場和街市,照顧區內市民的生活需要。從靠近九龍塘的樂富一端,沿著聯合道走往接近九龍城的另一端,沿途只見巴士小巴偶爾在旁掠過,間或看見街坊居民三三倆倆走過,即使是週末,也是異常安靜,而街道上的店舖就只有數間——一間士多、一間花店、一間藥房、一間餐廳。雖然在住宅和商場以外,區內也有圖書館,樂富遊樂場內也有一個標準11人的人造草地足球場等康文設施,週末期間總是吸引不少外傭及附近街坊乘涼歇息,還有數間學校及非常靠近民居的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九龍墳場,但比起一個社區,樂富或更像是一個較大型的屋邨。


雖然周邊的黃大仙、九龍城等都補充了樂富居民對日常生活的需要,但如若要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社區網絡,你需要多些什麼,才能令人對社區生活建立起一份連繫呢?


在這些民間自製的設備當中,出現得最多的是膠水桶,也會經常看到街坊兩手提著滿滿的膠水桶上上落落,定時給山上樹木澆水,同時灌溉自發栽種的植物。有些居民更發揮民間智慧,於自建的避雨亭頂設置雨水收集系統。

在小山上,幾乎每座避雨亭上都會發現由街坊掛上的月曆和時鐘,甚至旅遊照片,彷彿把自己家中的客廳搬到山上,與途人分享自己的生活點滴。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