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最高的大帽山海拔957米,其次的鳳凰山是934米高,而雲海一般在800米以上形成,故相對台灣或其他地方,在香港能看到雲海的機會不多,但近日出現的潮濕海洋氣流卻是最適合看雲海的「好日子」之一,社交媒體上不少攝影師都紛紛登上各大山頭如大帽山、飛鵝山、山頂盧吉道....拍攝包圍著城市建築或山嶺的雲海。


要在香港看到雲海,有三個基本條件:風速低(二三級或以下)、濕度高(90%以上)和出現逆溫層—@_852.carlo分享道,「雲海相比海霧較常見,日出或日落時分都有。看雲海始終不能靠碰運氣,真的要看清楚(天氣狀況/數據)。風速要低,因為如果太大風便會吹起雲層,如果我們身處的山頭都很大霧,便什麼都看不到,我們攝影師之間笑稱這景象是『A4』,就像被一張空白紙張覆蓋著,什麼都看不多。我們一般會在日出前一小時到達,多人起來試過幾百人在山上(看雲海),而大多情況下日出後雲海便會散去。」

從大帽山遙望獅子沐浴在雲海之中、從山頂盧吉道俯瞰港島商業區的繁華、從飛鵝山眺望九龍半島至港島百家風貌,每一個山頭總有它的專屬風景,而每一次形成的雲海總是各有不同。「影雲海要長時間曝光,所以會記錄低雲朵的移動,不到拍完那刻都不知道拍攝成果,跟肉眼看不一樣。」

